上一页 | 目录 | 下一页 |
“荆州刺史徐璆奏报,荆州宗贼日盛,抗拒朝廷拒绝缴纳赋税,甚至率兵袭掠荆州刺史府向河南尹运输的粮草。”
刘辩缓缓行至蔡瑁身前,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以刘辩日日习武的臂力足以让蔡瑁吃痛了,而蔡瑁却是一声都不敢吭。
“比如襄阳陈氏与襄阳张氏,倒是不知你襄阳蔡氏是否参与其中,是宗族,还是宗贼?”
蔡瑁微微抬头,与那双笑眯眯的眼眸对视着,但尽管太子眼中尽是笑意,蔡瑁却顿觉遍体生寒。
那身为大汉帝国掌权者的气势,绝非初出茅庐的蔡瑁所能承受的,而一旁的张温本想替蔡瑁作答,却被刘辩投入的骇人一瞪而逼退。
“启禀殿下。”
就在蔡瑁承担着刘辩的威压之时,一旁佳人轻声叹息,轻移莲步,乌发间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敛衽行礼道:“妾既将为殿下之孺子,又怎会与贼人为伍?襄阳蔡氏亦将为皇亲,自自当恪守律法。”
刘辩缓缓侧目,与那双眼中流淌着坚毅的美眸对视着。
而蔡瑗也丝毫没有退缩,反而向太子表明了态度,道:“妾会去信襄阳蔡氏族中,令族人配合朝廷围剿宗贼,以实际行动向殿下证明蔡氏对殿下的忠诚。”
“若是族人不忠,阳奉阴违对抗朝廷……”蔡瑗紧咬银牙,看着太子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狠下心来,俯身道,“殿下是妾身的夫君,妾是女子,自然只能请殿下助妾身大义灭亲!”
蔡瑗行礼时,刘辩眯起眼睛打量她垂落的发簪,珍珠流苏随着动作轻晃,在她锁骨投下细碎阴影。
而当她说出“大义灭亲”四字时,太子蓦然笑出声,笑声在空旷的大殿回荡,看向蔡瑗的目光中愈发多了几分欣赏之意。
襄阳蔡氏自然也是宗贼之一,若非绣衣使者探查清楚,刘辩也不至于如此询问。
他原本只是想试探此刻的蔡瑁,却不想诈出了眼界、手段以及城府远胜蔡瑁的蔡瑗。
而且蔡瑗的言语和魄力也当真是令人赞叹,回避了他的自证陷阱,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自证清白。
但又考虑到蔡氏之中难免会出几个败类阳奉阴违,所以提前将退路也留好,但这条退路留得却又恰到好处,不致让他感到厌恶。
请他相助大义灭亲,当真是好退路,甚至给予了他将来名正言顺处置襄阳蔡氏的大义。
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死的都是些和她们姐弟素乏来往的族人。
太懂事了,懂事得让人害怕。
这份心机和智谋,让人不禁心生忌惮。
刘辩微微颔首,似乎是认可了蔡瑗的回复,指尖挑起那光洁滑腻的雪颌,笑道:“今夜你来为孤侍寝。”
“呃……啊?”
蔡瑗俏脸微红,眼睫急促颤动,慌乱地低下头,耳尖红得几乎要滴血。
上一刻还在聊荆州的宗贼,怎么马上就跳转到侍寝的话题了,而且这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而且……侍寝……
想起这些时日姑母给她看的春宫画本,蔡瑗脸颊上浮现出一抹酡红,颇具威仪的聪慧女子露出这般娇艳欲滴的模样,这种反差之美倒是反而令人格外心动。
刘辩望着蔡瑗骤然瞪大的杏眼,看到她耳后的薄红渐渐蔓延,脖颈处的肌肤也染上了一层红晕,整个人如受惊的小鹿般不知所措,愈发觉得让蔡瑗露出这般小女儿态是件趣事。
对于这种手段与城府并存的女人,必须要将她的身心都彻底征服,才能放心留在身边。
哦,至于那史官……算了,大不了就记他一条荒淫无道。
孤轻佻无威仪也!
一旁的张温和蔡瑁都识趣地退下了,其实原本将蔡瑗带入宫前,张温还有些担心今年二十二岁的蔡瑗会不会太老了些。
二十岁以上的未婚女子,已然算是老姑娘了,许多人家的女子这个年岁都已经生了几个孩子了。
但一想到太子的第一个女人,年岁与蔡瑗相同,张温还是决定先试一试太子的心意。
今日看太子如此欢喜,原来太子喜好年纪稍长的成熟女子?
(2851字)
上一页 | 目录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