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章 保甲制度,招揽孔明(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与城外挖出粪池,设立厕所,一保一厕,以每甲轮值,挑来堆放一处,搭建木棚避雨。”


“免得雨雪来了溢出,又让百姓染病!”


孙乾听着,便急忙令一小吏拿着逐渐过来记下。


秦瑱见之,索性又来到了水源边上,指示孙乾派人看守水源,不得让人污染。


同时严令百姓不可取污水饮用,每天以保甲为单位烧制热水供给。


而后又吩咐小吏去唤赵云,带兵前来划分居所,以方块土地为基础,搬迁百姓进入划地区域暂居。


如此吃喝拉撒全部安排一遍之后,方才结束视察。


孙乾见之,自是一脸欣喜,心道秦瑱果有办法,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所在。


这一套规划治理之法施行下来,莫说再来数万难民,就是来上几十万,他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当下便即连连称谢,感慨秦瑱之功。


秦瑱对此,却是毫不在意,只说是举手之劳。


实则治理二字,说起来颇为高大上,实际论起本质,就是解决百姓生存的问题。


只要肯下基层依次解决,就能搞定大半问题。


孙乾之所以会束手无策,就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眼界。


换句话来说,孙乾不是没有能力,是在于没有创造力,只能听命行事,不能主政。


这也显示出了他们势力的一个缺点,差一个能主政的大才!


这种人才是类似于萧何、荀彧、诸葛亮这种,你只需要把权力放下去,他就能源源不断给你产出钱财和军粮。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眼下着重于军事,总不能两头兼顾。


看到问题帮忙出出办法还行,很多事情很难深入解决。


思虑之间,他又看向了诸葛瑾问道:


“说来还不知子瑜家中状况,家中可有兄弟姐妹?”


现在时间点差不多,他也该准备招揽诸葛亮了。


不求诸葛亮一来就能上手主政,起码也能先培养用着,等到诸葛亮成年之后,再慢慢用之。


此时他们正在前往工坊选址的路上。


他突然来上这么一出,到让诸葛瑾愣了好一会儿。


沉吟片刻之后,诸葛瑾方才回道:


“敢叫军师知晓,在下家中倒是有不少姊妹。”


“因家父早逝,便都由家叔带往荆州居住,前年长妹方嫁与襄阳蒯氏子弟蒯祺,去年小妹又许配给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


“除了两个妹子,尚有弟二人,长者亮,字孔明,今年已十八,在荆州游学。”


“幼者均,年岁尚小,未及表字。”


“独有在下一人居于琅琊,已多年未见。”


他不知秦瑱到底何意,可秦瑱既然问起,那就一定有缘故。


所以他索性将自己知道的消息一并告知。


但他哪里知道,秦瑱对此是明知故问,就是为了引起诸葛亮。


眼下一听诸葛亮在荆州游学,便即笑道:


“如此看来,葛氏日后恐怕是要在荆州定居矣!”


“不过吾观荆州刘表,徒为一守家之犬,居于荆州,难以长久!”


“子瑜如今虽只入我军不过半年,却已身居要职,不知视我军形势如何?”


诸葛瑾一听这话,不假思索就回复道:


“回禀军师,若说我军形势,自是蓬勃向上,主公知人善任,又有军师经天纬地之才。”


“待过得今年,来日南下江东,便可雄踞东南与曹袁争雄!”


对于当前刘备军的形势,他自然十分看好的。


因为他就是刘备军崛起的亲历者。


若说这段时间给他的感觉,那就是一路向上。


本来只是想在一个小公司里面过渡一下,结果一入职就升到高管。


同时公司不断合并扩大,眼见有了上市的可能,他没理由不看好。


但如此说着,他又是言语一滞,感觉有点不对。


秦瑱先问起他兄弟姐妹,又贬了一下刘表,随后问起了他对势力的看法。


这三者之间显然是有联系的。


思虑之中,他又看向了秦瑱道:


“不知军师是何意也?”


秦瑱见其醒悟,自是悠悠一笑道:


“倒也没有他意,只是吾观子瑜乃干练之才,日后必成大器。”


“可为人者不当只为己考虑,须得虑及家室。”


“眼下江东已乱,我军入主江东指日可待,来日必要西进荆州。”


“待两州一取,便可雄霸东南,比之曹袁亦不逊色。”


“既是子瑜二弟年已十八,何不趁现在用人之际招来干事!”


“须知现在我军缺才,来之便可得用。”


“若是等到日后雄踞两州,再想升迁,便难行事矣!”


“吾观子瑜尚且年轻,恐虑不到此事,我身为长吏,自当提点!”


他自是想招诸葛亮前来,可不能明说,索性装作关心下属的模样提出。


而诸葛瑾一听这话,自是目露感动之色。


他不知秦瑱所想,只以为秦瑱是为了他这个下属考虑,心中自是有些动容。


毕竟,秦瑱是提拔他的人,自入职后就多有关照。


如今更是帮他考虑家小问题,如此循循善诱,比起上司,更像一个长者。


当下他便是一脸诚恳道:


“军师提点的是,是在下少虑!”


“我那二弟也算年少聪颖,应可一用,待在下写信招来,从先生学之,定可有所益处!”


他心想自己二弟诸葛亮也是个聪慧之人。


与其现在继续游学,不如过来和他一道跟着刘备混。


反正有秦瑱这条大船,不比在荆州巴结世家好?


如此想着,他便定下了决心,等回去就给他二弟写信。


秦瑱见状,自是满意的一笑,看了看周围地势,一扬马鞭朝着岸边一指道:


“便定下此地建坊,来日我军一切产业,均在此地兴建!”


这亦是权力的好处,他只是遥遥一指,便定下了日后数年刘备军的经济来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