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章:终于有人发现太子不简单了(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简直欺人太甚!!!”


亲仁坊,崔府。


崔文圣看着手上的结婚请帖,咆哮声在整个府邸回荡。


崔家嫡女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清河崔氏也成了正旦期间,世家各族的笑谈。


这里头最大的谈资,不仅是嫡女崔凤珠,还包括了嫡系崔广瑞。


连自家嫡系族人都管不住,可见清河崔氏如今内部出了多大的问题。


最让崔文圣气愤的是,他写信回家族,要求将崔广瑞一系逐出族谱。


然而此事,竟然在家族遭到了不少人反对。


崔广瑞作为嫡系人员,在家族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其父亲更是上一任的崔家家主。


要不然也没有能力,帮助女儿多次逃离抓捕了。


这就导致一部分元老派的人,出面给崔广瑞说情。


还说如今因修氏族志之事,清河崔氏已然是树大招风,现不宜跟皇室公开作对。


太子是下一朝的皇帝,恶了太子,崔氏往后的路更不好走。


元老派的话语也有些道理。


世家能流传至今,从来不是靠的从龙之功,而是狡兔三窟,分开下注。


甚至有部分清河崔氏的族人认为,崔广瑞入东宫,换个角度来说,对于清河崔氏亦是好事,勉强也算是跟太子搭上线了。


这个回复,差点没把崔文圣气死。


感情他在长安跟太子对着干,后面的族人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扯后腿了。


这可是夺嫡之争啊。


但很显然,崔文圣并不能完全代表清河崔氏的意志,或者说能流传到如今的世家,从来不曾有某一人,能彻底代表整个家族。


对于世家来说,一朝一代的兴盛,并不能代表世家的兴盛。


有序传承,才是世家最为看重的关键。


“世叔,要去吗?”


崔盛玉面容沉静,似乎对方才崔文圣发怒之事,毫无反应。


他便是如今七公子之首,清河崔氏大房一脉长子。


如今魏王的五千府兵,皆由崔盛玉负责操练,把控。


听到是崔盛玉的开口,崔文圣怒气消散开来。


虽然辈分比崔盛玉更高,但崔盛玉俨然已经是下一任家主,崔文圣还是要顾忌许多的。


“只能去了,太子在长安权势太大,我等明面上,还是要遵从其令。”


“若不去,则是给了太子对我崔家动手的借口。”


崔文圣有些憋屈的回道。


崔盛玉想了想,问道:“不知世叔可有办法,让我去讲武堂,一观太子练兵成效。”


崔文圣皱眉道:“盛玉对太子练兵感兴趣?”


“我听说起只是效仿仪仗队的法子,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罢了,若是上了战场,哪里能发挥半分战力。”


崔盛玉微微摇头:“我昨日看了太子编纂的俗字千字文,简化官字的想法,不得不说很有创意,尤其是对于大字不识的普通人来说,能更快入手。”


“那拼音,更是可统一口音,杜绝方言谬误之成效,太子如此行事,这练兵之举,绝非坊间传言那般简单。”


“听说正旦前,陛下看了后,都对其赞赏不已。”


“陛下文治武功,皆冠绝世人,能得陛下赞赏,练兵成效必然是有大用。”


崔文圣狐疑道:“陛下确实赞赏,然而也没听说太过看重吧。”


“或许陛下只是给太子颜面。”


崔盛玉解释道:“非也,高丽那边,谈判不利,征讨已成定事。”


“在这等时候,若太子练兵不过玩笑之举,陛下定然斥责,收回其练兵之权。”


“然看如今讲武堂,已成太子私人之用,非但是在练兵上,便连文字语言都在革新。”


“盛世行变法,是太子为新政作根基,万万不可小觑。”


崔盛玉跟崔文圣不同。


虽然也算是魏王党,但他更多的是站在清河崔氏,家主的层面去看待问题。


崔文圣沉吟片刻,道:“想要进入讲武堂,并非易事。”


“里头的讲师,皆为朝廷重臣,跟我崔家关系浅薄。”


“讲武堂内虽是有一些跟我崔家有所关联之人,然把守森严,难以渗入。”


其实崔文圣是有办法的,但有些风险,他可不敢让崔盛玉去冒这个风险。


崔盛玉名头太大,很容易就会被认出来。


听到这话,崔盛玉感到有些惋惜。


他是真觉得太子练兵,是有东西的,想要参观借鉴。


崔文圣想到了什么,嘱咐道:“盛玉,那俗字千字文,乃是太子推行出来,坏我世家根基之用,可是要小心对待。”


“如今太子只在讲武堂推行,见之成效后,必然会大力推广。”


“届时,我当联合其他大族,共行抗拒之事,最好能将俗字传播,困于长安之中。”


崔文圣是有眼光的,当看到俗字写就的千字文,顿时就明白这里头的利弊所在。


门阀垄断识字,如今太子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他们的根基,自然是容不得的。


“不劳烦世叔担忧,我自有分寸。”


崔盛玉态度很强硬的没接话茬。


他的看法跟崔文圣不同,俗字的推广,一定会影响到世家根基吗。


如果这是大势所趋,那崔家的选择就应该是顺势而为,逆流而上,那不是世家的做派。


魏王夺嫡,不论胜负如何,崔家都应该要做好两手准备才是。


对于崔盛玉来说,更多的是未战而先虑败,而不是把崔家都拉到夺嫡的泥潭中去。


崔文圣闻言,心中虽怒,但也只能讪笑道:“盛玉有分寸便好。”


崔盛玉点点头,拱手道:“世叔,先告辞了。”


“好,盛玉慢走。”


看着崔盛玉离开的背影,崔文圣的面容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


脸上露出迟疑犹豫之色。


半晌,对府中管家低声吩咐道:“让他们来吧。”


管家躬身道:“是,主人。”


府门外,崔盛玉一出来,背剑少年就迎了过来。


“公子,我方才打听到消息,崔文圣府中,似有高丽人。”


崔盛玉微微一顿,道:“随他去,不必多管。”


“是,公子。”


另一边。


两名身穿唐服的高丽贵族,出现在崔文圣府邸的正厅中。


“高卓翰。”


“崔宗贵。”


“拜见崔公。”


咋一看两人跟汉人区别不大,但仔细看去,就能发现其面相上,眼睛要比汉人更为细长,肤色也更偏白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