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合一(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过相比起他大姐的婚事,还是他的婚事要更重要些。


接下来……


他主要跟他爹爹商量他的婚事。


首先商量的是,如果明年就结婚,会不会太早了?


要不要再拖个两年?


不过所谓夜长梦多,赵昕就怕中间,又横生什么枝节。


再想想如今是六月。


半年时间,也够抓大雁的了。


便对他爹爹道:“爹爹,你说我明年春天结婚如何?”


赵祯都不想说他。


你有那么急吗!


赵昕又道:“其实一切从简就好。爹爹你结婚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只能说……


肯定不少。


不说这婚礼的布置,光是这宫里宫外的打点,给别人的赏赐,估计都得有几十万贯。


大宋别的不强,就花钱买士大夫,买身边的人的忠心一点。


强出其他朝代不止一星半点。


但也不是谁都给钱的,至少穷苦百姓,绝对不给。


甚至……


这些赏赐出去的钱,就是搜刮穷苦百姓的。


否则……


我大宋也就不会有每年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了。


不过不打仗,其实也还好吧。


勉强还能支撑得住,一打仗,就会把国家的财政赤字放大。


赵昕从来都是一个很独立自主的人。


他的话,赵祯自然没有不听的。


可怎么说呢!


好歹也是亲王。


这婚礼,也不能办得太过于寒酸吧。


这下一年春天,肯定不太行。


时间准备不够。


最快最快,都得下一年秋吧。


赵祯也是问道:“你十五岁才结婚不行么?”


赵昕便道;“我十五岁,我十五岁,我都去打李元昊了!唉……不过李元昊好像已经死了。那我就去打辽国,把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


这一个西夏,就已经是把大宋给弄得流民遍地,赵祯听赵昕还想打辽国,也是立马不禁心想:最兴来你这是想我大宋早点亡国。


不过其实赵昕也在犹豫,到底先打谁好。


要知道,目前大宋从军事实力上来说,西北军肯定是最强的。


自己让其可以自己屯田,变成地方割据势力,便足以挡得住西夏了吧。


如此……


自己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至于说……


另外一条路,就是先把西夏、吐蕃给收入囊中,然后再去灭辽国。


可用屁股想一想都知道西夏跟辽国其实是一伙的,虽说辽国也攻打西夏,但若是大宋真要把西夏给灭了,那肯定也是辽国不愿意看到的。


如今的情况,就好比三国时期的魏蜀吴,谁也奈何不了谁。


只能是慢慢耗。


谁想要一击击溃对方,灭国对方,都是很难很难的事。


更别说……


大宋不管是在西夏,还是在辽国,都丝毫没有群众基础。


西夏风俗跟大宋不一样,人家不会接受你的统治,即便你驻军,人家当地人也肯定会找机会接二连三地反叛。


辽国的赋税比大宋要低很多,居住在辽国境内的汉人百姓,甚至都不想回归大宋。


毕竟……


你愿意花原来三倍的价钱来买盐么?


打仗打赢,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怎么统治,才是最关键的。


当然!


对赵昕来说,这解决办法实在是不要太简单。


反正……


一国两制又不是没学过。


在开打之前,得给辽国境内的汉人百姓先大肆地宣传一番,大宋取回了土地了,一切都按辽国的税收来算。


不然……


分分钟就有汉人,打着辽国的旗号,要匡扶辽国。


杂七杂八地胡思乱想了一通。


最后……


赵昕也是道:“爹爹,反正都那样了!婚期就定在明年秋吧!”


赵祯都觉得丢人。


因为赵昕才这么大,就那么着急着娶妻了。


你好歹先到达合法年龄再来啊!


不过……


考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连皇帝、皇后,都十一、十二岁就结婚了。


像是这种事,倒也不算是什么了。


反正……


丢脸的又不止他一个。


便道:“你爱怎样就怎样吧。”


赵昕便道:“那爹爹你得准备好彩礼,还有那什么,聘礼什么的。”


跟他爹爹交代完。


又给陈圆圆写了信。


过了两天,赵昕便带着欧阳修、杜衍年纪大了,就留在朝堂为他收风吧,还有,他夺情把曾巩,也给叫回来了。


如此……


欧阳修,再加十进士,再加一些河道相关的官员,还有一些侍卫。


如此几百人,赵昕便对黄河决堤的地方,以及上下游,进行了一番考察。


黄河决堤,主要是因为壅塞,下游平缓,堆积的沙子太多了,导致水位便不断地上升,最终导致决堤。


赵昕也是跟河道相关的官员,直接提出了‘束水攻沙’之策,把一些河流水流平缓的地方,人为收窄,使其流速加快,让水流把黄沙给带走。


当然!


关键还是上游,不过目前黄河的上游,基本上都在西夏以及辽国境内,大宋想要植树什么的,也不现实。


不过……


为了治理好黄河,这又是一件必须得做的,而且,这也不是一件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事。


因此,就专门成立一个环境保护部门,属于是能做一点,是一点吧。


尽力而为就好。


赵昕一上来,就表现出了不是一般人的自信。


唬的所有人都一愣一愣的。


不知道的……


还真以为他是什么治河的天才呢。


至于说现如今,黄河在决堤的地方已经分叉变成了两条河流。


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事了。


不管怎样,先让百姓不至于破产,不至于没饭吃再说。


把受灾严重的,能迁走的,就劝说其迁走。


把那些没那么严重的,想留下,那就继续让他们留下。


此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