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题(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于策论,出题的原则是,不能出最近的,或者是大宋有的问题。


就专门问一些已经过去的。


像汉朝、唐朝发生过的事,让他们作答。


否则……


若是拿现在的时政来问,到时候这一個个又针砭时弊起来,说朝廷这里不行,那里不行,这到时候,说不定又要引起党争。


赵祯在看过了以后,便在朝堂上点了点头,假装现在才看到道:“最兴来考虑得很周到,看看其他人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的话,有司便下发下去吧。”


其他人人手一份。


都看了看。


其实……


跟以前的考试,也没什么不同,至少前面的百分之六十,是找不出太大的差别的。


也就后面的策论,相应地提高了一点难度。


第一题,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官员,你觉得伱应该如何跟汉武帝一起解决北边匈奴之事。


第二题,试述汉唐武德充沛的根源。


这题目,乍一看,就连朝堂上的众人,都得挠挠头。


不过……


至少对于所有考生来说,都是公平的。


起码你们都可以去翻书。


不至于说发生问你西夏应该怎么解决,而你却从未去过西夏。


至于说你连汉唐的历史都不清楚。


那就没办法了!


这谁也捞不了你啊!是你自己不看书。


另外……


赵昕还把各朝代的正史史书,都给列为必考书目。


而这在往常,却是有点少见的。


但群臣却很容易理解。


因为豫王殿下,一共也就读完了《汉书》、《隋书》、《唐书》。


他不拿这三本书出题,又能拿那本书出题。


所有人在看完了试题后,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有一种还好,自己已经上岸了的感觉。


随便吧!


反正自己也不用考了。


赵祯见众人没什么意见,便直接让人下发下去了。


让天下读书人,都看看这题目。


好在下一次科举考试之前,有一个充足的心理准备。


等到试卷上了街。


这寻常百姓,也都好奇了起来。


因为往常,像是这考试的题目,他们可不见得能够碰得上。


自然!


随着试题一发布,这东京城内,不少人也是议论纷纷。


“感觉官家接下来是想要有一番作为。”


“可这题目,也太难了吧!”


“你说,汉唐武德充沛的根源是什么?”


“那当然是赏罚严明!”


然后便说各种各样的都有。


好一点的话,便能够说到府兵制,差一点的,就直接说什么的都有了。


这策论,如今占了四成的比例。


其实以前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策论。


只是……


策论是不怎么受重视的。


但是现在一下子就占了四成,若是你不擅长这个,那你的分数肯定就会被拉低,到时候就算是你诗赋写得再好,都未必能中了。


如今的诗赋,只占了两成。


这绝对是被大大地压缩了。


“还是赶紧回家看《汉书》、《隋书》、《唐书》吧。”


“据说……这是豫王殿下所出的题。”


在一些官员的家里。


像是一些后辈学子什么的,也去到了一些官员的家里,然后讨论起这一次的改革。


赵昕如今的名声,真的是一下子,便传遍整个天下了。


甚至,就连不少官员家里的女眷,都听说了赵昕豫王殿下的名字。


才八岁!


就已经是这般出色。


已经开始主持朝廷的科举考试,甚至还担任出题。


再看看这自己家的!


不过也是有一说一。


这大概是这么多年以来,朝廷第一次把考试的题目,给‘泄露’出来的。


以至于像是在眉州,一个眉清目朗的十岁少年,都有提前做题的机会。


“这题目,有意思!”


“如果现如今朝堂上的官员,都是汉武帝时的官员,然后这些官员都建议汉武帝给匈奴送钱算了,那汉武帝估计都会把他们给砍了吧。”


“那打仗呢?打仗也不行!汉武帝晚年,整个大汉都穷困潦倒到什么模样了。”


“这考的是面对一个像是汉武帝这样的君王,你身为臣子,应该怎么做。”


“这题目,考的好。”


“不过怎么感觉横竖都是一个死?”


一旁他弟弟也是问道:“那兄长,你知道该如何回答?”


对方便道:“我也不知道,罢了,还是先去吃东西吧!有点饿了!”


弟弟:“额……”


此时的东南。


有一位二十六岁的年轻人,也看到了朝廷想要改革的决心。


只见年轻人看完了试题后,也是嘀咕起了这题目该怎么回答来。


说实话!


这题目还挺考验人的。


主要是汉武帝的性格实在是太突出了。


是一位相当强势的君王。


你要是说不支持他去打匈奴,那你肯定是死路一条。


可你说你要去打呢,你会打么?而且汉武帝前期也是败仗居多,直到卫青、霍去病出世,这战绩才忽然就好起来。


然后等卫青、霍去病去世了以后,似乎这仗打得又不是很行了。


年轻人很快便以自己代入进去,若是以他的身份,能为汉武帝做些什么。


然而……


搞钱,人汉武帝就会搞,打仗?他也不会啊。


好像,若是自己在汉武帝的时代,根本没什么能做的。


至于你说,提前挖掘卫青、霍去病,那就是意淫了。


这题目明显考的不是这个。


年轻人拿着题目,就这样一坐,就是坐了半天。


同时也在考虑,如果有机会回京师的话,自己要不要见见这豫王殿下。


毕竟……


他今年之后,也差不多该换一个官职了。


可以顺便去京师一趟。


两道题目,直接把年轻人给困住了两天。


想到最后……


干脆也不想了。


如果能回京师的话,那为什么不直接问问出题人。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


无数学子,都被这两道题给弄得直挠头。


一开始看似感觉很简单,很容易作答。


实则……


再听听其他人是怎么说的,又忽然觉得,这题目好像也太难了吧?


尤其是对于一些只知道背书的人来说,你让他跟汉武帝对话,跟汉武帝一起解决北边匈奴之事,那可真的是大脑一片空白。


若是策论拿当世的事情来出题,你不管说什么答案,感觉好像都对。


因为没有发生的事,你说什么都对!别人也没有办法验证。


但是汉武帝呢!


你已经知道了一些条件跟结果,那你可就不能瞎说了。


因为别人可以根据你的瞎说,推导出你是被汉武帝砍,还是被匈奴给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