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题(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庆历六年。


赵昕八岁。


当然!


如果按照后世的实岁的算法,他最多也就六岁零三个月。


虽说小是小了点,可他现如今的身高、体重,都已经不错了。


今年,便特意地量了量。


身高差不多快到四尺,体重,也差不多有四十斤。


换算到后世的标准,大概就是一米二五以上,体重四十五斤。


属于是高出一般小朋友差不多两个身高标准差的水平。


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发育状态,只能说全都有赖于他的不挑食。


很多小孩子小时候,都不喜欢吃青菜。


而他,却是无青菜不欢。


而像是苗娘子这样的,身高也不过才是一米六几,撑死了一米七。


再跟他这一米二五比起来,只能说,现如今,他已经有苗娘子的十分之七那么高了。


脑袋差不多能到苗娘子的肚脐往上,胸往下。


而看到赵昕让苗娘子给自己量身高,这隔壁的朱娘子什么的,自然也是调笑不已。


“最兴来怎么那么想要快点长大?”


赵昕便道:“快点长大,才能干大事。”


朱娘子哑然,然后又笑着问道:“那最兴来想要干什么大事?”


赵昕便答道:“那当然是学太宗文皇帝,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提三尺剑,数年之间,正一四海。”


朱娘子听到赵昕的话,也是当场呆愣住。


大概是不敢相信,赵昕这一米二五的身高,竟然便有如此大志。


不过……


朱娘子又想了想,她怎么不记得她们大宋的太宗皇帝,有这样的评价?


她记得,我朝的太宗皇帝,不是骑驴车大腿中了一箭跑回来了?


哪里来的数年之间,正一四海?


当然!


朱娘子也没问,毕竟,她一介妇人,若是有什么记错了,说错了,那就闹大笑话了。


赵昕看她好像在思考什么的样子。


也是道:“我说的是唐朝的太宗文皇帝!”


朱娘子这才恍然大悟。


她就说,我朝的太宗皇帝,不可能是他说的那样。


讲道理!


看着越发长大的赵昕,朱娘子也不禁有些羡慕。


若是自己儿子还活着……


不!


这也太贪了,能活着,对她来说,就已经是万幸了。


她又哪里敢再要求像是最兴来一般优秀。


这两年。


官家除了跟张娘子,又生了公主。


倒是没有再跟其他妃子有什么子嗣了。


然而可惜的是……


就在上一年,官家与张娘子所生的公主又薨了。


这已经是官家与张娘子所生的第三位公主。


然而,这些公主在短短五年之间,全部夭折。


如今这整个后宫之中,活得最好的,就只有苗娘子这了。


徽柔,一点问题没有。


最兴来,更是能蹦能跳。


说实话!


你要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


甚至……


有的人都在怀疑,是不是苗娘子在背后偷偷地干了什么事。


不然,为何她家的就能活下来,而其他人所生的,就全部都夭折了?


是的!


你没有听错。


其他人所生的,几乎在这五年之间,全部夭折了!


只能说……


苗娘子这后宫的日子过得也是战战兢兢。


凭什么你能儿女双全,而其他人的儿子、女儿全都夭折了?


这难道仅仅只是意外?


赵徽柔见赵昕测量身高、体重,也来凑热闹。


“姐姐,到我了!”


“那你来吧!”


苗娘子没好气地,也给赵徽柔量了量。


然而如今的赵徽柔,甚至身高都不如赵昕。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因为就算是放到后世,很多的老二,一般都比老大长得要更加地快,更加地壮实些。


朱娘子也发现这情况。


便道:“徽柔怎么感觉比最兴来还矮?”


苗娘子便道:“这整天不好好吃饭,肯定比最兴来矮。”


朱娘子也只能是道:“女孩子也不用长那么高。”


赵徽柔便对苗娘子道:“姐姐你听到了没!”


苗娘子只想打人!


不过打今年过后,赵徽柔看了看赵昕,估计以后她就要打不过赵昕了。


测量完。


女人继续聊天。


而赵昕,也是去到外面到处乱逛。


感觉……


是不是得把自己的后宫给完善好?


虽说现在自己才八岁,实际才六岁。


那些阵亡将士的女儿当中,感觉可以找一个。


至少这善待将士后代的大义,他得拿一拿。


然后……


赵昕便去皇宫后苑里去物色。


当然!


对方跟他一样小,这长大了以后长什么样都还不知道呢。


就这样熬过了过年这一段的放假、休沐日。


等到再次上朝当值,赵昕便开始提出自己新一年的科举计划。


当然,这计划不会在今年实施。


而是会放到明年。


至少……


要把考试的范围,以及考试的内容,出题的比例,都给所有人圈定。


让所有人都大概地知道,这题目题型,大概都有什么。


至于说,自己为何要提出这样一项建议。


赵昕便直接把锅甩给他爹爹。


开口第一句就是,“爹爹你让我重新拟定科举的考试制度以及考试方式,已经做好了。”


那正常人一听,就是赵祯让赵昕这么去做,而不是赵昕自己主动去做。


由于是在上朝,所有人都在的时候这么说的。


因此……


所有人也都格外关注这一件事。


众人在听完了考试方式的转变后。


第一反应,考进士变得更难了。


以前一年或者是两年才一次,现如今改成了三年一次。


第二反应,增加了策论的比例,达到了总分的四成。


这对于不擅长策论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另外……


赵昕跟欧阳修他们,已经一起出了一套参考试卷,也一并拿了出来。


若是他爹爹没什么意见的话,这套试卷接下来就会张贴到各州各县。


以供考生参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