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家的傻儿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朱的帝王之道!真正强大的君主,不在乎臣子的忠奸!(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几个兄弟正聊天打屁,却见朱橘带着徐妙云,也是优哉游哉的走了过来。


“哥几个好啊!”


他打了个招呼,徐妙云也是略一屈膝行礼。


众皇子见状赶忙还礼。


如今的朱橘可是宗人令,那等于是大爹朱元璋,二爹朱标之外的第三个小爹!


可不敢得罪!


要不然他一个不高兴,直接下手暴揍那都是符合宗法的!就连父皇都不会来帮忙主持公道。


因为宗人令的职责,就是管理和修理宗室里的每一个人!


“诶,你们这花花绿绿的……拿的都是啥?”


朱橘扫了一眼朱棡等人,有些愕然的道。


“贺礼啊!”


朱橚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应道,


“大家都要拜祝父皇,这都是早就需要着手准备了的,难道你没准备?”


朱橘:“……”


“我不道啊!”


也没人跟他说起这个事儿啊!


以为就是来吃一顿年夜饭,他还特地留了肚皮呢!


“诶……那你自求多福吧。”


朱棡闻言,顿时挤了挤眼睛,嘿笑道,


“看你能不能蒙混过去,或者赌一赌父皇会不会怪罪吧。”


“反正你一向特立独行惯了,不送也没事。”


“走了走了,哥几个进去了,快冻死了!”


他一招呼,几个皇子皆是走进了奉天殿内,只留下朱橘和徐妙云两人大眼瞪小眼。


“怎么办?”


徐妙云蹙起了眉头,道,


“大家都准备了,就我们没准备,这样肯定不行的。”


“要不……我现在回去备一份礼?虽然匆忙之中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好歹也能混过去,主要还是一份心意嘛!”


她也没想到,居然还需要备礼的!


朱橘摸了摸下巴,略一沉吟。


忽然间,他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睛微微一亮。


“有了!”


“什么有了?”徐妙云有些不明所以。


“有办法了!不用着急慌忙的回去拿东西了,我已经知道送老爹什么了。”


朱橘笑吟吟的道,


“走走,进去吃席去!”


徐妙云闻言,也是放心了下来。


虽然朱橘卖了个关子,但是她对于夫君是有着绝对的信任的!既然他说有办法,那就不用担心了,肯定能过关!


……


奉天殿内。


朱元璋和马秀英坐在主位之上。


殿内除了诸位皇子以及几位较为尊贵的后妃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臣子,以及一众勋贵。


如内阁首辅刘伯温、次辅宋濂、沐英,还有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


大封功臣之时,所封的六公二十八侯二伯,除了汤和在老家没来之外,其他尽数在场!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徐达都到场了,看上去气色还很不错,正喝着茶,和身边人有说有笑的聊着天,


可以说,这一场宴会,是把大明最高层,以及皇帝最看重的一些大臣全都喊到位了。


“陛下,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司宴太监恭声道,


“吉时也到了,是否现在就开席?”


朱元璋点了点头。


“开吧!”


他大手一挥。


却见编钟只之声响起,一排排宫娥走入了殿内翩翩起舞。


宫女们提着篮子,为一众宾客送上精美的膳食,添上美酒。


“这场面不错。”


朱橘嚼了一口糕点,笑道,


“质疑纣王、理解纣王、成为纣王、超越纣王!”


“人啊,该享受的时候就得享受啊!”


“来,妙云,你尝尝,这桃花酥味道不赖的。”


徐妙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略有几分拘谨,倚靠在朱橘的身边,方才有几分安全感。


须臾间,一曲罢了,宫娥退场。


唰唰。


以徐达、李善长为首的大臣们纷纷起身,拱手恭贺道:


“值此新年之际,臣等恭贺盛世明君,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贺皇后娘娘千秋!”


说罢,众大臣皆是跪伏在地,带动了皇子妃嫔们,也都是跪地行礼,山呼万岁。


“哈哈哈,起来吧起来吧,今天是家宴!”


朱元璋似乎心情不错,大笑着摆了摆手,道,


“大规矩都免了吧!坐,坐!”


“都坐!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喝他个痛快!”


众臣这才纷纷落座,唯有李善长站着,从怀里掏出来一本奏本。


“嗯?”


“丞相啊,今天是宴会,就不议论政务了,你还掏本子干啥?”


朱元璋见状,有些不悦的道,


“收起来收起来,咱现在不想看见这个!”


然而,李善长却是摇头一笑,道:


“回陛下,这是奏本,但也不是奏本,而是喜报!”


“今天户部的税,已经从各地收缴上来,并统计出来了!陛下想看看吗?”


听到这话,朱元璋目光顿时一凝。


“统计出来了?”


“快,给咱说说!有多少?”


在场众人也都看向李善长,对于大明一整年的税收情况颇为好奇。


“回陛下,今年一整年,我大明朝全国的税是——”


李善长翻开手里的奏本,朗声道,


“一千七百五十万石稻米,四百万石麦子!”


“这是去年的两倍之多!”


“陛下,有了这个数字,朝廷可以底气十足的宣告今年是个丰收之年了!”


朱元璋:“!!!”


“这么多?!”


他满脸惊喜的道,


“好,好啊!加起来都有两千多万石了!大丰收,大丰收啊!”


“咱大明有这样的一天,不容易啊!”


“来来来,为了这一场大丰收,咱们一起,干一杯!”


说着,他亲自端起了酒杯。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众人也都是喜气洋洋,纷纷举杯,与皇帝一起,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内侍上前,将李善长手中的奏本拿起,快步走到朱元璋的面前献上。


哗啦,哗啦。


朱元璋快速翻看着奏本上的详细数字,嘴角的笑意已然是压不住了。


辛辛苦苦治国好些年,前些年不是天灾就是兵祸,以至于国家的发展说不上迅速,只能算是稳定。


也就是今年,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赢特赢!


这么多粮食,足以充盈国库,而国库一旦充盈起来,那滚雪球的速度可是很快的!


此时此刻,老朱已经在幻想自己明年展开拳脚,大显身手了!


“陛下,臣等还有贺礼送上。”


李善长又道。


朱元璋眼皮都不抬,摆手道:


“都说了是家宴了!礼物一律不收!你们怎么还来?”


“不收不收!咱一件都不会收的,全都拿回去!咱啊,什么都不缺!”


听到这话,李善长却是不慌不忙。


“回陛下,这贺礼不是东西,而是在臣等的共同努力下,对陛下您功绩的一点小小颂扬。”


“陛下请听——”


话音刚落,身后一众勋贵皆是站了起来,人手一本小册子。


“嗯?”


朱元璋合拢了手里的奏本,饶有兴致的看向众人。


“乾坤既育,日月交辉,有皇降世,光被四夷。龙颜凤姿,天赋异禀,握符御历,应天顺人……”


“暴元无道,天下纷乱,干戈不息,民命难安。皇帝崛起于草莽之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智勇为矛,仁义为盾,扫清寰宇,一统江山!”


“海内晏然,万民归心,颂声载道,日月可鉴!皇帝御宇,德被苍生;减赋轻徭,休养生息;开疆拓土,威震四方……“


“皇帝之功,可比日月;皇帝之德,可昭天地!皇帝之治,可比尧舜;皇帝之仁,可比禹汤!”


“……”


众人一顿朗诵,听得朱橘人都有点傻了。


“我擦,这帮人是真的能拍马屁啊!牛!”


他忍不住道。


再看老爹……此刻的老爹,竟然是眯起了眼睛侧耳倾听,还一副挺享受的模样!


果然,还是很吃这一套的啊!


“吾皇圣明,古今唯一!”


李善长与一众大臣慷慨激昂的称颂道,


“吾皇,万岁!”


“万岁!!!”


众人齐声,震耳欲聋,甚至整个奉天殿都抖了一下!


“哈哈哈……这是谁想出来的?”


朱元璋见状,忍不住笑道。


李善长看向胡惟庸。


“回陛下,是微臣想出来的。”


他一脸诚恳的道,


“当然,提议是微臣提议的,但颂词里的内容,却是大家集思广益,一同创作的。”


“可以说,每一句颂词,大家都是用了心的,是真心实意的称颂陛下,而非溜须拍马!”


朱元璋笑得乐不可支,被马秀英扯了扯衣袖,方才停了下来。


“弄得不错,弄得不赖,哈哈哈……”


老朱笑着赞许道,


“不过,咱没那么厉害!还什么堪比日月,比肩三皇五帝都来了。”


“你们啊,把咱抬的太高了!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从农民一路走上来的皇帝。”


“当然了,你们的心意咱领了!这一首颂词虽然肉麻了些,但在咱看来,比那些祥瑞啊什么的,要好!”


“坐吧坐吧!”


胡惟庸称谢而坐,朝着李善长投去感激的目光。


在这种场合,恩师特意点他的名字让他露脸,在陛下那里得到了一个好印象。


这种机会,可是极其难得的!


“你们几个。”


朱元璋看向朱标等皇子,道,


“咱看到你们也都拿了礼物来了,按理说,你们是咱的儿子,收你们的贺礼没啥。”


“但今天咱说都不收,那就都不收!你们的礼物都收回去吧!那些珍宝古玩,还有什么天石地玉之类的祥瑞之物,就更不要拿出来了,自己留着吧!”


朱标闻言,捏了捏手中的礼盒,这里头,是他精心挑选的珍玩。


但最终,他还是放下了礼盒。


“既然父皇这么说,那儿臣等就不献宝了。”


他带头表态。


朱棡、朱棣等人却是微微有些失望。


这些礼物可都是精心准备的,就想着在父皇面前露一下脸,得到几句夸奖。


难得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朱橚听到朱元璋的话,手里攥着一本小册子,却是有几分犹豫。


自从上次彭玄对朱橚高度赞扬之后,朱元璋对这个老实巴交的老五也多了一些关注,此刻见他犹犹豫豫,便开口道:


“老五,你怎么了?”


“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唰。


朱橚站了起来,略有些结巴的道:


“回……回父皇。”


“儿臣有一件东西想送给父皇,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也不是天材地宝。”


“是上回父皇鼓励儿臣编纂的书册,儿臣已经将大体的框架给搭建出来了,将那些可以救荒的食物做了大致的分类。”


“书名,儿臣也已经想好了,就叫做《救荒本草》,这本册子,就是救荒本草的目录。”


听到这话,朱元璋目光一凝。


“这么快就鼓捣出来了?”


他招手道,


“这可是好东西啊!编纂出来,意义非凡!”


“拿来咱看看!”


内侍迅速上前,将朱橚手中的小册子交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朱元璋翻开目录,仔细的查看着。


一旁的马秀英也是把脑袋凑了过来,只是扫了两眼,便露出了讶然之色。


“老五还有这本事呢?”


“这目录,写的很精细啊!这是一本好书,灾年能让人活命的好书啊!”


她抬眼看了朱橚一眼,对这个内向的孩子刮目相看。


没想到皇子里面,还有这样一个另类!


“这就叫闷声不吭干大事!”


朱元璋称赞道,


“老五,你的这本书,咱只给你三个字的评价——”


“好,好,好!”


“发心好,立意好,内容更好!”


“从这本册子上,咱看出了你的用心,也看到了你身上的才华!这件事情,咱会全力支持你去做!做出来之后,一定大量刊印,而后颁布天下!”


“咱会让你周王朱橚的名声,传遍海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