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三章 皇子师傅:弘历汉学太优秀!(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他这个老师也能跟着沾光。


但朱轼紧接着又有些期待,期待弘历这样尊礼的皇子能成为天子,那样只会让他主张的加强礼教对庶民控制的思想,可以成为官方认证的唯一正确思想。


弘历其实在这个时候也跟着朱轼提倡“尊礼”思想,乃至把曾国藩的尊礼名言提出来,真正的目的是为雍正集权改革统一思想。


让雍正的改革在法统上站得住脚。


当然,弘历这也是为了他将来成为皇帝后,可以为自己大规模用兵建立理论支撑。


反正这个时代的许多士大夫趋于尊礼,那他就利用他们尊礼的思想,为自己的政治目的做事。


弘历在这时也就主动问着朱轼:“眼下圣主降旨,除乐户、惰民贱籍,令其与良民一样,可读书科举做官,可自由择业,可与平民通婚,是否也是合乎礼教之举?”


“毕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又内仁之表现。”


“还请先生答疑!”


弘历再次拱手。


朱轼这里哑住了。


不是他答不出来。


而是他猛然发现,弘历给他挖了个大坑。


他固然主张,礼由天子定,而天子定礼当从修仁德出发。


可他又不能接受废除贱籍这事!


因为他作为汉人士绅阶层的一员。


他很清楚,乐户与惰民要是可以从良,那山西和浙江的士绅大户,会少了许多可以名正言顺压榨这些汉民的理由。


他今日要说这正确,那将来传出去,只会让山西和浙江不少士绅迁怨于他。


他尊礼是尊礼,但没想过礼要是反过来束缚自己士大夫怎么办?


“先生,这个很难答吗?”


弘历问了一句。


同时。


他心里有些想笑,他就知道,朱轼这种汉人官僚会在其主张的尊礼思想不利于自己阶层的利益时而犯难。


因为,他在来时,看见朱轼神色不好,就猜到朱轼可能是对废除贱籍这事不能接受。


而他现在这么问,就是要逼朱轼表态,让其别想在具体的事上不敢践行自己的思想。


既然尊礼,那就不能只在礼对自己有价值时才尊礼!


伴读福彭这时也惊讶地看向了朱轼。


他没想到朱轼会呆滞这么久,而也跟着问道:“是啊,朱师傅,这应该不难吧,您不是说过,礼由天子定吗,毕竟圣人也的确说过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所以天子做的事只要合乎仁道,自然也合乎礼,乃正礼?”


朱轼在福彭这么问后,最终还是咬了咬牙,郑重地说道:“没错,陛下废乐户、惰民贱籍自然是合乎礼教之举,乃尊礼之当为也!”


弘历这里为之颔首,同时,他也不禁心里对朱轼高看了一分。


因为朱轼到底还是战胜了自己的私心,选择了宁肯继续坚持自己的尊礼主张,也不因为尊礼主张影响到自己的私利而不再坚持,而放弃自己的信仰。


“弟子领教。”


弘历为此再次拱手回了一句。


朱轼这里也长长的呼了一口气,随后也笑了笑。


而当日,朱轼就向雍正上了辞呈。


雍正为此很是惊讶,特地在养心殿召见了他:“为何突然要辞官,是弘历不值得教吗?”


“自然不是这样,是臣惭愧,不配教四阿哥,四阿哥圣哲天赐,又质慎光明,反而是臣意志不坚,于尊礼时不及四阿哥明白。”


“故实在是担不起皇子师傅之名,而会令四阿哥耻笑。”


朱轼回道。


雍正在朱轼这么说后也非常好奇,让朱轼把详细情况告知给了他。


“内之莫大于仁,外之莫急于礼。”


雍正一时也神情凝重起来,接着又满脸奋意说:“如此看来,弘历确实非寻常阿哥可比。”


“但这样的话,你更值得教他了!”


“你既然能主动承认自己不及学生坚定,可见胸襟博大、心底坦荡,非腐儒可比,所以,朕不准你辞官,你要继续做他的老师,对他宣教你的学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