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关灯
护眼
字体:
124.数据驱动的时代(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约好一起听现场,却要辛辛苦苦熬到下班。


这算不算一种.先苦后甜?


第二天一早,黎芝坐在乐盈律所的工位上,双手捧住热气腾腾的大号水杯,发了好一会呆。


带教律师卓绿夏踏进所里的同时,工作任务如期而至。


“小荔枝~”


“你知道吧?咱们最近跟隔壁的明理法律咨询公司有合作。”


卓绿夏笑着把女孩桌上的一摞卷宗搬开,继续说道。


“你手头的事务性工作先放放,跟我一起去配合下隔壁同事,尽量满足那边的诉求。”


“好的!没问题。”


短发律师助理使命必达,提高声音。


传说中的明理法律咨询公司,办公地点同样在南湖产业园附近。


所以一到九点半约定时间,律所一窝蜂地涌进来好几个年轻人。


领头的是一个白净得出奇的小伙子,个子也就170出头,很瘦。


“你好你好,我叫肖晖,是明理产品组的小组长。”


肖晖跟卓绿夏握了握手,后者安排他和几名员工找了个小型会议室,拉好电源和网线,充当临时工位。


天台煮火锅之后,在场的几位员工不论入职先后,都有了一番奇妙际遇。


跟大老板吃过一次饭,不说立马升职加薪,哪怕留下第一印象都是好事。


很快,贺敏拍板,将肖晖提拔成产品组小组长。


另外几人也顺水推舟,分别走向新台阶。


石芳芳负责运营推广,何明暂时带头技术,卫逸凡领衔销售团队。


“卓律,实在不好意思.”


会议室中央,一张偌大的桌子上,肖晖盯着黎芝搬过来的几迭介绍业务的模版手册,眉头用力皱起。


“领导特意强调过,我们要的不是这些。”


“这些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服务产品,我们一块把业务整合一下,重新做吧。”


关于这一点,周明远当天曾经亲口说过。


法律服务产品,其实是律师以及从业人员对全流程业务的总结和提炼。


如果没有标准的、可长期执行的作业流程支持,再好的产品,也只会被束之高阁。


“那要我们怎么配合?”


卓绿夏抱起胳膊,看向身边认真记录的黎芝,露出一抹笑容。


也许是和对方公司颇有渊源的原因,今天的短发少女显得特别敬业,表情温柔,动作耐心。


“设计产品,我建议从两个层面去考虑。”


肖晖拿出手上的备忘录,一字一句对照着说道。


上面是他把老板的思路完全整理后,一点点理顺出来的精华部分。


“首先是获客端,要做到可视化。”


肖晖指了指平平无奇的宣传手册。


“在获客端,我们真正需要的产品宣传物料,是为了提升客户对我们的价值认可和信任。”


“为什么要可视化?”


“因为律师在和客户对接的过程中,专业壁垒很高。”


“信息、流程又不够透明,会让客户没有确定性,缺乏安全感,自然会降低付费率。”


肖晖继续说道。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客户最关心的需求出发,告诉对方。”


“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帮他解决问题的,让客户知道,我们真的很懂他!”


“有道理你接着说,让助理把所有的需求记下来。”


卓绿夏若有所思。


黎芝随身带着笔记本,笔尖飞快,龙飞凤舞划个不停。


“法律服务产品要成体系,比如可以用普法类产品引流,一站式标准产品用来谈案,再做一份用来报价的专项方案。”


“就以婚姻家事法律服务为例,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开发一整套产品体系。”


肖晖停顿一下,晃了晃面前的笔记本电脑,随手打开一个Word文档,输入进去。


“引流产品,我们可以做一套《婚姻关系与财产安全必修课》,这个不难吧?”


“.不难,一点都不难。”


卓绿夏果断点了点头。


就连黎芝都心知肚明,这种东西朝九晚五的体制内也能搞定,更别说律师群体了。


“接下来是《婚姻家事一站式法律服务》,作为下个阶段的谈案标准。”


“最后是报价产品,这里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做两种,一是《婚姻家事专项报价方案》,二是《2014年婚姻家事案件大数据报告》。”


肖晖坐直了身子,表情自信。


“发现线上和线下的区别了吗?”


“这么一系列流程下来,客户很快就能发现我们的专业。”


“在面对客户的不同环节,结合不同的产品,把律所、团队信息以及法律服务的场景、流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呈现过去。”


卓绿夏深吸一口气,像是领悟到了什么,眯起眼睛:“还真是!”


她是传统路子出来的传统律师,遇到抱持着互联网思维的法律咨询公司后,几句话就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交付端。”


肖晖年纪不大,经历却不少。


同时在律所和咨询公司干过,所以才懂得其中求同存异的对比。


“法律服务产品化过程的重中之重,就在整个交付端。”


“交付端要做到标准化。”


这时,卓绿夏插了一句:“什么是标准化?”


“标准化就是,挖掘这个业务领域里,客户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客户产生的共性需求,界定出清晰的服务边界,并提供统一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工具。”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把办案经验进行【标准化改造】,形成一套含客户需求采集、办案指引、法律文书模版、培训课件、常见问题库等可以反复适用的服务内容清单,实现批量可复制的效率。”


“有了标准化流程,当我们前端完成搜索竞价推广,信息流推广,大量海量天量的流量灌进来的时候,才能漏斗式接住这批流量。”


肖晖说的兴致勃勃。


“有点意思,我们一起做做看。”


卓绿夏听的也是津津有味,她站起身来,伸出右手。


“肖组长,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事实上,没有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作支撑,设计的法律服务产品的确是一具“空壳子”。


既不能收获客户的认可,也在变相消耗公司和律所的专业信誉。


打造法律服务产品没那么容易,但也没那么难。


找到一个适合长期积累的业务领域,从业务标准化、模块化、流程化开始,就能逐步定义自己的服务产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