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要把别人都当成傻子,聪明人谁看不出来是你朱元璋在引导话题啊。


又当又立,只会让人笑的更大声。


朱元璋表情不变,笃定的道:“这一点咱也考虑到了,也有了应对之法。”


“你放心,咱不会给任何人验证它真假的机会的。”


马皇后心头一震,说道:“你准备将它毁掉?”


只有这一种办法,才能确保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它的真假。


朱元璋笑道:“不是毁掉,咱怎么能毁掉禹王鼎呢。”


“等咱统一了天下,就效仿大禹,从天下各地收集铜料。”


“与禹王鼎融为一炉,重铸王鼎镇压山河。”


马皇后眼睛也亮了起来,欣喜的道:


“好办法,如此一来一切都合情合理。”


“后世人纵使怀疑,也无法验证真伪了。”


“你是不是早就想到这个法子了?”


朱元璋得意的道:“马钰和咱说这个计划的时候,咱就已经想到了。”


“若不是想到了解决之法,咱怎么会采纳这个计划。”


说到这里,他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那小子虽然见识不凡,但还是太稚嫩了。”


“冒充禹王鼎这种事情都能想的出来,简直把军国大事当成儿戏。”


“估计现在他还以为,咱采纳他的计策,是因为他计策好。”


“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当他得知咱要重铸王鼎的消息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只是想想,咱就觉得痛快,哇哈哈……”


马皇后心下莞尔:“你啊,整天和小孩子置什么气。”


他们并不觉得,融掉一尊古鼎有什么可惜的。


历朝历代挖出来的青铜器实在太多了,基本都被熔铸成了铜钱和新的铜器。


他们将古鼎熔铸成新鼎镇压山河,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接着夫妻俩开始认真讨论,新的王鼎如何铸造,采用什么形制,铸造几尊之类的。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北伐元大都的事情上。


可以说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一战,也是真正决定天下归属的一战。


明军顺利拿下元大都,其它地方不说传檄可定,抵抗力也会减弱许多。


如果进攻受挫,敌对势力军心士气大涨,大明一统天下的难度会增加许多。


这也是为何这一战,会出动徐、常二人的原因。


而且在别的路,还有其他大将做策应。


即便对他们的能力非常信任,夫妻俩内心深处依然是有担忧的。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拿大鼎做文章的原因之一。


但为了宽慰对方,他们又都表现的充满信心。


聊了几句北伐,话题就顺其自然的,转移到拿下元大都一统天下之后,具体该如何治国。


对这一点,夫妻俩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好的章程,也没有任何经验。


讨论半天也不得要领。


马皇后只得说道:“如此大事,还是与群臣商讨为好。”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群臣?能信任的不懂,懂的人不愿意开口,只能靠咱们自己。”


马皇后知道他说的是江南那一群官僚,这些人是懂很多治国之策的。


但那些人的图谋,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中枢想要与天子共治天下。


在基层想要恢复元蒙时期,由儒户官吏治理的模式。


在税务方面,想继续采用扑买制度。


所谓扑买就是包税制。


朱元璋和马皇后就算再没有经验,也知道这种法子是绝不可行的。


否则大明到底是姓朱还是姓别的,就不好说了。


而且现在的情况远不止那么简单。


因为双方互不信任,就算南方那群官僚真的给出了规划,他们也不敢轻易相信。


所以最终还是只能靠自己。


不过现在,他们似乎有了另一个选择。


朱元璋说道:“马钰之前说他家族对此也有研究,你找机会套套他的话,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的,就赶紧给他入岳父家的族谱,然后再给找个婆娘赶紧把孩子生出来。”


现在他孤身一人,大家很难真的对他放心,有了老婆孩子就不一样了。


如果他对国家制度懂的不多,倒不至于就反悔不认这个亲戚了,但肯定不会那么重视就是了。


马皇后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颔首道:


“过几日我找机会去问一问,希望他学到了家族的真本领。”


-----------------


北伐元大都,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牵动着天下人的心。


随着徐、常二人的大军逼近河西务(天津东北),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关于宝鼎的讨论,都变少了许多。


如果说有谁最轻松,那非马钰莫属。


原因很简单,他已经从史书上知道结果了。


不过这个理由自然不能对外人说,所以面对别人的询问,他的回答就是:


徐、常二帅联手,天下莫能挡之。


区区蒙元弹指可破,大家就等着捷报吧。


虽然大家都很奇怪,你都没见过二人,怎么就对他们如此信任?


但他的这种态度,也确实获得了勋贵集团的更多好感。


这也算是个意外的收获吧。


而徐、常二将也果然不愧是时代天团,没有辜负天下人对他们的厚望。


八月十二日,大家如往常般出门,做着各自的营生。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紧接着就听一人大声呐喊:


“八百里加急,征虏大将军攻克大都……”


‘哗啦……’百姓们纷纷丢下手中的活,走出家门,围在路两边探头张望。


很快信使就骑着骏马疾驰而至:


“征虏大将军攻克大都……”


眨眼间又消失不见,只留下一道烟尘。


‘嗡……’百姓们犹如炸开了锅一般,又喊又叫,也有人喊吾皇万岁。


就算再无知的人也知道,攻陷元大都意味着什么。


持续数十年的乱世,终于要结束了。


好日子还会远吗。


先后连续九道八百里加急捷报送到应天。


徐、常二帅攻克元大都,元至正帝仓皇逃走。


这一天,应天府陷入了狂欢之中。


群臣纷纷上奏庆贺。


朱元璋也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完全不顾什么形象了。


各种赏赐就更别提了,钱如流水一般的往外花。


虽然他很‘抠’,但该花钱的时候从来不吝啬。


现在就是最该花钱的时候。


马钰和他的小伙伴们,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的。


即便马钰已经从史书上知道了这个消息,可真实经历一次,还是非常的兴奋。


毕竟,自契丹夺取华北平原至今已经五百余年,这是汉人军队第一次真正收复燕地。


至于北宋末年联金抗辽那一次不提也罢。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常升,兴奋的走路都是一蹦一跳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关于古鼎的消息再次被人提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