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焦虑(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实,朱静端现在还有一点瘸,原因主要是在于浸泡的软骨药上面。


软骨药每天浸泡三次,至少需得三天,才能使药效到达脚骨,逐渐软化。


这个软化也是相对而言的,毕竟人身上的骨头,再软又能软到哪里去?


等到软骨的疗效达到最大化,至少又需要十余天时间。


可以说,治脚的软化工作就做了半个月,胡翊为朱静端治脚到现在,拢共才一个月出头。


这样算下来,真正治脚的天数加在一起,也才二十几天。


胡翊的想法很简单,他想让朱静端再多泡几天脚。


因为这个软骨的药,只要停上三天,药效基本就散尽了,到那时朱静端的脚骨恢复正常,走路也就没有了问题。


只是,这次为了开国大典,强行断开了治疗,后面为了彻底除根,还是要重新恢复泡脚的。


重新恢复泡脚,软骨药又得泡半个月,那种难以忍受的痛苦又要持续很多天。


胡翊出于这个因素,想叫朱静端少受一些苦,所以至今没有让朱静端停药,这些话之前也对马秀英解释过了。


怎奈是胡三娘的一番话,把朱元璋和马秀英那颗焦急的心,又给勾起来了。


毕竟过完今天,就只剩下六天时间,当父母的焦急也是正常的。


这终究可是关系到女儿清名的事。


史书上不会用多余的笔墨,去记载一个公主是瘸子,也许,这个公主在史书上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但是,一旦到了开国大典上,则性质就变得完全不同了。


万众瞩目的开国大典,接受册封的公主若是个瘸子,是要被记载下来的。


那么,后世之人都会知道,明洪武年间,有一个公主,是个瘸子,在大庭广众下瘸着腿接受过册封,她的名字叫朱静端。


也许此事与别人无关痛痒。


马秀英和朱元璋则不然。


朱静端虽是养女,却如同亲生女儿一样,这两夫妇心中对她更是多有亏欠,于心不安。


细想起来,也绝对没有一个腿脚不利索的人,愿意被别人称呼她为瘸子的,更别说还要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让后世的人都知晓有这样一个瘸子。


朱元璋一焦急上火,就容易控制不住发怒。


他的怒声,让本来就难以入睡的朱静端,又一次忧心加重。


夜半时分,朱静端穿上胡翊为她特制的木鞋,忍着疼继续在屋里走路。


第二天,胡翊再来的时候,马秀英又询问了一遍朱静端脚伤的事,再次得到了胡翊确切的答复。


胡翊并未发现,这天开始,朱静端就没有再泡脚了。


反倒是到了当夜,许公公大半夜的来敲他的门,在门外焦急的道:


“小胡大人,快快开门啊,你叔父有紧急的事,要咱家过来递个话。”


胡翊把许公公让进屋里,许公公满头大汗,喘着粗气也顾不上歇了,赶忙对胡翊说道:


“胡惟庸大人叫我问你,给朱姑娘治伤的事,你有把握吗?主公今日亲自找他,叫他在开国大典当日,为朱姑娘的册封做好万全的准备,若是出了岔子,不仅你得吃罪,就怕胡惟庸大人办不好差事,也得倒霉呀。”


许公公告诉胡翊,胡惟庸接到消息马上就来找他递话,现在还等在宫外,冒着寒风等着胡翊的回话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