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8章 穿越了一样?(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十,还是六十代?


当然不可能。


拿高倍镜,看残留的两处锈泌,仍旧能看出药剂蚀洗锈层后的痕迹。所以,出土的时间更短:超过两个月,林思成敢把镜子抱起来啃着吃了。


重点还在于那二十四字铭文:洁清白而事君,怨阴弇而不宣。焕玄锡以流泽,慎昭忠而承欢……如果浓缩为一个字:敬!


更关键还在于,锁在工作室的那块张安世的遗策,上面就有这么一方。


就挺巧,汉宣帝赐给张安世的谥号,恰好就是“敬”……


一时间,林思成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这次看的比较久,差不多快半个小时,林思成才关了手电。


也不说话,脸上露着一丝古怪,欲言又止。


郝钧怔了怔:“又是假的?”


“不,真的,西汉清白镜!”林思成点点头,又想了想,“陈总,冒昧问一句:是不是刚收的,比玉猪龙还要晚一些?”


霎时,陈阳焱想起刚才的玉猪龙:陈总,是不是刚收的,应该不超过三个月?


所以,这东西也有问题?


“咚”的一下,心脏止不住的一跳,陈阳焱点点头:“对!”


稍一顿,他又指指铜镜:“但清白镜,郝教授,你有没有印象?”


郝钧当即摇头。


没印象才对,因为迄今为止,就出土了一方:保定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


当时部队施工,不小心被推土机碾了一下,碎成了十多块。再加锈的比较厉害,铭纹佚失大半,勉强能看出“洁清白”三个字。


还有一方,还埋在汉昏候刘贺的墓里。所以,这是举世唯一的完整的一方。


林思成耐心解释:“关键的是,刚出土,洗锈的痕迹很重。更关键的是,工艺极复杂,科技含量极高……”


顿了一下,他拿起铜镜,又拿起强光手电,“麻烦郝师兄,拉一下窗帘。”


郝钧怔了一下,将要站起来,陈阳焱摆摆手:“道清!”


小陈总连忙起身,找出遥控器。


窗帘缓缓落下,客厅里越来越暗,林思成抱起铜镜对着墙,又示意了一下郝钧:“郝师兄,照!”


郝钧忙拿起手电,打了一道光。


顿然,墙上映出一道光晕。


起初,几人还没有在意,心想铜镜铜镜,不反光叫什么铜镜?


但随即,几人的瞳孔“倏”地一缩。


因为角度问题,光晕稍有些变形。但问题是,光晕之中,却有一圈一圈的纹路?


而且极为清楚:中间为钮,之后是一圈连珠纹,再之后是柿蒂纹,而后锯齿纹。


甚至于,那二十四个篆体铭纹,也照的清清楚楚?


豁然回头:没错啊?


林思成双手抱镜,灯光正对镜面,光滑无瑕,明亮非常。别说纹路,镜面上连个斑点都没有。


而有花纹的镜背在光的背面,光当然照不到。但问题是,手电打到光滑的镜面上,反射到墙上之后,映出来的却是镜背上的花纹?


几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心中不约而同的生出一丝荒谬的感觉:就好像,林思成给他们变了个魔术?


甚至于,郝钧还偏着脑袋,往镜背后面看了看。


但镜背还是那块镜背,昏昏暗暗,没有任何光透过来。


“这玩意,能透光?”


盯着墙上的光晕看了好久,郝钧恍如失神,“但怎么可能:镜体那么厚,差不多半公分?”


“不是透光,是曲率折射反光!”


林思成耐心解释:“因为有铭文和图案的镜体比较厚,无铭文的地方比较薄。所以因厚薄不均匀,造成铜镜产生了铸造应力,致使境面微凸,并且在磨镜时发生弹性变形,最后导致厚处曲率小,薄处曲率大。”


“继而,曲率的差异与纹饰相对应,当光线照射到镜面时,曲率较大的地方反射光比较分散,投影就比较暗。曲率较小的地方反射光比较集中,投影就比较亮。所以,能从反射图像中看到有较亮的字迹花纹显现出来。”


“凸面,曲率反光?”


陈总听得半懂不懂,但郝钧却懂。他又站到侧面,眯着眼睛:“很平啊,看不出来?”


林思成点点头:“就凸了几微米,肉眼当然看不出来。所以才说,工艺极复杂,科技含量极高!”


何止是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


陈阳焱也算是见多识广,郝钧更是行家中的行家,但这样的东西别说见,听都没听过。


特别是林思成所说的这套原理:铸造应力、曲率折射……他们怀疑用现在的科技可能都不一定能造的出来。再代入两千年前公元前的西汉:纯靠手搓,纯靠人力的年代,能造出这样的物件?


就感觉,这镜子穿越到了汉朝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