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6章 城乡争供给,周厂长坐蜡(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就是有不想让路的。


纵横全市各区县的送水路刚理顺,滴灌农作物生命线刚使用,结果农资保障线又告急了!


本来随着深水井的推行,水泵的供应就告急了。


如今滴灌生产方式的推行,也得需要水泵,人工加压是不得已的工作模式,正常来说就得让水泵自动加压。


所以现在各地供销社的水泵库存都见底了。


市供销总社的仓库里是有抗旱贮备物资的,其中包括用于抗旱灌溉的柴油机水泵,但如今同样库存已经见底。


其中安果县这边库存最惨,已经空了。


可是好些生产大队还需要水泵去抽水,柳长贵找到钱进说了这情况,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你钱指挥本职工作是市供销总社的大干部、总社长眼前的大红人,那你不得给安果县帮帮忙?


这话在理。


钱进没办法,开车迅速回了市里准备用脸面换水泵。


结果他去了总社一问才知道,抗旱指挥部已经把所有水泵都提走了。


为了便于管理,全部送到了由供销社和经委联合办公的抗旱物资调配办公室。


钱进不耽误,又赶紧去了抗旱指挥部。


结果很巧。


他去的时候正有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摇晃着蒲扇在嚷嚷:“来,同志,这是市经委石主任特批的条子,我们有条子,是吧,你们得照着条子办事吧?”


物资调配办公室里,一名办事员对着条子连连摇头:“十台柴油机水泵?还得全要大功率的?这不成、这不成,周厂长,您这要求我们确实做不到……”


干部嗓门洪亮,理直气壮:“我们厂承担着国家重点设备的生产任务,现在冷却循环系统的一台关键水泵坏了,急需更换,否则整条生产线都得停。”


“我跟你说小同志,我们机械厂停产一天,那损失可就大了,不是吓唬你,到时候影响了国家计划完成,你可负不起责任!”


办事员瞅着批条还是摇头:“你们坏了一台水泵,现在来要十台?没这个道理嘛……”


“你懂什么,我们坏的水泵属于特级特产水泵,你们这些柴油机水泵功率小,十台合计起来也没我们一台特级特产水泵的功率大。”这干部解释说。


“我其实一早是申请特批调拨十五台这种型号的柴油机水泵,还是石主任劝我为抗旱大局考虑,我才改成十台需求。”


“其实说实话吧,十台应该不够,后面还得来找你们提水泵。”


办事员支支吾吾,异常为难。


干部不高兴了:“你到底什么意思?这水泵是国家资产又不是你的私人东西,你拿到条子了还扣押着是几个意思?”


钱进也不高兴。


竞争对手啊!


他走进来问道:“怎么回事?”


看到他露面,办事员大喜过望,当即激动的喊:“呀,钱指挥!钱指挥您怎么回来了!”


钱进纠正他的称呼:“是钱副指挥!”


“说说,怎么了?”


办事员给钱进进行了介绍,这干部叫周月级,是市里红星机械二厂的厂长,拿着条子来领水泵。


钱进接过批条,上面有“特事特办,优先保障”的字样和经委主任的签名。


办事员低声对他说:“库存登记本上,仅剩下四十五台水泵了,还是不同型号拼凑的,同型号要凑十台那可不容易。”


周厂长认出钱进来,赶紧跟钱进客气的打招呼,对他为抗旱工作作出的贡献赞不绝口。


然后他又催促办事员赶紧拿出水泵:“我这事是急办、特办。”


办事员额头冒汗,左右为难,只能无奈的说:“周厂长,这、这个现在抗旱形势您也知道,水泵是救命的东西,各地都等着用。库存实在紧张,您看能不能……”


“实在不能!”周厂长大手一挥也面露难色,“抗旱重要,国家工业生产计划就不重要了?我们厂上千号工人等着吃饭呢。”


“还是那句话,小同志,耽误了生产任务,谁负得起这个责任?再说了,批条在这,手续齐全,我今天必须提货!”


他态度强硬,身上带着国营大厂厂长特有的优越感,哪怕不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命令下的依然理直气壮。


钱进让办事员去忙,自己再次查看批条,然后仔细询问红星机械二厂冷却系统的故障情况。


周月级回应的滴水不漏。


钱进沉吟片刻,说:“周厂长,您厂里的困难我们指挥部理解。这样,您带我去您厂里冷却车间实地看看,如果情况确实紧急,我们会合情合理的保障贵厂的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周月级觉得这样有些麻烦。


可钱进态度不错,又是当下频频登上报纸的领导,便同意了他的要求。


钱进找了个机械维修师傅,然后一行人驱车来到红星机械二厂。


钱进直奔冷却车间,带着维修师傅去查看那台损坏的水泵和整个冷却循环系统。


维修师傅又看又敲打,最后他对钱进低声说:“钱副指挥,这所谓坏了的水泵没那么大的问题,只是叶轮有些磨损,可以说效率降低了,其实并没有完全报废。”


“然后我看的要是没错,机械二厂这个冷却系统采用的是封闭式循环水冷,理论上耗水量极低,主要依靠厂内自备的深井水循环使用,并不需要额外大量抽取外部水源进行冷却。”


钱进心里有了底。


他低声问:“也就是说,其实他们的水泵抽水能满足冷却系统的需求?”


老师傅点点头:“差不多。”


钱进回到指挥部,把特批的条子还给周月级:“周厂长,经过实地查看,贵厂的冷却系统是封闭循环设计,主要依靠厂内自备水源循环冷却。”


“目前水泵叶轮磨损,确实影响效率,但并未完全瘫痪,生产线并未如您所说面临停产危机。”


“还有,贵厂有自备井,冷却水消耗量很低,并非抗旱期间需要大量消耗外部水源的紧急情况,所以没办法给你们调拨水泵。”


他拿起库存登记本又给周月级看:“就算要调拨,我们这边也没那个实力。”


“您看看,现在库房里仅剩的几十台水泵,什么牌子什么型号什么功率都有,而且还不是新家伙,有些是刚修好的旧水泵库存。”


“然后就这些水泵,是十几个公社、几万亩即将枯死的庄稼和成千上万老百姓的救命机器!”


“另外我记忆不错的话,抗旱指挥部有明确规定,在极端旱情下,工业用水优先级最低!除非涉及国防、民生保障等不可替代的关键生产线,否则一律让位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


旁边的办事员听后赶紧帮腔:“钱副指挥您说的一点没错。”


他指了指墙上张贴的《抗旱救灾初期工作指南》复印件,上面有用水优先级条款。


周月级不高兴了:“钱副指挥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厂的生产任务是国家下达的。”


“还有这个经委石主任特批的条子也有,可不是来无理取闹,那我还是刚才一直说的那句话,耽误了生产,你负得起责任吗?”


“要是你能负责任,我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钱进立马说:“好,我负责任。”


周月级愣住了。


这么耿直的吗?


他眼角跳了跳,无奈的说:“钱副指挥,你可不要对我耍威风,这事情你更不能使性子……”


钱进听到这番话恼了:“周厂长,你觉得我跟你讲规章制度是耍威风是使性子?”


“这样我看你沟通起来不太容易,那我说的直接一些吧,抗旱救灾是当前全市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这是一二把手共同定的调、是省里领导定的调!”


“别说是经委主任的条子,就是天王老子的条子,也得按规矩来!规矩就在这墙上贴着,抗旱指挥部有权根据旱情实际和《指南》规定,统一调配全市抗旱物资!”


“你们厂里的特级水泵还可以使用,那么你就不能换水泵,想都别想!”


“你、你简直乱弹琴!”周厂长勃然大怒,指着钱进的鼻子上头了,“好!好你个钱进!我尊敬你叫你一声副指挥,我不尊敬你,你只是个供销社部门负责任!”


“你肯定不知道,你们韦斌社长见了我都得客客气气的……”


钱进把手一摊:“要不然你去找我们韦社?”


“我现在就给他打个电话!”周月级说到做到。


主要是他带了俩手下过来办事,然后物资调配办公室里十几个办事员。


此时大家都在看着他。


他要是没个交代,没有台阶下台。


结果电话打出去,别说没有台阶下台了,差点都没有台子站!


韦斌那边不知道怎么回应的,反正周月级起初还理直气壮,慢慢的态度软了,最后悻悻的挂了电话。


再次回到钱进跟前,这次态度软了不少,但话里话外还是想多要两台水泵,并且暗示如果指挥部“卡得太死”,他就要动用关系,把状告到省里去:


“钱副指挥,我们厂为国家重点工程生产配套设备,任务紧,要求高。现在设备冷却确实出问题了,你们务必帮帮忙嘛。”


“再说也用不着你担责任,你瞧,这有经委特批的条子,你按条子执行就行了。”


“说实话,钱副指挥你还是年轻,这事上你要是非得扣我们生产需求的水泵,往大里说这是破坏生产,我要是向省经委、省工业部门反映,那你这边区区一个供销总社部门负责任……”


钱进听不下去了。


看着周厂长那副软磨硬泡加威胁的嘴脸,他估摸这货敢情还想跟他玩软硬兼施这一套呢?


连日来在农村的疲惫和压力,加上对这种不顾大局、只管自己行为的极度反感,让他心头一股无名火猛地窜了起来!


他“啪”地一声合上手中的文件夹,说道:


“想告状?好啊,你去告,尽管去往省里告!不过,在你告状之前,我提醒你一句——”


“你得把我身份查清楚,我已经不是供销总社外商办的主任了,而是国家刚刚任命的‘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海滨所属地区分委员会主任!”


这点不是瞎说。


时处长上次来的时候就说了,关于他的任命已经走流程了。


实际上流程早就走完了。


任命文件也下达了。


至于关于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这个新单位的成立工作,首都那边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不过具体成立时间延后了,现在南方洪涝北方干旱,国家的主要精力也在抗灾上。


当然这个新单位的大概情况已经传出来了,像是红星机械二厂这种国营大厂,主要领导必然得到消息了。


果然,周月级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


他眼睛瞪得溜圆,如同见了鬼一样看着钱进:


“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您、您是咱海滨地区的主任啊?”


钱进淡然说道:“要不然你去找国栋领导看看任命吧。”


周月级尬住了。


他想要转身走人,可现在转身走人等于被钱进的身份吓住了,这样更丢脸。


可要是让他继续顶下去,他没那个胆子。


因为红星机械二厂一直也想从西班牙引进一条生产线,那是他们厂未来发展的命根子。


想法其实从去年年底就有了,奈何出了海滨化肥厂和川畸重工那档子事,市里的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引进工作被暂停了。


为此他们厂里几位主要干部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最终就跑到了‘国家即将设立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委员会成立后会审批’这么个消息。


可是关于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的成立信息迟迟没有发布出来。


至于海滨地区的核准会负责人是谁,更是没有消息!


如今消息终于有了。


结果他应该把人给得罪了……


这下坐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