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场的无一不是人精,都听出了他话里的硬气,好几个干部面面相觑。


好家伙!


现在的小伙子都这么硬挺的吗?


张成南自讨了个没趣,但钱进递上来的是个软钉子他没法表达出任何意见来,只能淡淡一笑坐下。


早就过了开会预定时间。


可韩兆新作为老大低着头一个劲看文件不说话,其他人也没法说什么,只好继续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


足足得等了接近一个钟头,韩兆新突然抬起头伸手拍桌子:“好,好啊,王主任说的太对了,真是英雄出少年!”


他把稿子立马交给秘书:“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油印,每个同志先到手一份——记住了,千万千万不能给我影响了原件的清晰度!”


“可以油印失败,但不能给我影响了原件,这里面的东西是法宝啊!”


秘书急匆匆离开。


韩兆新将钢笔一扔,对钱进露出感兴趣的表情:“这份草案是你开会之后准备出来的?”


钱进说道:“是的,不过有些内容是我之前就已经了解的,只是没有形成一个结构清晰的纲领。”


“前天中午我请假回家开始谋划,昨天早上开始有了思路,一直写到了今天凌晨时分。”


韩兆新立马指着他冲其他人说:“看看、看看,这年轻人做事就是有冲劲啊。”


“各位同志,钱副指挥是大家伙——包括我在内学习的榜样,待会你们看看他写的那份抗旱救灾初期工作指南吧,内容务实,非常有建设性!”


复印件带着油墨香味被送过来。


非常新鲜。


新鲜到不敢碰,用手一抹就要黑一大片。


干部们只好小心翼翼的端着纸,跟端着圣旨似的仔细看。


韩兆新没有夸张,钱进这份工作指南做的很详实。


他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先是灾前预防与准备,其次是应急响应分级与措施,再次是水源保障工作,最后进行农民的救助工作。


层层分级,井然有序。


在灾前预防准备工作方面,他强调了要立即组织力量检修机井、疏通灌溉渠道——由市政主要出资、各大厂和单位辅助出资,组织现在市内闲置的知青劳动力去上工。


知青们不光可以拿钱,还可以拿‘积分’,后续安排工作跟这个积分挂钩。


同时一些山区丘陵等可能遭遇重型干旱的地带,紧急修建简易蓄水池——这里他也给出了思路,叫五小水利工程。


所谓五小水利工程就是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组成的山区水利基础设施。


这个看起来平庸,其实在山丘地区水利发展历史上是相当有建设性的想法,具体出现还得再等三十年呢。


钱进查了很多资料,未来针对旱情有的是方案,奈何很多需要结合未来的生产力开展。


而三十年后中国的基建和机械生产能力那叫一个夸张,现在是别想。


所以他需要寻找当下能适用的手段,然后选出了这个五小水利工程项目。


这是国家专家们根据山丘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地理特点,为解决农业用水难题想出的答案。


三十年后云贵川山丘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靠五小工程都成功对抗过旱灾。


此外还要在全市范围推广抗旱保墒技术,这又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理念。


所谓抗旱保墒就是通过土壤改良、耕作方式调整与覆盖材料应用等手段提升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农业技术体系,这个东西的诞生就更未来了,四十年后才出现。


它的核心措施包括深耕深松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蓄水能力,运用地膜、秸秆等覆盖材料减少蒸发,使用保水剂等化学制剂调节水分消耗,配套施水播种技术保障作物出苗率。


钱进在这里提出了刚刚在外国农业发达地区开展的滴漏灌溉模式,强烈要求各大农产品生产厂转型生产滴漏水管。


这个可以为农业生产节省大量水分!


同时立即建立并激活生产大队一级的土壤墒情监测点,每日上报土壤水分情况。


还要明确制定全市用水优先级预案,那就是居民生活大于医疗教育大于关键农业大于一般工业……


原本的碰头会主题变了,韩兆新毫不客气的将其他成员送来的指导方案给扔到了一边去。


他当机立断的说:“今天就围绕钱进同志这份工作指南进行讨论,看看它的可实行性。”


“你们要注意里面那个应急响应分级与措施,他初步指定的蓝黄橙红四级响应框架非常好,明确了不同旱情等级下的启动条件和关键动作,是我们这个指挥部所要重视的一个措施。”


四级响应框架里,四级地区推广保墒技术。


三级地区组织消防车、机关单位车辆向缺水村庄送水。


二级地区研究跨区域调水可行性并关停高耗水行业。


一级要请求部队支援运水,民政预备救济粮等。


钱进可不是简单制定了四个级别,他也给出了具体判定标准。


这四级响应框架自然也是从21世纪抗旱资料里得到的启发,但他自己也出了大力。


21世纪对旱情级别定义跟当下不一样,保障能力和措施也不一样。


这时候钱进得感谢自己总是下乡的经历,在座别看都是土著领导,但如今真说起对农村的了解,没人能比得上他。


钱进就是根据自己下乡经历来重新拟定的标准,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执行性。


水利局的张成南因为钱进那一句绵里带针的回应有些不乐意。


于是他就发挥专业技能来挑刺。


他在第二项的水源保障重点工作上,看到钱进要求开源寻找备用水源,尤其是要寻找海滨市西北地区地下溶洞,进行取水可行性调研。


这条他认为有槽点:“钱主任你这是说什么?咱们海滨市地区还有地下溶洞?山里头的地下还有水呢?”


钱进微笑点头。


这一条此时看起来确实有些古怪,但只要专家团出动,会有大惊喜!


此时全海滨市的专家和官员都不知道,海滨市确实是有储水丰富的地下溶洞。


钱进也是偶然间参考地理书籍的时候才发现,省内在九十年代开展地质调查,发现海滨市西北地区的山区林带,树木生长茂盛异常。


专家团经过调研,最终找到了大量地下溶洞,并且发现有储水情况。


钱进之所以断定这里储水丰富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98年该山区出现了山洪危机,水源来历一是大规模降雨,二是溶洞水位异常导致地下水上涌。


第二则是21世纪海滨市建起了矿泉水厂,然后就是建在了西坪山更要往北的北梨山地区,用的便是山峦深处的地下水。


正好西坪山属于这个区域。


钱进就把自己在自店公社上班然后去西坪山进行考察的结果说了出来:


“西坪山区土地贫瘠,却可以发展蔬菜种植行业,另外山内的林木非常茂盛,那么它是哪里来的水呢?”


“我进山考察过地理环境后,又结合了几部地理学和水利学著作,最终判定我们西北地区的山峦中蕴藏了丰富的溶洞,里面拥有相当可观的水资源!”


张成南摇摇头:“这绝对不可能……”


“那张局长你是去现场调研过?还是什么时候有专家去勘察过?”钱进当即反怼他。


好些干部当场倒吸凉气。


好家伙。


小伙子霸道!


这真是年轻气盛,这真是锋芒毕露!


钱进毫不在意张成南的意见。


老子马上就要掌控大半个省的外资合作工作,到时候你水利上想引进设备还得我点头呢,你想让我避你的锋芒?


开玩笑呢!


再说了,现在可是救灾备战阶段,他只向真理和事实低头,至于官场规矩之类的?


靠边站。


张成南被他气得很不忿,当场拍桌子就要安排人手去调查西北山区的地下水储量情况:


“行,钱进同志我不跟你在这里吆喝,咱们用事实说话,我会让你在事实面前哑口无言。”


“等我派出的勘探队回来,发现山里没什么溶洞更没有什么地下水可以用,我看你怎么嘴硬,我看你浪费了关键的勘探资源……”


“张副指挥!”韩兆新也拍了桌子,“你这是要干什么?”


“现在是赈灾应急备战阶段,我们要提供一切可能的思路去解决旱灾,这些思路有的是对的有些是错误的,难道谁提出了错误的思路就要治谁的罪吗?这样谁还敢提建议、发表见解!”


他又对钱进虎着脸说:“钱副指挥,我知道现在你很着急,可你得控制你的脾气。”


各打一板子,不过对张成南是真打,对钱进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


轻工局的领导赶紧和稀泥,转移了话题:


“这份指南考虑相当齐全,瞧,在这个节水方面,钱进同志提出要检查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推广污水简易处理回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