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章 周家进城,大干狠干(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有一搪瓷盆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白菜五花肉炖粉条,上面堆满了油汪汪的五花肉片,这些菜一出现,几个木匠师傅的眼睛顿时直了。


肚子里的咕噜声再次响起。


大家伙谁也别说谁,状态都一样,他们喉咙不自觉地滚动着,舌头下意识的舔着干燥的嘴唇。


馋啊!


本来以为能吃上一盘子醋溜白菜或者炒萝卜丝什么的就已经心满意足。


结果,上来的全是热气腾腾的肉菜。


尤其是那一盆子的五花肉炖粉条。


上面五花肉片可太多了,覆盖了满满一层,柱子忍不住说道:“这得用多少肉票呀?”


“对呀,你用了多少肉票?”周铁镇小声问钱进。


在这地方他不敢放肆,也不敢大声嚷嚷了。


“你们什么都别管也甭客气,就一句话,同志们,开吃!”钱进大手一挥。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再说,请师傅们好不容易吃顿饭不应该吃硬的吗?行了行了,大伙儿都别拘着,放开了吃!”


羊汤烩硬面火烧也上桌了。


隔壁有一桌人挺不满意:“他们怎么上菜那么快呀?我们比他们早来了得半钟头呢!”


钱进当没听见。


这事他确实理亏,但这种场合他也没法去发扬什么风格,只能饭店怎么安排他怎么接受。


服务员却不惯着那一桌的客人:“人家提前给我们饭店来了电话点菜的,而且你们没看见吗?人家那一桌是劳动人民、是我们的农民大哥。”


“领导请农民大哥好不容易下一趟馆子,我们不得优先招待人家?”


国营饭店的服务员们手脚不怎么利索,嘴皮子那是绝对利索。


汉子们闷着头一个劲扒拉自己碗里的硬面火烧。


钱进见此站起来端了红烧肉大盘子给他们直接分了。


一人两块肉,谁也没意见。


雨露均沾。


随着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塞进嘴里,汉子们克制不住食欲了。


那浓郁的油脂香气和酱汁的咸鲜甜香在舌头上炸开,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顿时出现在他们脑海里。


长年累月缺油水的胃袋向大脑发出了饥渴的期待,汉子们忍不住的开始往嘴里拼命扒拉肉块。


巨大的满足感取代了饥饿感,充斥了他的全身。


什么拘谨?


什么怕人笑话?


这一切在美食的诱惑面前全都土崩瓦解。


咀嚼声、吞咽声瞬间响成一片。


老槐这样沉默寡言的人都忍不住感叹一句:“这馆子里的饭啊,味真足!”


老蔫抱着碗,大口扒拉着硬面火烧。


他筷子夹起一大块颤巍巍的五花肉,看也不看就塞进嘴里,腮帮子高高鼓起,花白胡子被油星染得锃亮。


四喜瞄准了刚上桌的羊肉汤,他看到服务员端来了大米饭,赶紧自己先要了一碗。


羊汤烩火烧没舍得吃,他先用勺子连肉带汁地往自己碗里舀,用米饭拌着肉汤呼噜呼噜往嘴里倒,吃得头也不抬。


柱子见此不客气,也赶紧抢了一碗米饭。


他用五花肉炖粉条来拌米饭,一口下去忍不住感叹一声:“怎么这么好吃呀?”


长长的粉条被他吸溜起来发出响亮的声音,嘴角很快沾上了油亮的汤汁,配上切片的五花肉,他几口就吞下去大半碗米饭!


那醇香的滋味让他满足地眯起了眼。


周铁镇起初还想维持点“大队长”的体面。


但看着盘子里迅速减少的肉,听着耳边那跟小猪抢食一样的吞咽交响,他索性袖子一撸也放开了,迅速加入了争夺美味的大军。


一时之间,桌上只有筷子勺子碗碟相撞的声音和用力咀嚼、吧唧嘴的动静。


钱进微笑着看着眼前一幕,心里感叹。


这就是1980年的庄稼人,肚子里实在没有多少油水呀。


这满桌的油荤,对他们来说,恐怕是打离开娘胎头一顿。


汉子们吃饭就像打仗。


当最后一点五花肉炖粉条的汤汁也被人给搬着瓷盆给喝掉后,桌子上便只剩下几只油光光的空盘子空碗。


饭桌上的激战结束了。


一行人靠在椅背上,满足地抹着嘴巴摸着肚皮,他们脸上泛着红光,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油汗,肚子肉眼可见地鼓了起来,从头发丝到脚指甲,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幸福。


“嗝……”周铁镇长长地出了口气,他咂咂嘴说:“钱主任,这顿饭真是啥也不说了,就是感谢,感谢你给俺这群人改善生活。”


老蔫、四喜等老师傅跟着连声道谢,几个年轻劳力则一个劲地憨笑点头。


“吃饱了?”钱进笑着问。


“饱了饱了,从来没这么饱过,肚子都圆了!”四喜摸着肚子呵呵笑。


“那好,”钱进面色一正,“说正事。”


“我姐夫应该跟大家都说过了,今天请各位师傅来呢,就是要利用好昨天砍下的那些木头。”


“各位也看到了,咱的新学校可以说是百废俱兴,现在主体打扫的差不多了,但是门窗、黑板、桌椅板凳这些木匠瓦匠活一点都没动。”


“工期紧,任务重,这几天得麻烦你们使使劲了。”


周铁镇习惯性一拍桌子。


啪的一声响,好些人不满的看过来。


他说到嘴边的豪言壮语顿时被憋了回去,最后讪笑着说:“钱主任,我不多说了,咱后头事上见!”


钱进点头,态度诚恳而郑重:“咱们活儿很急,需要加班加点地干,就在那边工地上吃住,材料场地都有。”


“然后咱们把待遇说一下,马上要过年了,那咱不按工分算,也不按照钱来算,我直接给你们结算物资。”


钱进伸出大手,每说一项就掰下一根手指:


“包吃住,吃管饱、住包暖,然后每人每天物资现结,五斤上好白面,五斤东北大米,外加一斤腌得透透的腊猪肉!”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不光管吃饭和报酬,开工前我给每位师傅发一套崭新的木匠家什,一身棉服、一副结实耐用的劳保手套,再加一双厚实的翻毛劳保鞋。”


“嚯!”此话一出,桌上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老蔫浑浊的眼睛瞪得老大,忍不住问道:“是每天还是一共?”


钱进点头:“每天。”


“每天五斤白面,五斤大米,还有一斤腊肉?!”周铁镇紧接着问。


钱进说道:“对,另外饭管够,你们放心,有米有面有菜有肉,吃的比不上今天这顿,但保管让你们满意。”


所有人没有意见。


哪里会有意见?


不说别的光是这吃的,比他们在生产队辛辛苦苦干半个月分的口粮都要好、都要多。


而且管饭,天天有肉!


这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条件!


至于全新的工具、工作服、手套、劳保鞋?!


这在乡下,就算最顶尖的手艺人也未必舍得置办齐全一套!


工具有什么他们不知道,但肯定是斧子凿子这一套,而这一套已经是好东西了,他们这些人通常都是几把老旧的斧子凿子用了几代人。


还有崭新的棉鞋棉袄?


这跟城里正式工人有啥区别?


巨大的喜悦瞬间淹没了他们!


他们感觉今天简直是福星高照!


先是吃了顿山珍海味般的饱饭,接着又接到这么个做梦也想不到的好活儿!


没说的。


大干狠干就是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