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4章 办学证下发,带礼物走动(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钱进呆呆的看着领导。


啊不是,老登你给我整釜底抽薪这一招?


咱不是自己人吗!


韦斌那宽厚的手掌拍在那份薄薄的档案上,一下子推给钱进。


他眼神落在钱进脸上,带着不容拒绝的期许:


“我看出来了,你小子行,会带徒弟,但一直也没亲自带徒弟,这不是对你能力的极大浪费吗?现在我想给你指派个徒弟,怎么样?”


钱进讪笑:“多谢领导抬爱,但、但我怕误人子弟,我可能在工作上……”


“别想的太多,我对你有信心。”韦斌给他一个白眼:“孩子放在你手底下,我是一万个放心。”


“你不用怕,你就给我好好带吧,先让他去外商办跟着你好好锻炼锻炼,好好摔打摔打!该怎么要求就怎么要求,该加的担子也一定要加!”


话的最后,那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又回来了:“该走的程序,你们外商办自己按规矩考一考,让其他人挑不出理,回头把档案给人事科备案就行。”


“另外!”


他突然强化了声音:“你以后去哪里,也得带着他。”


钱进心里一抽。


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叫,你以后去哪里也得带着他?


自己能去哪里?


自己不就是在供销社里吗?


这个心思一闪而逝,紧接着他想起了前段时间王东那句话:


市里要成立新机构,想把你弄过去带队!


钱进心里琢磨。


如今韦斌这话好像有点交易的意思。


现在钱进是供销社的人,而供销社是特殊单位,中央直属。


所以如果市府要调供销社的人,只要供销社这边不放人,市府那边也没招。


韦斌希望他以后不管去哪里,都带上韦小波,那潜台词是不是说:要我放你去另谋高就可以,你得带上我的人一起往高里走?


钱进快速想了这件事,嘴上满口答应。


不答应也不行。


人家才是领导。


至于这么做是不是符合他刚制定的规矩?


那无所谓了。


规矩这不是还没有执行么?


领导打了个时间差,人家还是很守规矩的……


得到钱进的保证,韦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温和,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他又拿起了钢笔低下头:“嗯,去忙吧。哦,对了,这份草案很好,留我这儿,我找秘书润色一下,后面跟其他班子成员通个气。”


钱进转身,推开了韦斌办公室厚重的实木门。


韦社长工作也是雷厉风行。


当天下午,李香就跑来找钱进:“主任,刚才您不在,有个叫韦小波的青年说是来送个什么材料的。”


钱进一愣。


来的这么快?


他问道:“人呢?”


“刚才在外间椅子上坐了半个多小时,一直没什么事,他看到暖壶空了就去打水了,小伙子人挺客气,没架子……”李香嘻嘻笑。


钱进看到小姑娘眼波流转,随口问:“怎么了,小伙子是不是还长的挺帅气?”


李香抿嘴笑:“主任您这说什么呢。”


然后一溜烟跑了。


钱进眨眨眼。


我靠。


这个韦小波莫非真长得不错,李香给看上人家了?


若是这样,那李香还真是有眼光。


钱进去把上午从韦斌手里拿来的韦小波档案打开,里面有照片。


小伙子长得不算多帅气,国字脸、浓眉大眼,看起来只能说五官周正。


很快李香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你把暖壶给我吧,钱主任回来了。”


脚步声后是敲门声,钱进刚看过照片的韦小波出现在他面前。


钱进招呼他坐下,说道:“韦社把你的情况跟我说了,现在开始在我们科室实习?”


韦小波落落大方的说:“钱主任,我随时可以到岗,但我要遵从咱们科室的需求,您认为我该什么时候来实习,我就来。”


钱进笑了:“你住宿什么的?”


韦斌老家不是海滨市的。


“已经办好了。”韦小波说道,“我有个要好的同学在附近居住,他房间里是个上下床,给我留了个床位。”


钱进说道:“好,那你今天回去收拾一下,明天过来上班吧。”


“至于岗位,”他用钢笔点了点桌子,“给我当秘书,能不能干的了?”


韦小波说道:“请主任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负您的栽培!”


钱进送走了韦小波,后面韦斌的一个电话又打了过来。


他以为事情跟韦小波有关呢,结果猜错了:


“小钱,把你上午那份外商办用人规章的草案,再详细打磨打磨,形成一份标准、正式的《供销系统涉外科室人员录用、管理暂行规定》草案。”


“材料要扎实,要求要具体!”


钱进满口答应下来。


韦斌向他解释了一下:“我先前跟省里的领导通了个电话,哈哈,最近全省各地、市供销总社啊,这几天都快被同样的事闹翻了天!”


“外商、侨汇这些涉外科室简直成了香饽饽,人情招呼满天飞,工作根本推进不了。”


“省社的领导今天上午刚开了个碰头会,一致决定搞个统一的、刚性的、说得过去的规矩,然后我在电话里提了你那份草案,省领导说切中时弊,是个好东西。”


“这样你抓紧搞出来,要快!形成个范本,我来报省社,让大家有个章可循!”


韦斌的声音在电话里听起来干劲十足,充满了推动制度建设的成就感。


钱进这边又多了个在省里露脸的机会。


这样他赶紧探头从窗户往外看,想找刚送走的韦小波。


秘书该干活了。


结果没看到韦小波的身影,于是他就让李香去找人:


“刚才你挺看好那小伙子,去把他叫回来,告诉他马上就得上班,你赶紧去追他,应该还没有走远。”


韦斌既然给他安排了大侄子当徒弟,那他得把这层关系利用起来。


就让韦小波补充这份草案。


做的好不好,你韦斌自己找人润色去吧!


突然之间,钱进感觉手里有个领导亲戚挺好的。


就跟手里握着领导的质子似的……


不过韦斌还是挺好的。


他没有坑钱进。


韦小波这青年并没有仗着叔叔是大佬乱来,做事很踏实,水平也不错。


钱进给他一份《供销系统涉外科室人员录用、管理暂行规定》草案,他给润色的漂漂亮亮。


几乎就在第二天,海滨市的供销总社先正式向外发布了这份编号为“海供销外字1980年第022号”的文件。


与此同时,加盖了省供销总社红头印章的通知连同这份暂行规定草案,一起被发送到了省城和其他十几个地级市的供销服务总社办公室。


省总社给出的答复是作为“重要参照范本”,不过这些单位现在焦头烂额,压根不参照,直接拿来就用。


钱进在系统里小小的露了个脸。


后面两天,省城和其他地级市供销总社负责外商、侨汇科室相关事务领导中,有不少人给他打来了电话:


“行啊,钱主任,你在海滨搞出来的这个《暂行规定》真是有点东西,是动真格的了!”


“我们这儿也参照这标准搞出来了,这下子应该能堵住那些说情的嘴!”


韦斌安排打字室优先打印了规定,很快,排版印刷规整的《暂行规定》正式文本送到了钱进手里。


再有人上门想往里按擦汗人寿,钱进就送上一份规定。


规定里很多条例都好办,难办的是最后还附了一份“外语能力笔试及口语测试考核细则(试行版)”。


这东西很厉害,把领导干部们都给挡住了。


另外韦小波也给钱进挡住了一些人。


不知道是不是韦斌提点过他,反正小伙子做事圆滑又勇猛。


该给钱进挡人的时候不犹豫,有他当秘书守着门口,钱进这边工作轻松多了。


不知不觉又是周末。


双休!


这次周六就被空出来了。


外商办的职工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电影外语学习会是在礼拜天加班进行。


周六对钱进来说很宝贵。


因为他休息了而其他政府机关单位不休息,那他就可以主持不少工作的开展。


不过这天的天色不好。


持续了一个周的晴天再度变天。


当天从早上开始便铅云低垂,朔风卷着碎叶在路上摇摇晃晃。


钱进待在筒子楼办公室里往外看,窗户缝被风吹的发出呜呜的呻吟,玻璃上凝着一层模糊的水雾,将外面灰蒙蒙的天光滤得更加晦暗。


办公室中央,一只半旧不新的铁皮炉子烧得正旺。


炉筒微微发红,炉膛里煤块火焰熊熊,这才让办公室里温度不至于太低。


桌上摊着些文件纸张,最上面的是一份名字很长:


《关于创办“海滨工农实用技术培训学校”服务农村改革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可行性报告通过通知》。


抬头是政府的红头字样,下面有大红戳。


技校的“准生证”总算是下来了。


接下来还是一块块的硬骨头。


等待他的是各部门具体而繁琐的证件、许可、批文,这都得靠他一个衙门一个衙门地去叩门,一道关卡一道关卡地去打通。


每一张薄薄的纸片背后,都意味着无数次的奔走、沟通,甚至是难以言说的“润滑”。


而眼下正是腊月年关,是一个微妙的时节。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


钱进在办公室里等了一会,作为劳动突击队总秘书的庞工兵搬着个大箱子来了:


“钱主任,这都是去你家里搬过来的。”


钱进打开。


箱子里塞满了各种花花绿绿、带着明显异国情调的包装盒、纸袋。


庞工兵凑上去看,满脸艳羡:“这是瑞士梅花牌手表吗?真漂亮。”


“还有电子计算器呀?我看咱们突击队的会计组用过这个,有了这玩意儿算数是真方便。”


“这些糖果包装真漂亮,简直可以说是华丽了,钱总队,这几瓶子是什么?”


钱进说道:“法兰西的香水,女士很喜欢这个,闻一闻,香不香?”


庞工兵凑到香水瓶口处嗅了一下,随即赞不绝口:“香,真香。”


钱进拍拍箱子:“行了,东西到了,我得去给培训学校忙活各类签证问题了。”


庞工兵有点搞不懂:“钱总队,这个培训学校你至于这么上心吗?我听说你不打算收学费?这样岂不是光赔钱了?”


钱进说道:“眼下赔钱,未来大赚特赚。”


“这些跟你说,你理解不了,反正你只要知道,这学校咱们必须得办起来,以后会有大作用的!”


最大的作用就是占据昆仑山路那块地皮。


放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那块地皮价值上百亿,是目前他所能接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窗外,寒风依旧呼啸,有行人将下巴缩进了围脖里。


下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