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章 合同到手,大功告成(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他人急忙劝解,中村敏郎用力咳嗽一声,这才制止了两人的争执。


会谈开始。


钱进立马小步快跑过去,挨个给扶桑方面众人递上一份文件。


连犬养华也不例外。


递一份文件就九十度鞠躬一次。


杨大刚冷眼旁观并冷笑。


中村敏郎点头致意,他接过文件匆匆扫了一眼。


全英文的授权书,加上宿醉未消,他看得有些吃力,还是小野正雄给了他日文版本。


看着补充条款用词的严谨,他下意识觉得不对劲:“这是贵方谁撰写的合同?”


犬养华翻译。


钱进立马站起来。


杨大刚鄙夷的说:“市领导又不在这里,你冒领功劳有什么意义?”


钱进又坐下,悻悻地说:“我也出力了,尤其是补充条款,就是我主持补充的。”


犬养华将两人的对话翻译出来。


中村敏郎和小野正雄凑到一起,开始讨论起合同来:


“小野君,日英两份文件和补充条例用词非常严谨,这应该不是他们能做到的吧?会不会有诈?”


“中村次长,我想应该没问题,根据犬养君的翻译,他们一方应该有外语方面的人才,负责了撰写合同,但是那个钱进一看就是个小人,恐怕是他想要抢功,所以撰写合同的人没有来……”


“钱进确实不足为惧,但我们还是要小心,不能犯马六甲的错误,不能留下漏洞!”


“我们的技术转让合同肯定没有任何漏洞,只要他们签字付账,那这次哪怕是全世界最好的国际法诉讼律师来起诉我们都没有用……”


“总之,小野君,我们还是要小心为上。”


“是的,中村次长,不过我看到合同没什么改变,主要是补充条例,他们补充了很多内容,所以我想我们的重点要放在补充条例上。”


“不,你这样就犯了轻敌的错误,中国兵法说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们或许偷偷改了合同一些细则,只是用大量的补充条例进行掩护,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每一条细则。”


“吆西,中村次长言之有理!”


话是这么说。


可两人这会酒劲还没过去。


合同上众多内容看的他们眼花缭乱直犯恶心。


不过看到合同中己方“巧妙”包装的条例没有被改掉,再看看将翻新部件包装成“技术优化新型部件”等用语没有被删掉,两人心中稍定。


问题不大。


他们看着合同,杨大刚那边起身说道:


“尊敬的中村先生、小野先生,基于前期沟通及贵方提供的最终技术附件确认,我方已准备完毕所有合同签署文件。”


“核心合同条款与之前草签版本一致,但为明晰验收标准、流程及双方权责,我方基于国际通行做法,起草了一份补充协议,作为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已于昨日下午五点三十分送达贵方下榻房间,请贵方审阅确认。”


“若无异议,今日一并签署。”


犬养华翻译了这席话。


中村敏郎忍不住揉太阳穴。


确实。


昨晚钱进去送了一摞文件。


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看,因为钱进送完后就催促他们去吃饭并且先行离开了。


这样他们只能搁置了文件,本想昨晚吃完饭仔细查看商讨,结果喝成傻逼了。


没办法,他们只能现场看。


还好,现场有补充条例的正式合同。


厚厚的一迭纸。


看着这么多内容,他们心里猛地一跳。


散发着新鲜油墨和全新纸张特有的味道。


他们闻着感到恶心。


没办法,一行人只好先行凑到一起观看讨论。


一时之间,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扶桑方面人员粗重的呼吸。


补充条款是海耶斯亲自撰写的文本,专业、严谨,充满了“国际通行”、“透明度”、“互信”、“明确权责”等冠冕堂皇的词汇。


但中村敏郎等人全是国际贸易精英人才,很快就发现了核心内容:


一,强制独立复验。


设备离岸前,买方指定SGS等机构现场取样检测,按ASTM标准对材料均质度、疲劳极限、非均匀性容限的具体条款索引号出具最终报告。


二,欺诈性偏离定义。


:核心参数系统性偏离ASTM标准,超出公差上限2倍,或构成重大安全隐患,即构成不可撤销的严重技术欺诈违约。


三,自动触发赔偿。


一旦确认欺诈违约,退还全款+支付合同总额80%罚金+承担一切关联损失+设备若逾期未运离则归买方所有。


看到这些内容后,佐藤健一的额角渗出了冷汗。


他越看脸色越白。


这协议简直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特别是那个“超出公差上限2倍”的量化标准和“系统性偏离”的定性,精准得可怕!


这完全堵死了用“优化整合”概念狡辩的后路!


他猛地抬头看向小野正雄。


小野正雄的脸色比他更难看,那宿醉的蜡黄中透出死灰。


作为技术主审,他太清楚UF-II旧翻新部件的材质劣化,根本经不起这样严苛的、由第三方进行的破坏性取样检测!


那些数据一旦曝光,“系统性偏离”的定性几乎板上钉钉!


“杨桑,”中村敏郎声音有些发干,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份补充协议涉及条款非常多,我们、我们需要时间研究,也需要向总部法务和技术本部汇报……”


杨大刚正要起身。


钱进抢着站起来说道:


“尊敬的中村次长,这份协议的内容,完全是基于贵方合同主文约定的ASTM技术规范,以及国际工程采购中保障买方权益的通行惯例。”


“所有条款指向清晰,逻辑严密,目的只是为确保贵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


“如果贵方对自身设备的质量和完全符合合同标准有绝对信心,这份协议对贵方不仅没有损害,反而是对贵方技术实力和商业信誉的有力背书。”


“这样为何需要额外时间研究?难道贵方对合同约定的标准本身,或者对自己设备能否真正达标,存在疑虑吗?”


杨大刚适时地“哼”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浓重的嘲讽和不满,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


中村敏郎皱起了眉头。


钱进这番话,把他逼到了墙角。


如果拒绝签署,等于当场承认自己对设备没信心,之前所有的“技术优化”说辞都是谎言。


关键的是,那份诱人的合同金额,那即将到手的预付款,还有总部对迅速拿下这个大单的期待以及他们出发前向领导立下的军令状。


这一切压力像蟒蛇一样缠绕住了他。


“钱先生言重了。”中村敏郎强挤出一丝笑容。


“川畸重工对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当然有绝对的信心!这份协议体现了中方的严谨,很好!”


“只是程序上,我们需要简单履行一下内部确认流程,所以能否给我们半小时的时间进行内部会议?”


这次是杨大刚站起来说:“可以理解,请便。”


他抬手看了看表,“现在是11点25分,我们在此等待贵方确认。”


钱进这边还在积极的说话:“中村次长,需不需要我帮你们进行解释?”


“实不相瞒,这份我方基于深入研究广泛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标准规范,特别起草的《补充技术确认与验收协议》正是出自我手。”


他眼神扫过中村敏郎和小野正雄震惊的脸,下颌微扬,用手掌在面前那份厚达几十页的文件上用力拍了两下,发出“啪啪”的脆响。


炫耀味道明显的能让人闻见。


他继续说:“这份补充条款非常专业,里面详尽地列举了国际商事交易中通行的各项权利、义务及责任划分规则。”


“如果你们自己慢慢看,恐怕半小时还看不完呢,所以我可以帮忙进行诠释,嗯,毕竟这是我亲手撰写的内容嘛。”


中村敏郎的心脏猛地一沉。


钱进刻意强调的“由我亲自领导主持修订”和那份夸张的厚度,像一只冰冷的铁爪攥紧了他。


难道昨晚的宿醉麻痹了他的判断?


难道这个家伙其实一直在演戏,他并不是个蠢材,而是有真材实料并且摸清了他们的底牌?


他很清楚。


能撰写出这样一份专业条款的人,绝不可能是蠢材!


但他强压住不安,脸上努力维持着职业化的平静说:“谢谢钱桑的关爱,不过请贵方相信我们的专业,我们自己可以在半小时内审查完合同。”


说完,他带队离开。


会议室就在锦江饭店里头,这跟扶桑方面住宿在一起,于是他们回了房间。


一回房间,中村敏郎挥手,渡边淳立马将沉重的深红色金丝绒窗帘拉上了。


初冬的阳光顿时被隔绝了。


屋顶白炽灯投下的光晕在深色柚木长桌表面流淌,映照着一行人紧绷的面容。


中村敏郎阴沉着脸坐下:


“诸君,你们都看过补充条款了吧?请务必坦诚相告,中国人是不是已经发现了我们的陷阱?”


没人说话。


他阴沉着脸看向旁边。


小野正雄脸色灰败、眼神躲闪。


渡边淳则满头冷汗。


中村敏郎勃然大怒,一巴掌甩在小野正雄的脸上:“八嘎!”


小野正雄哭丧着脸起身鞠躬:“哈依!”


中村敏郎强令他发表意见。


小野正雄很清楚上级领导对于此次大合同势在必得的决心。


这样他心中那点侥幸和贪婪瞬间压倒了理智:


“中村次长,也许我们想多了,也许能蒙混过关?只要设备运出去了,木已成舟,后续检测总有操作空间——或者总部有办法应对?”


昨晚的茅台酒劲似乎又涌了上来,让他的思维更加模糊。


听着他绊绊磕磕的话,中村敏郎起身又给他一巴掌:“八嘎!”


“也许?或者?小野桑,听一听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吧,你把我们的成功寄托在敌人的愚蠢大意上?”


翻译员犬养华弱弱的说:“对方似乎——我是说中国人,中国人就是很愚蠢很大意。”


中村敏郎冲他释放了一记太刀一样锋利的眼神冲击波。


这里轮得到你说话?


佐藤健一拿起日文版本仔细看。


渡边淳和小野正雄也强打精神凑过脑袋,三人几乎是趴在那份协议上,如同被逼到墙角的猎犬,目光急切地一行行扫过密密麻麻的条款。


起初,他们的神情凝重而紧张,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合同语言专业、结构严谨,绝对是出自高手手笔。


尤其开头几部分,紧紧围绕核心设备的材料规范和验收流程,重点强调了ASTM标准的具体条款,甚至加入了“买方指定国际独立机构介入抽样检验”的要求,这些都像淬毒的针尖刺向他们最心虚的软肋。


难道……真的露馅了?


佐藤健一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握着文件的手微微发抖。


但就在这份沉重的压力下,他作为专业法务的素养让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深入搜索、推敲。


越往后看,他紧锁的眉头却匪夷所思地渐渐……松弛了?


小野正雄脸上的紧张也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极力压抑的荒谬和嘲讽。


他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指着补充协议后半部分一条明显生搬硬套的条款,压低声音用日语快速对佐藤建一说:


“佐藤君,看这里,这是什么意思?”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风险转移的一般规则’?”


“还有这条——‘参照《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规定结算单据要求’?”


“这跟我们的贸易项目有什么关系?”


佐藤健一看着这些熟悉的条款,疑惑的反问道:“我怎么感觉,这像是把几份国际贸易合同的保障条例全给杂糅在了一起?”


“看这里,他们、他们甚至把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要求卖方提交海运提单的‘已装船批注’细则都原封不动抄录进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