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遭遇诈骗局,连夜取证据(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行人被白酒烧灼得红光满面——他们允许钱进喝啤酒,但自己改成了白酒。


因为啤酒没劲。


王栋这两天是高兴了。


生产线顺利运行两天没有任何问题,他心里的石头算是扔掉了。


今天是东家也是主角,其他厂长厂领导们去参观过了,都对生产线赞不绝口。


这样大家自然捧着他,他脸上也挂上了毫不掩饰的得意,声音洪亮得压过满室嘈杂:


“各位,再走一个!”


“为了咱们的‘四化’建设新成果!为了国棉六厂刚得到的这套‘金疙瘩’!”


他端起面前的白色粗瓷杯,里面满满地晃荡着清澈的无色液体。


这可是专供外事用的茅台酒,晶莹的酒液映着他兴奋的脸,众人哄然应和。


杯子撞在一起,叮当作响,清澈而强烈的酒香在屋子里飘荡。


“老王啊,你这可真是扬眉吐气了。”红光满面的国棉四厂厂长孔向前探着身子,夹了一筷子油光发亮的葱烧海参,嗓门儿不小。


“看着那布匹刷刷刷地往外淌,我这心啊真是痒痒,回头我也得跟市里领导申请一下,也得弄这么一套设备回来。”


王栋哈哈一笑,将杯中酒痛快的仰脖干掉。


他把空杯子往铺着桌布的木桌上一拍,得意的说:“怕是没那么容易啦,这外汇是说批就给批的?”


“咱海滨市可不是首都,中央能批给咱们这里多少外汇?已经给我们厂子批一笔了,杨厂长那边也要换设备,恐怕又批了一笔,哪还有额度批给你们厂子?”


橡胶七厂的厂长康伟平笑道:“是,如今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呀。”


孔向前不甘心,对杨大刚说:“老杨大哥,要不然你让让小兄弟?”


杨大刚严肃的摇头:“那肯定不行,我们化肥厂这次必须得给机器更新换代了,否则厂里上千号工人兄弟要饿肚皮了。”


康伟平看杨大刚认真了,便娴熟的切了话题:“老王,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给我们都透透风?”


周围的视线立刻热切地聚焦在王栋身上。


王栋作豪气干云状:“透风?好说!”


“老孔,不是我说大话,有了这套家伙事垫底,下一步我们六厂的目标是外贸,要直接给国家赚外汇,赚外国人的票子。”


“你们厂里以后换装备的外汇,说不准是我们六厂老兄弟给你们创造的呢。”


这话立刻又引来一片喝彩和奉承的碰杯声。


但不知道谁随口揶揄了一句:“还是王厂长爽快,有啥说啥,不像咱老杨大哥买个机器还神秘兮兮的。”


钱进听到这话暗地里摇头。


他发现杨大刚不会开玩笑。


果然。


杨大刚听了后瞪起了眼睛,还好旁边的王栋搂着他聊起了军人转业的话题。


其他人趁机聊其他话题。


喧嚣像海浪般在包间里翻涌。


气氛逐渐达到了顶峰。


偏偏在场这些厂长几乎都是大老粗出身,一个个喝多了上头了,嘴里没个把门的。


现场话题扯来扯去,最后又扯到了化肥厂要引进的设备方面。


几句挤兑话下来,杨大刚受不了了。


他放下酒杯,脸庞因为酒精和情绪燃烧得通红。


自从接手了化肥厂后,他心里一直压抑着一股子情绪。


那种急于改变现状、带领化肥厂打翻身仗的迫切情绪。


此时几次受到挤兑,这股情绪如同压抑许久的火山找到了喷发口,再也压不住了。


他抹了一把嘴,说道:“王厂长、各位同僚,说实话,今天看了六厂的宝贝疙瘩,我是开眼界了,真为兄弟单位高兴!”


“六厂要翻身了,我们化肥厂也得翻身,说实话,我也想把一切消息说给你们听听,可谈判的时候我们双方有约定,不能对外透露太多信息,因为人家怕引发竞争对手的恶意狙击。”


“所以这事我没法多说,我只能告诉你们,我们厂引进的是川崎重工的一套设备!”


“多的,恕我不能多说了!”


“川崎重工?”有人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


“没错!”杨大刚的音调更高了,带着一种宣布重大消息的自豪,“就是这家工厂!”


《外贸三十年的血与火》中的一些内容在钱进脑海中飞快闪过。


鬼子川崎!


他猛然说道:“川崎MK-IV型尿素合成塔!”


“对,川崎MK-IV型尿素合成塔。”杨大刚下意识点头。


然后他皱起眉头在脑中努力搜寻着华丽的形容词,最终发现自己只能用最朴实的话来形容:“这新家伙厉害得很!”


“到时候我们海滨厂那老掉牙、天天修、天天漏气的旧设备就该进炼钢炉喽,那新家伙的效率、质量没的说,产量翻几番都是小意思!”


“说不定明年,也能请市领导和各位同僚去我们那里参观,喝庆功酒!”


大家喝的都有些迷糊了。


一时之间竟然没人发现最大的问题。


还是孔向前随口说了一句:“老杨你不是要保密吗?那你怎么还把人家的项目说出来了?”


听到这话杨大刚脸上的笑容凝滞了:“我、我说什么了?”


“川崎MK-IV型尿素合成塔啊。”好几个人说道。


杨大刚吃惊的说:“我、我说的?不是……我说的?”


“是小钱说的。”王栋反应过来。


钱进苦笑道:“是我说出来的!”


杨大刚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是市领导跟你说的?”


钱进表情复杂:“老杨大哥,咱俩先出去,我私下里跟你说句话。”


其他人不同意了:“这怎么还说起了悄悄话?”


“就是,你俩谈恋爱啊?”


“赶紧说、赶紧说,酒桌上卖关子要喝酒的啊……”


钱进看着意气风发的杨大刚,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说。


对方眼睛因兴奋和酒精烧得通红,此时正在兴头上,那他要是说出对方上当了这件事,恐怕对方很难接受。


所以他希望能够在私下里跟杨大刚说清楚这件事。


这样化肥厂中断这个交易甚至可以抓住机会反诉对方一把,到时候再聊起这件事来,杨大刚好歹可以有话维护颜面。


结果杨大刚跟其他人一样好奇:“对,钱主任,在场的没有外人,咱们有话直接说,何必还要私下里说呢?”


其他人更是趁机起哄架秧子。


钱进没辙,他的目光落在杨大刚脸上,脸上笑意未减,眼神却变得尖锐起来:


“川崎重工的名头是响,不过,老杨大哥。”


“您刚才提到的那个‘MK-IV’型号的尿素反应塔我曾经听人提到过一嘴,好像东南亚那边对这个型号的设备包,出现了一些使用上的争议反馈?”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给杨大刚消化这句话的时间。


杨大刚脸上的兴奋像被戳破的肥皂泡,迅速凝固、消减,只留下泛红的面皮和一丝明显的愕然。


钱进语气放得更沉缓,却也更郑重:“老杨大哥,咱们这个引进的事情,动则成百上千万外汇,事关重大,稳妥起见,你看……”


“能不能暂缓一下签约的节奏?”


一下子,包间里的喧嚣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捏住了大半。


空气骤然凝重起来。


钱进继续说:“老杨大哥,你给我点时间,让我回去把这个模糊信息点彻底查实清楚?”


“最多一天半天,我就给你回音,咱们宁可慢一步查清楚,也绝对不能拿这么重的国计民生去走钢丝,你说是不是?”


杨大刚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那层酒气熏染的红光退潮般下去,额角的青筋隐隐一跳。


他盯着钱进,声音下意识地拔高:“钱主任,你这是什么意思?查实?还要缓签?合同都快走流程了!”


“人家扶桑川崎重工,国际知名大公司,白纸黑字的新设备和成熟技术合同,怎么会有问题?”


他情不自禁的站起来,眼神扫过还在场的几位其他厂厂长后态度更激进:


“再说了,你也说这是‘听人提过一嘴’,这种捕风捉影的话也能当真?总不能因为一句话就耽误我们厂上千工人过上好日子吧?”


他越说越激动,带着一种急于捍卫“成果”的冲动。


旁边孔向前几位脸上也浮起疑惑,虽未开口帮腔,但眼神显然是在等钱进更明确的解释。


王栋想说什么,最终帮钱进说话:“钱主任我了解,年纪轻轻但做事非常踏实,他从来不干空穴来风的事,杨厂长……”


杨大刚固执的一挥手:“那你也了解我,你认为我会在这种关乎全厂工人吃饭问题上掉链子吗?”


王栋不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回事,所以一时之间无话可说。


钱进收起笑容,直视杨大刚诚恳的说:“杨厂长,这不是捕风捉影。事关重大,我钱进不会无的放矢。”


“现在项目还没最终签约敲定,还有回旋余地。等生米煮成熟饭再爆出问题,那损失是你我都担不起的!”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其实以他的脾气,如果是孔向前或者其他哪个厂长跟他这么吱吱哇哇的,他早就不管这件事了。


可唯独杨大刚情况特殊。


这老大哥是人民功臣,他去化肥厂、他主持引进这套生产线不是为了自己前途或者什么,是真心实意为了民生、为了工人也为了农业生产。


钱进必须得阻止他犯下错误。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


杨大刚是性情中人,如果他在这件事上帮杨大刚避开损失,等于是救了对方一命。


如此一来,以后他就多了个在军警两方都很有能量的好大哥。


于是他继续恳切的说:“老杨大哥,明天,最迟明天下午,我必有回音。”


“在没拿到我的确切消息之前,我以我这个外商办主任的身份和党性要求,请杨厂长你暂时搁置一切和‘MK-IV’相关的重要环节!”


王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从疑惑转向了凝重和忧虑。


其他人都不再开口,诸多目光在钱进坚毅的脸上和杨大刚青红交加的神色间来回扫视。


王栋是东道主。


他知道自己此时不能置身事外,于是他硬着头皮站起来说:


“老杨大哥,说句实在话,这种牵扯到外贸工作的交易还是听听钱主任的意见吧。”


其他人也谨慎的劝说:“是,杨厂长,你们厂里能看懂日语技术手册的技术员恐怕都凑不足一手之数,这种实力碰上川崎重工这样深埋陷阱的买卖,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杨厂长,引进失败事小,厂子瘫痪责任谁来担?你们厂里上千工人怎么办?国家损失的外汇怎么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