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章 是兄弟的就给我去开锁(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星期三。


外商办正式上班第二天。


钱进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把钢笔插回墨水瓶,桌上摊着的外商办办公室制度已经修改到第四遍。


“钱主任,财务科催您去领款。”行政科的小张在门口探头,“说是他们马上要进行上月的月底结算了,你们科室的款子要赶紧领走。”


钱进看了眼墙上的月份牌,然后答应一声继续工作。


等到太阳西斜了,他才离开自己办公室。


出去后他在大办公室门口晃了晃,大学生办事员苏议程走出来。


钱进给他耳语了两句,苏议程点点头,这样钱进快步走向财务科。


顿时,皮鞋在水泥走廊上敲出急促的声响。


财务室里。


专门负责大额财物出纳的老会计孙德海正在拨弄算盘珠子。


韦斌带他科室转场的时候特意介绍过这位老同志。


这个戴老花镜的干瘦老头,从五十年代就在供销系统管账,虽然职务不高可职级高,属于市供销总社没人敢得罪的存在。


看到钱进到来,老同志有些不满:“中午头就委托人去找你了,怎么现在才来?”


这就是老同志的底气。


管你是科室负责人还是单位一把手二把手,该训就训,毫不畏惧。


因为他深谙身正不怕影子斜的道理。


财务工作者只要自身腰杆子硬、只要不妄求晋升,那在供销社里谁都不用怕,他们端的是铁饭碗。


钱进得赔笑脸:“老叔不好意思,我们新科室事情多,我确实忙不过来……”


“老孙,别为难钱主任。”同办公室的一位员工帮腔说,“他们新科室有刺头,钱主任开展工作没那么顺利,咱得体谅他。”


孙德海愣愣的问:“什么刺头?发生什么事了?”


员工瞥了钱进一眼没说话。


钱进明白他的意思,坦然自若的说:“看来我们科马德华干的好事,已经传遍全单位了。”


员工讪笑,解释说:“钱主任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是想让老孙理解一下你的处境。”


钱进和气的笑道:“明白,没事,都是小事。”


他将昨晚自己组织聚餐时候马德华干的事告诉了孙德海。


孙德海是个疾恶如仇的直性子,一拍桌子说道:“现在的小年轻,喝两杯马尿就没数了,钱主任,这种人你别惯着他。”


“我在咱单位多少年了,什么人没见过?这种人他就是蹭鼻子上脸,你该熊他就得熊他!”


钱进还是和气的笑:“年轻人嘛,喝多了总归容易干点出格的事,没什么大事,哈哈。”


“钱主任你啊,脾气太好。”孙德海无奈的摇头。


他知道事情原委后没有再计较钱进取钱太晚的事,转身从保险柜里取出个大牛皮纸信封,“这是你们外商办第三季度的活动经费,六千整。”


说着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点一点吧。”


钱进接过沉甸甸的信封,拇指在纸币边缘一滑。


全是十元一张的大团结,整整六百张,全是新家伙。


1978年的六千元,相当于新工人二十年的工资。


不过这钱可不是给他们科室工作人员用的,而是要为以后接待外商客人做准备,所以才会这么多。


“不用点了,孙会计,您老经手的钱从不会出错,这点我晓得。”钱进把信封塞进公文包。


孙德海推了推眼镜,对此话颇有些得意:“绝对不会出错,这钱我数过三遍,一张不差,我都把每一张的编号登记下来了,不会有问题。”


钱进说道:“好,麻烦你老了,那我这就去银行存起来。”


“哎哟!”孙德海听到这话惋惜的拍大腿,“你去银行可存不了。”


“周中各银行大盘点,提前关门,现在都五点钟了,人家已经停止营业了,等你过去人家更不会再营业。”


钱进看了眼手表,五点零五分。


嗯,自己时间控制的不错。


孙德海用下巴往窗外挑:“你不行把钱继续存在我们办公室里吧,你看,有同志都下班了。”


他拉开窗帘。


钱进往外一看,供销总社大院门口,几个女职工已经推着自行车准备回家了。


“对,要不继续锁我们这保险柜里?”另一个员工提议。


孙德海说道:“我们保险柜安全,你看,下班之后我们的保险柜钥匙要交保卫科备案。”


他指了指墙上的制度牌,“白纸黑字写着呢。”


钱进想了想说道:“保卫科24小时巡逻,算了,我觉得我的办公室也挺安全。”


旁边的职员点点头:“咱单位多少年没听说过丢钱的事了。”


另有年轻职员说:“对呀,毕竟咱单位的保卫科已经连续五年拿了市各大单位保卫科优秀单位奖了。”


孙德海摇摇头:“那个奖项啊,嗨,懂的都懂。”


“小钱,我劝你还是三思而后行,最好把钱找个稳妥地方放好。”


他又急忙说:“别想着拿回家,有些事瓜田李下不能干。”


钱进倚在门口跟他们闲聊。


快下班了,大家都无心工作便聊了起来,有些员工还在科室之间窜门子。


走廊尽头传来廖春风的笑声。


这位前财务科的审计组组长也来窜门子了。


他这两天在外商办待的时间还没有在财务科待的时间多,但他这么做有理由,说是财务工作重于泰山,审计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外商办成立的快,他的交接工作虽然完成了,但有些细节还需要磋商,于是便经常回财务科进行交流。


钱进出门。


廖春风在楼梯口停下,目光在钱进的公文包上停留了一秒:“哟,钱主任还没走啊?刚才同事们看你锁了办公室的门,都以为你已经下班了。”


他又有些尴尬的搓搓手:“余力、沈得宝他们几个同志跟着下班了,不过应该刚走,我去喊他们回来。”


说着他就要往楼下去。


余力、沈得宝等人都是程侠派系的骨干。


钱进招呼他:“不用喊了,现在咱科室没什么事,他们提前走就提前走吧。”


“实际上我也是正要走,不过走之前我得把一些东西收拾好。”


他下意识把包往身后挪了挪,绕开了廖春风回到了办公室。


大办公室确实有几个人走了,更多的人在收拾东西也准备走。


他们看到钱进回来都有些尴尬,急忙又坐下忙活。


马德华满不在乎,正用屁股靠着一张桌子跟几个人大吹大擂:“……今晚哥们带你们去见见世面,哥们别的不懂,朋友多……”


他用余光瞥到了钱进的身影,却无动于衷继续聊天。


钱进没管他,仔细的拎着包快步回了自己办公室,然后盯着那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发愁。


窗外,夕阳把梧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


保卫科的刘红星路过门口:“钱主任,你们科室得注意锁门工作,昨晚我们巡逻,发现你们的大办公室没有锁门。”


钱进笑道:“今天肯定会锁好的,特别是我的办公室更得锁好。”


“那就行。”刘红星转身要走。


“等等。”钱进叫住他,“你这有备用锁吗?”


刘红星从兜里掏出串钥匙:“有啊,有咱单位标配的三环锁。”


“那麻烦你借我一把用用。”钱进向他示意,“我准备给我办公室门口再挂一把锁,等明天一早还你。”


刘红星说了一声好,快步离去又快步回来,交给他一把带着锈迹的铜锁。


在刘红星的见证下,钱进把大信封塞进办公桌最底层的抽屉,咔嚓一声上了锁。


他试着拽了拽,又推了推桌子,确认万无一失后才满意的点头。


刘红星见此承诺:“钱主任你放心的回家,今晚我会特意多过来巡视两趟的。”


到了六点钟,下班了。


人群熙熙攘攘涌出大院。


钱进锁了门,又使劲拽了拽,再次满意的点头。


大办公室里已经没人了,他先前找过的苏议程在慢慢悠悠的锁门。


看到他出来,苏议程走向他低声说:“马德华刚才被廖主任叫出去来着,我看他们俩说话了,但不知道说了什么。”


钱进点点头,也低声说:“这事就当没发生过,不管以后有啥事,都别再提了。”


苏议程立马改了口:“钱主任,没事那我先下班了,咱们明天见。”


钱进对他的脑子很满意。


这是个机灵的小伙,可以重点培养一下。


他站在窗口往外看,从人群里看到了马德华张扬的身影。


马德华是市供销总社基层员工里的名人,源于他的背景,源于他的坐骑。


其他人都是骑普通自行车上下班,他骑的是一辆永久电自行车。


这车不是21世纪统治城乡的电动自行车,动力跟电力无关,还是靠脚踏供能。


它的‘电’体现在车灯上。


这自行车前头有个电灯泡,通过前轮转动可以发电给灯泡使用。


仅仅这一个细小差距,让这款自行车成为社会上青年们手里的抢手货。


马德华上车,尽管天色还亮堂,可他还是打开了车灯开关,蹬着车子给路面照上一个微弱的光斑。


有人招呼他,他没有答话,闷着头一个劲蹬车,直奔雁荡山路而去。


夜幕降临时。


雁荡山路工农兵饭馆里,马德华面前的二锅头已经下去半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