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章 分销站大换血,中学校新支援(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外面阴云压境,天地之间水蒙蒙、黑漆漆。


供销社大堂亮了灯。


他们看到了灯光,感觉自店公社还有些黯淡,可终于有光亮起来了。


众人冒雨奔赴各自岗位。


等到雨水停歇,社员们重新来到公社采买,突然发现供销社变天了。


就像刚刚停下的雨天一样。


阴云消散,阳光照进公社。


各单位工作交接没出问题,毕竟都是小单位,里面没多少东西。


换了负责人后,这些分销站也换了工作面貌。


周古等人都是老实人、热心人,社员们不怕他们也信任他们,工作开展的更顺利。


钱进在单位里坐镇了一个礼拜,没出任何问题后他的工作便简单了。

https://m.9biquge,com

尽管他不像马德福一样刻意培养心腹。


可是这批负责人对他自然感激且忠诚,各单位都被他掌握在了手里,供销社整体运行比以前顺畅的多。


有空了,钱进回城频繁了。


六月中旬从城市里回来,他摩托车后座上捆着一堆的东西。


三箱用油纸包裹的文具,两大袋子书籍本子试卷。


以往他都是支援给知青们的自习室,但此时今年高考已经结束,自习室关门了,于是他打算送去自店公社的初中。


自店人民中学是公社里的最高学府,条件很差。


他骑着摩托车赶过去,一圈土墙映入眼帘。


土墙很矮,倒是方便了学生们逃学,甚至用不着攀爬,弹跳好的学生摁着墙壁就能跳出来。


钱进刹住车,斑驳的校门两侧是影壁,上面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迹。


“钱主任您怎么来我们这里了?”看门老头攥着把竹扫帚迎出来,军绿衬衣上处处打着补丁。


天气很炎热了。


麦田里麦子全成了金黄色,眼看就要开始收麦工作了。


钱进停下摩托车说:“艾校长在吗?我这次回城搞到了一批文具,嘿嘿,我寻思咱学校肯定缺这个,就给你们带过来了。”


说着他使劲的拍了拍摩托车后座。


后座上的箱子顿时发出砰砰砰的闷响。


看门老头闻言大喜:“还有这样的好事?这可是大好事,快来快来。”


钱进跟着老头穿过小操场,三十米见方的泥地上,二十几个学生正蹲在树荫里写作业。


他们不是往书本上写,是各自怀里抱着一块石板,用滑石在石板上写。


最前排的小女生连这种石板都没有,只能蹲在地上用树枝划拉。


钱进心里不是滋味。


这就是改革开放前的贫困农村地区教育现状。


老头带着钱进在初中三年级教室门口刹住脚步。


讲台是用两块门板拼成的,板缝里卡着半截粉笔头。


五十岁的艾校长正踮脚往黑板上写字,灰白头发垂在褪色的中山装领口。


黑板右上角的值日表用烟盒纸糊着,讲台上的木制粉笔盒里堆着的全是粉笔头,最长的不过一指,艾校长就在里面捡着用。


看到钱进到来,艾校长将粉笔头放回木盒里头拍了拍手上粉尘走出来:“钱主任,这是哪阵风把你……”


“钱主任要给咱学校支援教学物资!”看门老汉急忙打断他的话。


艾校长露出欣喜之色:“啊?是吗!真的吗!”


钱进说道:“摩托车停在门口,你看是我开进来还是让同学们去搬?”


艾校长急忙说:“让我们同学去搬吧,他们肯定乐意。”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年龄都不小了,有的已经是身材魁梧的好劳力。


麦收一旦开始,初中就要放麦假,到时候他们得回各自生产队下地劳作的。


艾校长点了几个强壮的学生,他们兴高采烈出去搬运文具和书本了:


“搬到我办公室里去。”


“走,钱主任,去我办公室里凉快凉快。”


他的办公室是个小土坯房。


土坯房看着不起眼,实际上住起来冬暖夏凉,比水泥砖头大瓦房还要舒服一些。


“这是我们自制的教鞭。”马校长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根磨得发亮的树枝,末端系着红毛线。


“上回县里来检查,看到我们学校条件不行,还说要给我们配一些教学仪器……”


钱进说道:“结果没给配?”


艾校长叹气:“我都明白,县里条件也不好,去年冬天突然恢复高考,各学校的资源都紧张啊。”


“其实你们供销社在省里还有干部是我同学呢,他帮衬过我们学校,要不是有他帮助,我们教职工和学生的日子更难过,不过他工资不高,也帮不上大忙。”


钱进好奇的问:“是哪位领导?”


艾校长说道:“叫郑朝阳,具体是什么职务我不清楚,他在外头从不聊你们单位的事,只是每次来海滨出差过特意坐车来看看我……”


他们正说着话,学生们搬着物资进来。


大箱子一字摆开。


尿素袋子并排摆放。


里面东西很多,看学生们那气喘吁吁的样子就知道了。


有个学生临走前问:“艾校长,啥时候下课?”


艾校长看看太阳说:“下课吧,估摸着得十点半了。”


钱进看手表时间。


十点二十五。


他问艾校长:“你们怎么看时间?不会就是看天色吧?”


艾校长笑道:“以前有个日晷来着,结果被砸坏了,哎,真是可惜。”


钱进当即摘下手表交给艾校长:“以后用手表,更准确!”


艾校长坚定拒绝:“钱主任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们不需要这个,我们的老王同志是个人形钟表,他很会看天色。”


“要是阴天下雨呢?怎么看?”钱进问道。


看门老头嘿嘿笑:“问题不大,估摸也能估摸个差不多。”


钱进摇摇头:“以后看手表,我再帮你们搞一块闹钟过来。”


“别拒绝,不是给你们个人的,是给学校、给学生的,是我们供销社支援咱公社的教育事业!”


艾校长还不好意思。


看门老头劝说他:“算了,校长,钱主任是咱全公社有名气的好人好干部,人家盛情难却,咱拒绝的话倒是显得矫情了。”


艾校长只好艰难点头。


钱进又摸出插在兜里的钢笔拍在桌子上,笔帽上“为人民服务”的金字在金灿灿的阳光中闪烁。


艾校长正要说话。


钱进掀开箱子:“这是供销总社特批的,本来是支援我们泰山路学习室的东西。”


箱子里有油纸,打开后全是崭新的铁皮铅笔盒,盒盖内胆印着乘法口诀表。


再打开个箱子,里面是铅笔、钢笔、墨水这些东西,依然都是新货,笔夹上还缠着印有供销社标志的塑料膜。


这是钱进找四小缠的。


艾校长和看门老头一起开始擦汗。


看门老头喃喃说道:“发财了,这是发财了!”


“钱主任啊,你比县教育局给学校支援的力度还要大!”艾校长声音发哽。


他伸出手跟钱进握手。


钱进注意到他握粉笔的右手食指缺了半截,残端缠着医用胶布。


他问道:“艾校长,你手指是怎么了?”


艾校长风轻云淡的说道:“不小心砸掉了,多少年前的事了。”


钱进知道他食指断处肯定有什么问题,不适合拿粉笔,所以才缠上医用胶布。


但医用胶布不好用,他决定下次去商城买点专用指套。


学生们下课了,校园里变得热闹起来。


供销社主任送来文具的消息跟风一样刮过校园,很快吸引了学生们好奇来看。


艾校长喊:“把春生叫来。”


春生是个高瘦的少年,看到钱进后露出腼腆笑容。


艾校长拿了一支钢笔先递给他:“你代表学校参加春季数学比赛获奖,我当时答应过给你一支钢笔当奖品,现在奖品来了。”


春生拿着这支有着讲究烤漆的钢笔仔细观摩,他弱弱的问:“能吸墨水吗?”


钱进笑道:“当然能了,钢笔怎么会不能吸墨水呢?”


春生说道:“韩老师的钢笔就不能吸,她都是在墨水瓶里蘸一下写一下。”


钱进沉默下来。


艾校长急忙挥手支走春生,说道:“嗨,乡下学校条件就这样,叫钱主任你看笑话了。”


钱进说道:“这哪里是我看笑话?是我们供销社的保障工作像是笑话。”


“但艾校长你是成年人你理解,供销社不是万能服务社,我们确实没有条件能够无条件供应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工作需求。”


艾校长笑道:“这个我当然知道,我们怨谁也怨不着你们供销社呀。”


“反而我们必须感谢你们,老郑隔三差五给我们邮寄米面肉的票和钱过来,他自己不舍得吃给我们拿来补充营养。”


“更别说还有你,钱主任。哎呀,你给我们送来的这批文具,真是三伏天解了我们的渴啊。”


钱进说道:“以后我每次回城,尽量会给你们学校带点东西。”


“我们泰山路有个学习室,相比之下我们条件还是要好不少的,怎么也能帮到你们学校。”


艾校长下意识又握住他的手连连摇晃:“谢谢钱主任,不过你这一次支援我们的物资够多了。”


“如果你还有余力,不妨去给各生产大队的小学帮帮忙,其实我们学校有公社的支援,还能搞下去,下面的小学是真不容易。”


说着他叹了口气:“你是不知道,有的生产大队小学老师晚饭全靠糊糊。”


“秋收了喝玉米糊糊,春天来了喝野菜糊糊,吃喝的困难还能解决,现在又不是大灾年,向农田向野外找吃的总能找到。”


“可教学工具和文具野外是找不到的,这方面真叫他们老师难过啊。”


钱进使劲握了握他的手说道:“困难是有的,我们先解决眼下困难。”


“回到城里后,我要组织一场针对咱们乡村学校的捐款工作,我争取下次能够带着钱和票证回来,争取能给咱们乡村教育工作出一把力!”


艾校长低头、微微弯腰,双手紧握他的手。


这是发自内心的恭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