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欧洲当文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六章 示好!(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02年1月22日,周二。


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老人与海》的评论。


题目是:取悦众生or取悦自己


·我喜欢短小而精悍的故事。


开篇,我的眼睛里只有一个破落的村庄,一群为了生计而奔波的渔民。


那些人的面容黝黑,没有什么分辨率,和波士顿港口的渔民看上去没有区别。


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从出生到死亡。


欧内斯特,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可能,比起那些有衣蔽体,有食裹腹的渔民而言,他更加贫寒,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力。


故事设计的非常巧妙。


因为是渔村,紧邻大海。


否则我的眼睛,可能都会变得困倦。


一切,非常自然。


我的眼睛一路从村庄的小路上来到海边,登上渔船,驶入大海。我想说,我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刻。每一个像这样即将出发,即将迎接完全陌生世界的时刻,都让我务必兴奋。


大海广阔的让人眩晕。


我有意去猜想,阿摩司当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想法?


他应该是想要表现在物质如此匮乏的人物身上,他的精神世界如大海一样丰满。


在遇到大鱼之前的时间里,我在想象,欧内斯特在之前84天里,每天出海无所收获的乏味时光。但我也明白,所有的好故事,都像是迟到的火车,在迎接它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好一件好像毫无意义的事情,那就是等待!


是的,等待!


The greatest wisdom of humanity is to wait and hope!


《基督山伯爵》一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正事如此。


我突然在想,等待的意义就是把故事发生之前的时光变得无趣至极,而后让故事变得美味至极。


这可真是一个阴险的世界!


故事,如期而至。


没有任何惊喜,从遇到大鱼到捕捉大鱼的过程中,我看到的是欧内斯特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生活者,处理问题的智慧。但说实话,并没有任何可以引起我兴趣的地方。


可能有一点,就是大海上空的繁星。


我爱星星,我猜欧内斯特头顶上空的星星,和波士顿渔村上空的星星一样亮,亮的快要掉落到人间。


欧内斯特拖着鱼回家。


这是高潮!


他一次又一次接受鲨鱼的挑战,不断消耗着武器和精力,最后带着大鱼的残骸回到渔村。


很激烈!


我感慨于他能够如此准确的刺中鲨鱼的眼镜,而且小破船没有翻覆。


我要感谢,那一天风平浪静,没有大风大浪。


我原以为至此,故事已经圆满。


但真正让我震撼的,莫过于阿摩司风轻云淡的收尾。


他精疲力尽,他回到家中睡着了!


我猜想,他一定满足的微笑着,他一定又梦到了他的狮子们……


我敬佩欧内斯特的勇敢、顽强、坚韧。


但真正触动我灵魂的,则是他可以特立独行于世间的能力。


他不需要观众,从开始到结束,他满足于自己的精神。他捕捉大鱼,并不是为了能卖一个好价钱。他尊重他的对手,甚至把他当作朋友,他满足于自己对自己的挑战。


在整个过程中,他的身体无比疲惫。


但我能感受到,他的快活!


是的,那一定是一种快活,没有观众,只有自己。


欧内斯特,在取悦自己。


所以,当一切结束之后,他把这次风起云涌的过程,以一种平淡的姿态缓缓收入梦中。


他不需要分享,要怎样分享?


我喜欢阿摩司这个华国小子,他是一个真正有着自由精神的家伙。


从加勒比海盗的斯派洛船长,到老人与海的欧内斯特……华国小子是那样的特立独行。他没有取悦任何人,他在取悦自己,就好像珠穆朗玛的雪,那个傲然独立于世界之巅的冰雕。


如果你失败过,请阅读《老人与海》。


如果你成功过,请阅读《老人与海》。


如果你在迷茫,请阅读《老人与海》。


如果,如果此刻你无事可做,请坐下来,买一杯香醇的咖啡,安安静静的阅读《老人与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