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45章:受赏!小万历的糖衣炮弹(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翰林,著作之庭也。


除修史外,制定教材亦为本职。


比如近年编撰的《增订国朝馆课经世宏辞》《皇明馆课》《皇明馆课标奇》《翰林馆课》等等。


一众修撰、编修、检讨虽不算著作等身,但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能信手掂来。


诏类、表类、议类、论类、策类、序类、说类、颂类、赋类、箴类、赞类、跋类等,无一不通。


自古文人相轻。


翰林院内,向来都是谁都不服谁。


然当他们看罢沈念的《国子监训诫课讲稿》后,皆是愣了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不得不承认,这类如火药炸街般的训诫稿,他们写不出。


可能这辈子都写不出。


往昔,他们大多认为沈念能够以特例任日讲官兼记起居注,全靠小聪明与运气。


经此事后,他们不这样想了。


沈念这般训诫的本事。


莫说他们,即使马自强与申时行两位学士都不一定能做到。


将国子监一众教习训诫得哑口无言!


将一众监生称为废物!


影射天下读书人无实学实绩,只知高谈阔论,讥议朝政!


言之有据,浩气凛然。


实乃硬手段、大智慧,远非常人所能及。


一众科道言官迅速将沈念的训诫稿背熟。


若能有幸巡视地方官学,沈念的《废物论》将是他们训诫一众非举人学子的利器。


……


训诫稿传到民间街头不到三日,沈念便成了京师名人。


有贬有捧,有赞有讽。


上到七八十岁老叟,下到五六岁稚童,皆知沈念之名。


很多百姓并不知什么是训诫课。


只听得茶馆里有读书人说“沈念有云:翰林院教习无能,监生废物”,便觉得沈念所言甚有道理。


而此刻的沈念。


秉持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风格,放衙便回家。


任何吃喝应酬,一律不参与。


与此同时。


朝廷开始挑选训诫官前往地方州府训诫,整顿官学的慵懒之风,并将训诫文集的汇编事务也提上了日程。


可以预见。


一些学子会因此次训诫,内省反思,调整自己。


一些学子则会通过辱骂诋毁沈念,以自欺欺人的方式,依然如故。


真正的废物,是打不醒、骂不醒的,只能静待他们老死。


……


十月初一。


钦天监依照常例进献万历四年的大统历,小万历传赐百官。


沈念被赏了十本历书。


十月初三。


京师突发地震,虽不是很严重,却把小万历吓得不轻。


他立即安排敬天拜祖事宜,并让内阁拟旨,令百官修省三日。


小万历之所以如此敏感,乃是因吃了太多关于天灾的亏。


大明两京十三省,无论任何一处发生洪涝、干旱、瘟疫、蝗灾、雷击、地震等天灾。


原因只能有一个:皇帝失德。


他不立即下旨应对,言官们指责他的奏疏,立马就会传到内阁,且是一摞一摞的。


与此同时。


马自强擢升,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距离入阁仅有一步之遥。


这一步,可能短短几个月就能走完,也可能直到致仕都不能迈出。


当下的掌控权完全在张居正手里。


马自强任正职部堂官后,仍兼经筵官,但却不再任日讲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