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30章:御前讲学,小试牛刀(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沈念前世,那可是将学生当成小祖宗来教的。


在他眼里,正确的讲学是平等对话,是制造共鸣。


此法绝不适用于当下靠着应试文章考取功名的百姓之子。


但却适用于小万历。


作为大明帝国的最高掌权者,小万历的品行思想、生活习惯、性格脾气等决定着大明朝的国运。


故而,他可以不是一个贤君明主,但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


近午时,终于轮到了沈念。


沈念今日要讲的是《资治通鉴》中的一个小典故:焚锦销金。


此典故讲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将一堆珠玉、锦绣焚烧在殿前,以此告知天下人,为君者必须要崇尚节俭,为天下百姓作表率。


《帝鉴图说》围绕此典故,画了一副精致的木版画。


依照常规讲法——


沈念应率先将木版画拿出,然后对照木版画,将此典故通读一遍,解读一遍,然后总结中心思想:奢靡之物易溺人,为君者尤要注意节俭,就算完了。


然沈念却换了一种讲法。


他站在讲案前时,木版画上盖着一层红绸。


沈念道:“陛下,臣斗胆,想让您随着臣所讲内容,猜一猜此木版画是一个什么典故?”


小万历当即就来了兴趣。


猜谜语,那定然是比听说教有趣。


唰!


沈念胸膛一挺,朗声道:“敢问陛下,可知当下京师内粟米一石折银多少?糯米一石折银多少?笋鸡一只多少钱?一只二十斤重的活羊又要多少钱?”


此话一出,小万历傻眼了。


他哪知晓这些。


一旁的日讲官也有些傻眼,他们也不知道。


关心朝堂大事的他们,根本没时间在乎这些生活琐碎。


马自强则是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沈念的讲义就是这样写的,也是他审阅同意的。


随即,沈念道出了答案。


“粟米一石折银六钱四分,糯米一石折银一两一钱两分,一只笋鸡七分银子,一只二十斤重的羊约三钱两分银子。”


接下来,沈念又自问自答了各种珠宝玉器、锦绣丝绸、御茶御服的价格。


一贱一贵,悬殊巨大。


“陛下,天下万民,勤劳节俭堪堪温饱度日,富贵者略加节约,便是穷苦者一生之积累,自古以来,为君者……”


沈念由浅入深,慢慢地讲着。


看似没讲典故,其实句句都在说典故。


这一刻,不仅小皇帝听进去了,一旁的日讲官们也都听进去了。


这就是沈念的讲法。


他的技巧非常多。


若小万历不是皇帝,沈念绝对会撤去这些讲案,盘腿坐在地上讲这些历史典故。


越高大上的内容,必须越接地气地讲,方有效果。


不多时。


小万历便兴奋地说道:“朕猜出来了,是唐史中的焚锦销金。”


百官用这个典故举过许多例子,小万历自然知晓这个有名的典故。


“陛下圣明!”


沈念掀开红绸,然后退到一边。


他讲完了!


张居正看向沈念,面带欣赏,御前的日讲官队伍里,就缺这么一种类型。


随即,日讲便结束了。


小万历大喜,又因明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即都给了赏。


“赏张居正银八宝四十两,甜食三盒;吕调阳、张四维银八宝二十两,甜食两盒;马自强、许国、申时行等银八宝十两,甜食一盒;沈一贯、王家屏、沈念等银八宝五两,甜食一盒。”


日讲官们甚喜,皆知今日是沾了沈念的光。


沈念看小万历的反应,便知以后文华殿两侧的讲官队伍里也将有他的一席之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