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点不对劲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改变文明(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主线奖励:400冒险经验】


【冒险等级:4(1200/1600)】


【非主线奖励:400荣誉】


【荣誉等级:4(1200/1600)】


【神奇土豆营养残留:武学+0.1、根骨+0.1、消化与吸收+5克】


……


卧室内。


张逢从床上坐起来,看向了旁边的一颗火龙果。


是双倍快乐,体质+2.5。


‘现实体质是哗哗的加,再加上各种词条,天赋底子也是夸夸的迭。’


吃着果子。


张逢的心情非常不错。


得利于最后大半年的废土旅行,宛如大卡车司机世界的最后一游。


现在的心情被无限的放松。


这个也是张逢计划之内的事情。


因为下个世界一过,就是5级的成长世界了。


这肯定要把烦乱的心思清一清,然后拿出最好的状态去学习。


知识,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思索着,张逢也看向了身体的几处脉络,上个世界快要结束时,自己也开了12个新脉络。


虽然不是武学那种有效共振,但也是8点体质左右的收获,并且为以后的相关武学熟练度,打下厚实基础。


所以,先开脉络。


……


半夜三点,新脉络全部开完。


体质迅速增加了2点,剩下的6点会在一月内快速补充。


哗啦—


再按下旁边墙壁上的显示屏幕。


下一秒,有一个抽屉在背后半人高的位置打开。


起身,里面是一个瓶子,装的是辟谷丹的合成元素药水。


喝一瓶,可以弥补开脉络的消耗,并持续为身体提供‘燃油’。


咕噜咕噜……


张逢一边喝,一边看向自身的体质。


目前是【125】


已经将要达到上个世界内,2年又三月的高资质开局。


‘虽然现实正在努力追赶,但冒险世界的起始属性确实太离谱了,很难追上。


可这样也好,起码有无穷的前进道路。’


张逢一边想,一边看向空瓶子,


‘只是,目前关于一些练武的物品,对于我来说,有点低效化了。


就如这个辟谷丹的药水。


现在的我,要是高效运转,就是那种打完劲力,就恢复,恢复好,又继续打的循环状态。


那么一天是需要50瓶辟谷丹。


这消耗太大了,或者说,品质跟不上了。’


张逢想到这里,也深刻知晓自身强大的体质,还有武学、内力与血气、化劲的四者迭加,就如一台超级耗油的强劲发动机。


这个启动量是无比巨大的。


又以目前的‘元素辟谷丹’成本造价,不含科研经费,一瓶是100万左右。


50瓶,5000万。


这是自己全功率的‘运行成本’。


但要是平常练练功,偶尔施展共振与内力那些,一天也就是3~5瓶。


至于平常的食物,这个是会吃撑,但‘吃不饱’的。


自己目前要补的是超凡相关的高质量元素,而不是平常物质了。


因为自己看似是150斤左右的体型,但实则已经360多斤了。


肌肉质量,已经开始进一步压缩化了。


像是钝一些的刀,能划开常人血肉的刀,已经划不动自己了。


而现在,自己还在进一步保持自身的体型下,增加身体重量。


这个就需要对于自身的微调,还有各种劲气的捶打,以及高效化的超凡合成元素,来进一步凝练自身的血肉质量。


同时,张逢一边想着这事,一边打开上方的人体数据库,翻找着一些资料,以及关于种植基地的进展。


这个种植基地,必须得快点出成效。


只要药材产出来,药物的各种成本是可以大幅度的减少。


这不仅自己可以用,其余习武者也可以用。


再以目前的资料来看。


将来一颗正常的药材辟谷丹,约合五千块钱左右,比合成元素便宜数千倍。


再等这几个作为‘试点’种植基地出成效,然后大范围种植。


一颗成本应该是在一千块钱。


不过,这不是张逢算的,而是大数据的计划团队,经过多日计算与推演,得出来的最好优化方案。


但这结果,肯定是有细微偏差,这也是在所难免。


张逢都知道这些事,并觉得只要在一千上下,能让大部分‘习武者’买得起,那么结果就是对的。


因为张逢根据目前数据,得出一颗辟谷丹,就能补充他们十天的练武营养消耗,可以省下一部分的肉钱与营养钱。


当然,要是他们嘴馋非得吃,那这个没办法。


‘还是太贵。’


张逢思考一会,得出了最终结论,还是优化的不够,远远不够利民。


张逢始终觉得,要想全民修武,形成超级大数据的机能资料,就得让所有人把丹药当成平常的饭吃,这个才是对的。


虽然过程肯定无比艰难,无比幻想化,但总要试试。


张逢思索着,又走出卧室,来到了办公桌旁,拿出一个黑色笔记本,然后开始默写关于z1电池的所有资料。


这个科技,虽然不一定能大幅度改善药物的制造成本。


但只要落实下来,在现实实现,那么就可以让更多的额外资源倾斜在药物上。


比如一些地方不再开采,一些关于发电的东西也可以节省。


这就相当于变相增加了药材种植面积。


只是,这可能也会造成一些能源行业的阵痛。


和瑶池仙露一样,市面上会乱了那么一段,但总体都是在进步。


况且迈入超凡的脚步,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


什么鳄鱼什么大鲸鱼,敢挡这个,那和找死无异。


而当半个小时过去。


半夜四点。


张逢拿着写好的资料,就去往了数据中心的地下三层。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研究室,是关于基地的网络与电量等技术相关。


一个大基地想要运转,这自有的电力部门是必须的。


“张总……”


“张总您有什么事情交代吗?”


正在值班的研究人员,当看到张逢进来,相继问好。


并且他们是第一次见到张总来他们的部门。


平常他们想要见张总,都是开大会的时候,他们在后排位置远远看着。


如今近距离接触,还真是第一次。


“嗯,给我找点东西……”


张逢则是直接向他们要电池,还有一些元素相关物质。


‘张总要这些干什么?’他们虽然不懂,但还是很快去操办。


基地速度,是很快的。


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一些电力与化学材料,就被基地运输车送过来。


张逢没有多说什么,只要了一间电力研究室,然后就带着材料进去了。


……


张逢在做什么,没人知道。


因为接下来的几小时,他们通过一些研究室内的摄像头,也没有具体看懂。


但他们根据张总要的材料单,却依稀猜到张总好像在钻研一种‘太阳能电池?’


“张总什么时候会这个了?”


又在上午,老刘醒来,并得知张逢在研究新东西后,就带着人过来了。


然后他就和几位老研究员,一起盯着旁边的屏幕看。


关于张逢会化学的事情,他们是知道一些的。


毕竟药材的研究和元素合成,都是需要一定的基础化学理论。


当然,张逢是没有他们的‘化学合成’精通。


他们是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主攻的数理化整体。


张逢就是专职医药的元素合成,对整体的物理化,属于半精不精。


而随着时间过去。


不止是老刘等人在看,就连基地内一些不太忙的研究员,也实在是忍不住心里的好奇,然后过来了。


他们想知道张总在研究什么。


直到两个小时过去,他们看到了一个简单的电池轮廓,还有一些元素合成后的具体化合金线路板。


是一种很奇怪的复合材料,很奇怪的协同效应。


张逢也像是化学工和电焊工一样,用着一干电焊笔,在精密的拼接,做最后的组装。


在废土的最后大半年。


张逢也实操过数十次,重复造过很多电池。


再以自身微妙的掌控力,精密的电子元件都能手搓出来。


再者,基地里还是有一些电池的。


张逢更多是扣下来一些有用的元件,然后作为拼接合成。


当然,这也是现实世界内的材料和废土一样,且化学与物理都相同,灾难前的科技也和现实相差无几。


不然,只要有一个错的,再想找相同的东西置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