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擒贼!(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建兴六年。


三月初七。


辰时。


大汉的天子再次通过栈道,回到了他忠实的斜水大营。


回想起当日与赵云在斜水畔密谋时那种拼死一搏、孤注一掷的忐忑难安,此刻沿着斜水踱步缓行的刘禅有种恍如隔世的不真实之感。


时不时有几具浮尸搁浅在河床上。


既有魏人,也有汉人。


当然,魏人远多于汉人。


“命人把搁浅在河床的尸体全部收敛起来,一并火葬了吧。”刘禅对着侍立身侧的赵广吩咐。


“不然怕是要闹瘟疫的。”


“是!”赵广颔首,命人去做。


不远处,一员青袍小将疾步向斜水畔这一行两百余人走来。


“陛下,您怎么来了?!”


关兴显然对天子的突然到来没有心理准备。


毕竟栈道被拆毁一里多。


想要从斜谷来到此处,先要缘梯下水,之后乘着小船行进一里,最后又要再次攀梯而上。


这种活动,显然不适合天子。


——有损天子威仪。


“董侍中劝朕回成都。


“但朕想,要是现在回去,那不就是半途而废了吗?


“所以朕来了。


“一日不夺下陇右,朕便一日不回成都。”


刘禅声音略显淡然。


然而关兴与统广兄弟俩却被天子淡然的话语里那份决心震得微微一愣。


“臣关兴敢为陛下效死尽命!”


“臣赵统敢为陛下效死尽命!”


“臣赵广敢为陛下效死尽命!”


包括刘禅在内的四人此刻全部都二十岁刚出头,长相还算稚嫩,声音也很年轻。


于是这场面虽然热血,一时间却给刘禅一种一群小孩装大人的感觉。


但转念一想。


古人似乎都早熟。


十几二十岁,正是第一次杀人最好的年纪。


这么说来,只我在装大人?


“陛下,那五十穿上魏卒衣甲的虎贲,昨夜已经夺下了陈仓以东六十里的两处邮驿。”关兴抬起头来,却是略显沮丧。


刘禅点头:“没截到消息吗?”


关兴摇头:


“他们无马,又要躲着魏人,去到邮驿的时候已经入夜,或许曹真败亡的消息已经被递过去了。”


“没事,张郃不下拢,咱们上拢便是,两处大营还剩多少粮食?”刘禅问出了牵挂他一整晚的问题。


“陛下,还没清点出来。”关兴说到此处,神色略微振奋了些。


“不过赖陛下机警,大部分粮食都被保下来了!


“赵老将军率军来时,魏逆已经在命人沉粮了。


“若是再晚来一个时辰,怕是要损失大半的!


“而且,他们似乎还故意要把民夫留给我们,想让这一两万民夫消耗我们的粮食。”


刘禅闻言至此,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生出一种侥幸之感。


他昨日中午军议结束后就直接去睡了,结果睡下没两刻又突然惊醒。


想到魏军里说不定有人能猜到自己会去夜袭,又可能会因粮食无法带走而直接沉粮。


于是赶忙又起身吩咐关兴,命其速速派已经到了栈道另一头的五百虎贲去守住栈道口。


不给魏人再拆栈道来拖延时间沉粮的机会。


这确实是当时军议时所有人都没能想到的。


毕竟几万石粮食全部沉入水里,手笔实在太大。


不是谁都能那么容易下决心的。


刘禅突然神色一惊,猛地看向郿坞方向:“难道说曹叡来郿坞了?”


“什么?”关兴愕然。


“几万石粮食说沉就沉,几万民夫说弃就弃!


“除了曹叡以外,朕想不到还有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果断!”


刘禅说到此处,已有种心惊动魄之感。


若果真如此,他直接去郿坞把曹叡抓回来,那魏国岂不是要崩?


还有这种意外之喜?!


“跟朕走!”此刻的刘禅已经被幻想冲昏了头。


“陛下去哪?!”赵广看着天子的背影有些懵。


“擒贼!”刘禅根本顾不得什么天子威仪,揽起衣袍风一般往汉军营寨奔去!


稍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