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不世之功 不下于人(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西县。


此地距祁山堡只有四十里,若轻兵疾行,不消两个时辰便至。


张郃在拨了一万人马给郭淮之后,便只剩了四万人马。


但陇西太守游楚,在围城的吴懿退军之后,又带了五千郡卒与三千羌勇于此与张郃会师。


于是乎西县便有四万八千魏军。


在太阳刚刚翻上陇山时,张郃大军拔营。


然而行不二里,南面飞来一员觇骑,神色大为慌张。


“右将军,祁山堡之围撤了,诸葛亮退军了!”


张郃大惊下马。


“怎么会撤了?祁山堡如今在谁手中可曾探明?!”


“禀将军,仆登高远远望见祁山堡撤围后便打马而回,并不知晓!”


“再探!”


待觇骑离去,张郃止住惊色吩咐左右:


“命费曜、戴陵、游楚、牛盖各率五千人,携五日干粮,弃了辎重速速行军!


“务必衔尾追住诸葛亮!


“我领三百骑先行一步!”


“唯!”数名亲兵领命离去。


一刻钟后,大军动了起来。


张郃吩咐布置完后军事宜,其后勒马旁走,将自己此次上陇山带的三百骑全部点出,打马向南奔驰而去。


自前日郭淮领着两万余人轻装简行,沿渭水东下之后,这位大魏右将军便不断派熟悉陇右之人骑马南下,想让他们偷偷往堡中传递消息,命堡中守将再多守几日,拖住诸葛亮。


万万没想到,先前派去的全部一去不返,不知死活。


等后面再派,祁山堡已被诸葛亮几万人马围得水泄不通,竟是一条消息都传不进去。


便是想在远山上打旗帜给堡中守将高刚报信,却也被早就在祁山堡周围丘山等待的蜀骑远逐而走。


原本张郃最担心的事,就是堡中守将高刚见诸葛亮大军南下,不知陇右情状究竟如何,直接献堡而降。


然而祁山堡却守了两日未降,于是张郃的心放了下来。


能守两日,便能守三日,四日。


事实上,在郿坞分兵时,这位右将军便看到了蜀军在斜谷口的大营。


彼处似乎有四五万人马,然而上陇之后,竟发现诸葛亮手下又有四五万。


可蜀国不可能养这么多兵。


于是他断定,斜谷必是疑兵,列柳几是空城。


而只消拖住三日,郭淮两万人马便能分出少许与陈仓道上的列柳城相拒,之后大部继续南进,必能出于诸葛亮之后!


届时,两面夹击之下,蜀寇军心必溃,诸葛亮必一举成擒!


这也是为何张郃一直纵部缓行的主要原因。


不过是想让祁山堡再多拖住诸葛亮一日,好让郭淮出于敌后之策万无一失。


心思重重又行了十几里,又一骑打马自祁山方向朝张郃三百骑而来。


“右将军,祸事了!祁山堡已经被蜀寇夺下了!”


“什么?!”张郃这下是如遭雷击。


刚才打马南行路上,他一直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十有八九只是诸葛亮害怕再不走就会被自己衔尾追击,所以才会在天未亮时仓皇拔营而走。


谁曾想?!


“高刚误我!”张郃大怒,须发皆耸。


祁山堡可以说是整个陇西最为易守难攻之地,没有之一,怎么可能在一两日就被攻下?


只能是高刚举堡献降!


他怎么能举堡献降?


他难道不要妻子儿女了吗?!


如此一来,我的不世之功不就要泡汤了?!


即使张郃一辈子谨小慎微,忠于职事,临了临了终于独自领军大胜一场,终于证明了自己,但随即又有郭淮献不世奇策,于是这种在死前立下不世之功的执念便开始萌生。


他从来不是害怕晚节不保之人。


毕竟在大败马谡之前,他一直被督来遣去,根本无节可言。


就连同为降将的张辽,都曾持节督他出来打仗!


他只觉不忿与羞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