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子龙(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总不能是成都内乱,陛下侥幸逃出来了吧?!”赵统想到了一个惊悚的可能。


“别胡说,算了,曹军一直屯于郿坞,巢不敢出,我现在回赤岸,午时便回。


“你就在此处,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我带人去巡视战场了。”



赵云离开大营,带上几名护卫便打马入了斜谷,上了一段长三十里的栈道。


等骑马走到一个叫作石门的地方,这三十里栈道就到了头。


地形从两峡逼仄的高山深谷地貌一下变得豁然开朗。


这是由斜水冲刷出来的一条狭长河谷。


汉军这几年一直把控着这条长二十里的河谷,曹军没有要来争的迹象,于是乎这耕地并不算多的河谷也屯起了田。


赵云继续打马向前,然而没走四五里,翻了一个小坂后突然便发现远处有一大群骑马缓行之人。


领头者一袭黑衣,胯下赫然是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应是也见到了逆向而来的赵云,于是离群向赵云疾驰而来。

https://m.9biquge,com

过不多时,两马相遇。


赵云毫不迟疑地翻身下马,朝着刘禅拱手深作一揖:“臣赵云参见陛下!”


刘禅这才赶忙翻身下马,上前紧紧握住赵云的手:“赵老将军,三年不见,您越发老当益壮了!”


阿斗最后一次见赵云,是三年前的大朝会,之后的三年,赵云一直在箕谷负责屯田事务。


事实上,他并不像刘禅说的老当益壮。


他现在更黑了,皱纹更多了,头发彻底白了,身形也更瘦削了。


虽然还能透过戎服看见肌肉的棱角,但显然比三年前的他干瘪许多,更不要提更年轻的赵子龙。


天子这一突兀的握手,再加上老当益壮几个字一出,赵云便全然忘记了自己此来是干什么的。


他毕竟六十二了,不论他在心里如何觉得自己锋锐不减当年,身体上的老态与病痛还是会反复提醒他:你已经老了。


他越来越能体会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滋味。


等天子把他的手握得出了汗,赵云才颤着花白的胡子问道:


“陛下,您不是该在成都么,怎么突然来赤岸了?”


刘禅松开了手,道:“此事说来话长,子龙将军且随朕一起看看附近地形如何?”


赵云再次一愣。


他多少年没听到这个称呼了。


自从先帝崩逝后,已经好多年没有人叫他的字了。


大家都很敬重他,就连丞相都叫他赵老将军。


他心领这份敬重。


但这确实也在反复的提醒他,他越来越老了。


加上如今他身体上的病痛越来越重,他心里清楚,他应该是见不到大汉克复中原那一天了。


刘禅已经翻身上马,策马沿着斜水河谷朝赵云来时的方向缓缓驰去。


赵云很快跟了上来,勒马与刘禅并辔齐行。


没多久,一行人便到了石门,刘禅牵着马儿上了栈道。


等又走了一段距离,到了栈道高处,刘禅才把马拴住在栈道碗口粗的扶手上,看向栈道下的深涧。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不需要垂直到河床的支柱,硬生生靠在侧壁上凿孔穿柱,就架出了能使大军通过而不至坍塌的栈桥。


“子龙将军,已经二月末了,可是看起来好像还是枯水期?”刘禅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赵云道:“陛下有所不知,此地被秦岭遮蔽,少有云气,故而极少下雨,要再热一些,六月云气相聚时,就会开始涨水了。”


刘禅恍然点头。


“此地距离斜谷口还有多远?”


“不到三十里了。”


“那咱们继续走。”


赵云迟疑不动,片刻后道:


“陛下现在可以告诉臣,陛下此行目的是什么吗?”


栈道本就有坍塌的可能,天子走此栈道便已经有危险了。


更别说天子似乎还想往前线去,赵云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刘禅故意得意地笑了下:


“朕带了四千禁军,两千汉中郡卒,五百虎骑,还有一群大儒助子龙将军破贼来了。”


赵云瞪大了他的眼睛,好半晌才消化了刘禅带来的消息。


“陛下,这可是丞相的意思?”


“不是。”


“那,可是陇右有消息传来?”


“也不是。”


“那陛下为何出离成都?董侍中与蒋长史难道就这么看着陛下离开成都,来此亲征而不加阻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