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治灾毕,元初中兴(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万般传闻都有。


不可能世间所有人都跳出时代的局限性。


顾熙这种人完全是意外。


不仅因为有这顾易当年留下的思想在,且还有这接连不断的天灾将他逼出来来了。


但顾熙又岂会去在乎这些?


如今赈灾有效,在这临门一脚之前,他又岂会松懈?


他再次开启了除蝗计划。


想要在两年之内,彻底结束这场蔓延在天下各地的蝗灾。


这一次,他派出了更为多的人手。


随着蝗虫的减少,各地其实已经恢复了一些生产,这大大减少了庙堂的压力。


且有着如此成效在。


百姓们对于此次除蝗只会更加配合。


人心所向!


整个大汉就仿佛是回到了光武帝时期那般,百姓都在渴望着天下一统能够止戈。


如今则是希望着能彻底让蝗灾停下来。


就在这种万众齐心的情况下。


——就在永初七年。


除蝗的计策终是大获成功,蝗灾终于是停了下来。


虽然不少郡国内还有些许飞蝗。


但相比于之前的殃及整个九州,却已经不知道要差上了多少,甚至都不足以再称之为灾。


蝗灾,真的结束了!


各地百姓喜极而泣,一个个于田地之间进行了祭祀。


有的拜谢上天终于是收回了这些灾害;有的拜谢顾康再次救民。


而庙堂之内,群臣亦是振奋。


尤其是邓太后。


甚至就连眼眶都有些红了。


其实在顾熙未曾离京之前,她虽然也知道顾熙身上担子极重,但是却还不能做到完全就得感同身受。


可自顾熙离京之后。


哪怕有着顾熙早已制定好了的计划,但是这赈灾之事却还是让她心身皆疲。


如今眼看着大灾已过。


她的情绪可想而知。


而对于顾熙而言,他也终于是能放松一些好好休息一下了。


这些年来,他所付出的经历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也就是顾易对他使用了长寿卡。


若是不然,如此消耗心神还持续了这么久,绝对会对身体造成致命的影响。


就以袁敞等人来看。


明明与顾熙差不多的年纪,付出的心血还远不及顾熙。


但他们的状态却比顾熙差了太多太多。


在这种压力之下,每个人都早已有了白发,可见其中到底有多么艰难。


.......


洛阳。


当顾熙再次踏入这座宏伟的巨城之时,立刻便察觉出了洛阳城的变化。


并不是建筑有何不同。


而是人心。


百官的脸上终于是又有了笑颜,百姓们的脸上也不再是向前几年时那般带着愁容。


显然,笼罩在大汉身上多年的阴霾终于是彻底散了开来。


“太傅!”


刘祜满脸笑容的走上前来,不等顾熙行礼,便直接拉住了他的胳膊道:“太傅乃是我大汉社稷重臣。”


“有功于天下。”


“朕岂能让你行礼?”


群臣表情完全没有任何的变化。


顾熙的功劳太大了。


这些年来他所做的一切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无论在任何时代,总有一种人是那种哪怕你不喜欢他,但却也不得不佩服他。


顾熙如今就是这种人。


他的功劳,已经不能再用臣子的身份来看了。


“陛下所言有理啊。”邓绥亦是走向前来。


看着顾熙那愈发显得有些黝黑的肤色,轻叹道:“大汉能得顾氏,真乃社稷之幸。”


她的语气仍是那般庄重。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愈发能让人感觉出她说这话时的认真。


可谁又能质疑呢?


顾啸,乃是刘秀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


顾康,肥田治水,已然人间封神;


顾晟,平北匈奴定西域。


哪怕最平庸的顾良,亦是有着当初帮助刘肇的从龙之功在。


再到如今的顾熙。


这种功劳摆在这里,谁能质疑?


顾熙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的性格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就是因为这些年过于紧绷,他如今已经完全成了实干派,甚至比当初的顾康还要务实。


待回到宫内后,他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太后,陛下!”


“天灾渐止,然我大汉却已然疲敝。”


“当今之计当改元以正天下,并效昔年孝明皇帝与文成侯时之策,休养生息。”


“.....”


他虽然比不过顾康。


但是奈何顾康留下的东西太多了,并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奔走天下,对于各地地势顾熙早已有了更深的见解。


赐民爵以正民心....


修水利;通水运;减免赋税;召回流民。


这些都是他从顾康留下的旧典之中总结出来的。


众人听得都是十分认真,不由得纷纷点头。


相比于那详细的赈灾细节。


这大方向的治世,确实要轻松太多了。


而且有着昔年顾康的例子在,群臣们皆是迅速理解了顾熙的想法。


“好啊!好啊!”


刘祜脸带笑容,不由得点头,“太傅所言有理。”


“百姓疲敝,正是治世之时。”


“母后...”他看向了邓绥,“您觉着呢?”


如今的刘祜对于邓绥已经不会像当初那般畏惧了。


不仅仅是因为年龄越来越大,同样也是因为当初顾熙的话渐渐让他对邓绥有了改观。


“此事就全由太傅做主即可。”


邓绥直接点了点头。


就在年底,刘祜在邓绥与顾熙的陪同之下,祭祀历代先帝,同时宣布改元“元初”。


随后顾熙便再次开启了一系列恢复国力的手段。


百姓们对于顾氏子弟治天下本就有着天然的期待,更何况还是顾熙?


大汉的人口优势在这种时候就全然体现了出来。


只要在没有特大灾害的情况下,大汉的国力会极速恢复。


并且顾熙修渠亦是采用了当初顾康的办法,于修水之时亦能多开垦出一些农田来。


就在这种状况之下,大汉的恢复速度远超朝臣之想象。


直至元初三年之时。


大汉竟真的从这连续数年的天灾之中走了出来!....


—————————


“永初五年,冀州蝗势渐弭。


太傅顾熙颁《除蝗令》于郡国,诏“凡有蝗处皆置捕蝗都尉,专司蝗事,岁遣循行“。


乃解玉带为筹,发尚书台急符,天下郡守皆甲夜秉烛以待檄文。


熙躬巡州邑,茧足黧面,吏有怠者辄以节挝其冠。


至七年,蝗孽绝迹。


乃筑陂塘通沟洫,募流散,蠲赋税,设常平仓以恤鳏寡,凿漕渠利转输。


海内虚耗之弊,三载尽复。”


——《后汉书.顾熙列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