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从龙,顾熙与刘肇(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儿想进宫。”


顾熙一脸认真的看着顾良说道。


“进宫?”


顾良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摇了摇头:“此事不妥,但凡出了任何不测,你都会被...”


“父亲!”


未等顾良说完,顾熙便直接攥住了他的手:“我们顾氏必须要抓住这次机会!”


“若是当真能从此事之中立下大功。”


“父亲你可知道这叫什么?”


顾熙紧紧的盯着顾良,压低了些许声音,“从龙!”


一瞬间,顾良的手便是微微一颤。


“儿记着,昔年明帝之时曾与祖父说过,我顾氏子弟可前往宫内读书...”


“儿现在这个年纪...正是读书的时候。”


顾良的表情愈发凝重,眼神之中满是犹豫。


这赌的有点太大了吧?


若是当真有不测,顾氏容易万劫不复啊!


顾熙看出了他的情绪,攥着他的手不由用力了一分,郑重的再次喊了声:


“父亲!”


“我们顾氏...不进则退!”


“以后,或不会再有这种机会了!”


顾良的神色愈发纠结,但他也知道顾熙说的是对的。


就这样犹豫了良久,这才微微点了点头:“好!”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对于顾良竟然到了如今这般行事犹豫的地步,也是觉着颇为可惜。


其实他的属性真的不算差。


但也只能说顾氏前两代人站的太高了,将他抬到了他承受不起的位置。


多年的隐忍退缩还有面对各种以他能力处理不了的事。


都已经彻底改变了顾良的性格,他此生恐怕很难再果决起来了。


至于顾熙...则是如当初的顾康那般意气风发。


不,甚至在相同年纪时,他比顾康表现的还要优秀。


虽然在属性极限上,顾熙不如顾康。


不过两者从根本上就不同。


顾康是那种一点点越来越强的。


而顾熙呢,属于是天赋拉满,就像是很多学霸一般,明明不算刻苦,但前面的成绩就是很好。


顾熙就是这种。


哪怕后续巅峰比不过顾康,但于现在的顾氏而言却也足矣。


他确实说的不错。


这件事,就是从龙!


.....


章德殿。


刘庆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直接找到了刘肇,一脸喜色的呼喊:“陛下!”


“如何?”刘肇急切的看向了他,“冠军侯可有答复?”


“没。”


刘庆直接摇了摇头,轻叹了口气道:“臣观当代冠军侯,并没有昔年忠武侯、文成侯那般的英明果决,甚至就连桓侯都有所不如。”


“倒是其子...给臣的感觉颇为不凡。”


“似有昔年文成侯之风。”


“哦?”刘肇瞬间皱起了眉,诧异的问道:“怎么回事?”


刘庆并没有丝毫隐瞒,直接便将刚刚于冠军侯府之事说了一遍。


刘肇一直都在仔细的听着。


直至最后,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有趣有趣!”


“不愧是顾氏子弟,与朕一般大的年纪竟然就有如此胆识了。”


刘肇难得如此开心。


或许是因为光武帝与孝明帝的影响。


有一个特别有才能的顾氏子弟辅佐,对于刘肇而言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更别说是如今这般状况了。


他虽然年纪还小,但却十分清楚自己目前的状况。


窦氏欺他太甚!


虽是皇帝,但却毫无任何实权,且平日里竟然还会被监控。


如今能得顾氏相助,于他而言是一件好事!


“兄长,你当真以为此人有文成侯之能嘛?”刘肇再次问道。


刘庆沉默了一下,“文成侯乃是经天纬地之才,至于此子如何臣现在或不能知。”


“但臣以为,此子定然是明白了陛下话中的深意。”


“且定会有所行动!”


闻言,刘肇也是微微点了点头,“希望如此吧。”


“如今群臣聚集在冠军侯身旁,倒也免去了朕很多麻烦。”


他缓缓站了起来,目光也在此刻愈发冷冽:“哼!”


“窦氏对朕实在是过于不敬,如若不然朕也不会有此念头。”


“只叹文成侯薨世太早,先帝又太过仁慈。”


“如若文成侯还在,昔年光凭着那郭举私通后宫之事,便足矣彻底废掉窦氏。”


“若如此何来今日之患?”


刘肇紧紧的握紧了拳头,眼神之中满是杀意,“朕若有掌权之日,绝不会这般仁慈!”


“陛下。”


刘庆立刻低下了头,劝说道:“如今局势未定,万万不可再说此话啊。”


“朕知道。”


刘肇表情迅速恢复平静,宛若自嘲般一笑,“纵观古今,何来朕这般的皇帝?”


“竟然连在宫内说起话来都要小心翼翼。”


“他们啊,真是欺朕年幼啊。”


刘庆低着头,深深的叹了口气。


次日,顾熙入宫读书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刘肇与刘庆两人大喜过望,虽都心知肚明,但却亦是并未冲动。


顾氏是如今反对窦太后的大旗。


本就备受瞩目。


而皇宫内,窦氏亦是安排了很多的人看着刘肇。


顾熙的突然进宫,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又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见面?


但无论是顾熙也好,亦或是刘肇也罢。


双方都不心急。


他们明明从未碰面,但就如同共同约好了一般,丝毫不漏出半点破绽。


同时间,朝野上下仍是争端不断。


窦太后的专权已经触怒到了所有人,没有人会愿意白白将自家利益让给窦氏新贵。


这注定了就会产生极大的摩擦。


尚书仆射郅寿上书弹劾窦宪骄纵,甚至还将王莽的例子搬了出来。


此事致使朝野震荡。


在如今之大汉,被冠以王莽之名怕是要遗臭万年了。


窦宪本就是个睚眦必报之人,立刻出手弹劾郅寿买公田并诽谤朝廷。


按罪当诛。


顾良与袁安保下了他,改判流放。


然而郅寿却愤不欲生,在未出发前便于府内自尽。


此事致使整个朝野的气氛都变了。


群臣胆敢窦氏之威。


但碍于顾氏仍在,也有不少人借顾氏之威仍旧在朝野上争斗。


连续多日联名上谏。


在这种情况之下,窦太后竟真做出了让步。


竟把窦宪派出去领兵了。


此事一出,朝野巨震。


窦氏已经显赫至今了,如今窦宪竟然还要再掌兵权?


整个朝堂之上都埋上了一层阴霾。


而就在这种明争暗斗无数的情况之下,竟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潜伏期。


前来监视顾熙之人也是越来越少。


没办法,毕竟顾熙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


监视了三个多月都算是看的上顾氏了。


这一日,一个名叫郑众的宦官忽然找到了顾熙。


当顾熙听到这个宦官竟然说是皇帝派来之时,也是极为意外。


但想了想后,又觉着这或许确实是破局之法。


他不可能与皇帝碰面。


这是一定的。


刘庆显然也很敏感,要想联系外臣,显然不被窦氏关注的宦官是最为合适的。


“陛下有何打算?”顾熙直接开口问道。


郑众认真朝着顾熙行礼,没有半点小觑的心思,庄重的道:


“陛下想问冠军侯,窦宪如今于外掌兵,可有办法能将其解决?”


闻言,顾熙沉默了片刻,旋即微微点了点头。


“或可一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