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宁有种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帝沉谋英断,但无能!(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宅院门口。


对于赵匡胤的不请自来,李奕心中不免惊诧。


更别说他竟然还带着赵匡义一起过来。


若不是没看到赵弘殷的身影,李奕甚至都会怀疑对方是来砸场子的。


毕竟俗话说得好,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嘛。


李奕暗自思忖,怕是在赵家人眼里,自己就是那只虎,而且还是下山猛虎,一夕之间就成了心头大患。


不过这些想法只在他心底一闪而过。


李奕满脸含笑的迎上前,歉意道:“小弟迁居新宅,一时忙的晕头转向,还望赵兄莫要怪我怠慢。”


“奕哥儿不嫌愚兄不请自来就行。”


赵匡胤爽朗一笑。


说着,他亲切的把住李奕的胳膊,又道,“奕哥儿乔迁之喜,愚兄也拿不出太贵重的东西,只备了一份薄礼,斗胆来讨一杯喜酒喝。”


别的不说,赵大的这份气度和胸襟,绝非一般人所能有,都说心怀大志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赵大就是一个现成的榜样。


李奕觉得自己要好好跟他学学才行。


“赵兄说的哪里的话?”李奕假意不悦道,“就算赵兄空手而来,小弟难道就舍不得这一杯酒了?”


“以你我多年的情谊,赵兄说这话,岂不是羞煞小弟。”


“哎呀,愚兄说错话了,还望奕哥儿莫怪,愚兄一会自罚三杯。”


闻言,李奕微笑不语,扭头看向赵大身后,装作才看见赵匡义的样子,惊讶道:“二郎也来了呀,为兄倒是没注意,见谅见谅。”


赵二如今虽然才十五岁,个头确实比赵大矮一截,但他那初显肥硕的体型,站在那想不注意到都不行。


李奕说没看到他实则在拐弯抹角的埋汰赵二。


当然,其他人也不会往这方面想,只当他是客套的话。


毕竟谁能想到眼前的这个小胖子日后能达成“驴车战神”的成就?


在别人眼里,赵二年纪不大,本身没什么地位,全仰仗自己的父兄而已,没人会把他当回事。


而李奕如今是陛下跟前炙手可热的新晋武将。


没人觉得他会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一般见识。


“二郎,还不把贺礼拿过来。”


赵匡胤提醒自己弟弟一句,赵匡义连忙上前一步,将背着的布囊递了过来。


“这怎么好意思……”


李奕客气了一句。


接过布囊后的触感,让他确认里面装的是银子,起码有个七八十两,差不多值个百来贯。


这个钱数倒是很微妙……赵家这是把自己赔给他们的一百贯又还回来了?


莫不是想要表明以前的恩怨一笔勾销?


眼见赵匡义有些局促的站在跟前,李奕使劲拍了拍他的肩膀,夸赞道:“一段时日不见,二郎又壮实不少,今后也能替你父兄分忧了。”


赵二硬生生挨了李奕的几记“如来神掌”,疼得直龇牙咧嘴。


但他脸上还是要强笑道:“匡义惭愧,还不能替父兄分忧。”


或许是因为处于变声期的年纪,赵二的声音有些低沉嘶哑,听上去就像一只公鸭子在嘎嘎叫。


李奕倒是不在意,他现在心情很畅快。


真他娘的解气啊!


未来的驴车战神,如今在他面前,乖的就像个孙子似的。


怎么能不大快人心呢?


李奕从来不否认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这位历史上的宋太宗有偏见。


借用后世某句评价赵二的话:


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但无能!


不管后世有多少人给赵二洗地,替他在治国理政方面找补,说他继承了赵大的遗志,彻底解决了中晚唐以来,武夫乱国的隐患。


但是,永远也无法掩盖赵二在军事武力上的拉胯。


特别是这货的后代更是一个赛一个拉胯。


靖康“北狩”的徽钦二帝,著名“逃跑皇帝”完颜构,哪个不是遗臭万年的狗屎?


很难不让人怀疑拉胯的基因也会遗传。


“赵兄,二郎,请进!”


李奕隐藏住对赵二的鄙夷,客气的把两人请入了宅院。


进了正厅,一群人又相互见礼打招呼。


李奕趁机暗中观察了一下,王审琦和韩重赟在面对赵匡胤的时候,并没有亲近到称兄道弟的程度。


王韩二人在言语间还问候了赵大他爹赵弘殷。


看来很有可能和李奕先前猜测的那样,赵匡胤和王韩二人之间的联系,多半是源于他爹赵弘殷的人脉。


李奕看了一眼正和众人寒暄的赵大,又瞅了瞅站在一旁插不上话的赵二。


一瞬间,他突然有些感慨。


自己如今总算也是混出来了,搬个家来了宋朝的两代皇帝祝贺。


若是放在三四个月前,他或许会因此颇为自得。


但现在嘛……赵家又如何?


没多久,酒宴开席。


一道道美食佳肴被送上餐桌。


因为还没雇佣到合适的厨子,这场宴席便由郭氏亲自主厨,买来的老妈子在厨房打下手。


其实那老妈子也会做饭,只是厨艺比较一般,郭氏不放心她的手艺,害怕给李奕丢脸,所以决定自己亲自下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