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公主殿下替杨易背锅啦!(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殿内气氛略显古怪,不少人心里嘀咕起来。


这位杨家令得了皇帝的赏赐,却是要了金身法像,借花献佛送给了太平公主。


众人面面相觑,这位杨家令和太平公主的关系有些不对劲啊。


武皇后凤眉微微挑起,她若有所思的瞥了一眼太平,旋即起身离开了座椅,红金色相间,缀着金丝凤凰的长裙倾泻而下,在满殿的烛光下泛着耀眼的华贵。


她走到太平身边,威严冷艳的俏脸透着一丝笑意,将太平的手牵着,和她一同坐在软榻上。


“原来是你想要这个金身法像,直接开口跟父皇,母后说便是,何必借杨家令之口?”


“这可是杨家令受赏的一个重要机会,怎么能用在金身法像上。”


太平心里一颤,总感觉母后的目光仿佛能够穿透她的内心。


她小声嘀咕道。


“儿臣......儿臣知道错啦。”


她其实本想要说“儿臣没想到这厮居然真的跟父皇去要”,但是又担心母后怪罪杨易,只得顺着母后的话,将这个过错自己背下来。


在外人面前嚣张跋扈、不近人情的公主殿下,尽管向外人展示的是高傲冷漠的一面,但是在母后面前,永远都是那个会犯傻,撒娇的小丫头。


周围众人听了这对母女的话,顿时恍然,原来是公主殿下想要,故意借杨易之口。


武皇后的话便是给杨易要佛像的举动定了性,少数人心里门清,这也是武皇后故意为之,以免有些人胡思乱想。


武皇后轻轻拍了拍太平的手背,笑眯眯的看着杨易,狭长的凤眸似乎能够看透人心。


“你倒是大方,想要得到陛下的赏赐可是殊为难得。”


“不帮自己争取点好处,还帮太平要起东西了......”


杨易微笑,迎着武皇后的目光,缓缓道。


“臣既为家令,公主殿下想要的东西,微臣自然要将其弄来,这是分内职责。”


武皇后微微颔首,红润的唇角勾起,凤眸中微茫闪动。


“这尊佛像,本宫做主给太平了。”


“你现在可以另外要一个赏赐......”


殿内众人颇为羡慕的看着杨易,这位杨家令也太得武皇后的垂青了,愣是帮杨易又重新争取了赏赐。


放眼本朝,恐怕还没有人有这样的待遇。


李治只是微笑的看着,对于这位自己女儿的家令,他心里也是颇为满意。


这是个人才!


人才,自然是要多给机会的。


杨易眸子抬起,略一沉吟,便拱手道。


“既如此,那微臣只想要一个向吐蕃使臣提问的机会。”


此话落下,众人皆是一愣,有些茫然。


这位杨家令是要做什么?


太平乌溜溜宛如黑珍珠的凤眸中满是错愕。


要不是她的手被母后抓着,她都要凑上去问问这厮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我爹那么有权有势,这你不宰一笔?


不远处的赞悉若也是眉头蹙起,粗犷黝黑的脸庞上满是警惕。


这小子看起来并非是个善茬。


怎么又瞄上他了?


武皇后最先反应过来,她轻轻抚着太平白腻光滑的手背,黑白分明的凤眸眨了眨。


“好。”


她转头看向李治,微笑道。


“陛下以为呢?”


李治心里忍不住诽谤。


你都答应了,难道朕还能因为这种小事驳了你的面子?


他无奈的笑笑。


“朕既说了无不应允,那便是答应了。”


他说完,忍不住又看了杨易一眼。


这家伙连他这个皇帝的赏赐都不要,到底想要做什么?


“微臣谢陛下恩典。”


杨易轮廓深刻的脸庞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朝着赞悉若,拱了拱手。


“赞使臣,之前带来的让贵国赞普不能释怀的疑惑,已经被本官所解。”


“本官也有一个问题不解,想要请赞使臣解惑。”


赞悉若眼皮跳了跳,他黝黑的脸庞上浮现一丝认真。


“杨家令,在下不姓赞,我父亲是当年出使贵国,促成文成公主和亲的禄东赞,在下出身吐蕃噶尔氏......”


杨易点了点头。


“好的,赞使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