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太平:我相信他!(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日后。


含元殿内。


“回禀天后娘娘,关中赈灾尚未取得成效,仍然缺少大量的粮食……山南和关中逃难的难民实在是太多了,现在一股脑涌进长安,衙门储备的粮食根本不够,各衙门告急……”


中书侍郎李义琰沉声道。


殿内气氛有些沉重。


武皇后扫了一眼面前的臣子。


今日并非常规朝会,而是她将朝中重臣叫来商议有关赈灾的事情,所以人数不多,也并非正式场合。


武皇后凤眸微眯,缓缓道:“关于赈灾的事情,本宫有一个想法……”


她的话落下,众人神色一振,纷纷看向这位武皇后。


武皇后唇角上扬。


“太平前几日到宫里来告诉本宫,公主府正在赈灾,接济了不少难民。”


“本宫以为,何不以皇室勋贵、朝廷官员为首,联合长安中的富户士绅,倡导他们捐款救灾。如此一来,便能够减轻一些赈灾的压力。”


这话落下,众人面面相觑。


让朝廷官员、勋贵领头捐款?


众人心里有一些微妙。


这样的想法他们不是想不出来,只是这不等同于从他们身上割肉吗?


谁又愿意这样白白地将自己的米、粮、钱捐出去给那些难民?


不过武皇后话中的意思明明白白地摆在这儿了,连公主都冲在最前面,不惜代价的赈灾,他们这些官员又如何能够躲在后面?


这位天后娘娘是故意提起太平公主的事情,想要把他们全都拉上船。


众人神色微妙,均是沉默不语。


武皇后也不着急,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众人。


就在这时,一个官员站了出来,朝着武皇后拱手道:“关于公主殿下赈灾一事,微臣这几日收到一些消息,正要向天后娘娘禀报。”


武皇后凤眸眯起。


站出来的此人正是御史台御史大夫来济。


来济此人在太宗时就已经担任吏部的重要官职,十几年前就当过中书令,还当过前任太子李弘的太子詹事,进爵南阳县侯。


到如今虽然年老,但是资历颇高,身入清流,当了御史台的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当然,这不是天后娘娘对他印象深刻的原因。


而是因为李治当初准备立武皇后的时候,来济极力劝谏,谏言皇帝不要让武氏当皇后。


所以直到如今,武皇后对这位老臣印象极其深刻。


自李治病重,她掌权之后,来济也时常劝谏李治,限制她的权利,还经常反驳她的决策。


如今这位老臣又一次站了出来,武皇后当然不认为他是来讲什么好消息的。


武皇后沉吟片刻,缓缓道:“来卿,你说吧。”


来济面色凛然,拱手道:“关中与山南道二十六处的难民大肆涌入长安,其中不少大户人家慷慨解囊,广施善粥以救济那些难民。”


“其中以太平公主殿下的公主府的名声最为响亮,然而......却不是因为公主府慷慨大方,而是公主府的公主家令杨易将沙子掺在了米粥之中,用沙子替代部分粮食来充当数量,早已经弄得民间怨声载道。”


“微臣本不愿意理会这民间之事,但是微臣又一想,此事事关公主殿下的声名,有关皇室颜面,却是不得不拿出来禀报天后娘娘。”


他的话落下,整个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不少官员有些愕然地看来济。


他们万万没想到,作为御史大夫居然跟武皇后正面硬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