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 必须要汉化(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赤云衣,歌大风,饮如鲸,气似虹,玄德有吞残虏之势,浩浩汤汤,兵所未至气已吞。”


牵招不禁点头感慨道。


太像了,简直太像高祖皇帝,无论行事作风,还是以耕田封赏功勋士卒,又重申军法,对汉军进行整顿。


特别是从青州开始分赏土地,这是只有汉初高祖执行的律令,以军功爵赏田宅,优待将士吏卒,功臣常说高祖能与人分天下,这就是分天下。


光武皇帝也没有这种气魄,说是继承先汉,实际上许多政令只沿着新莽时期进行缝补。


“百年来,天下英雄惟有玄德你呀。”


牵招心中感慨万千。


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能看出玄德的韬略。


刘备忍俊不禁,指着牵招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假使备能气吞万里如虎,囊括四海纵横驰骋,此生之愿足矣。”


“可惜天不遂人愿,天下终究是要以农事为主,再怎么气吞河山,也要先让庶民百姓填饱肚子,穿得起麻履与衣袍。”


“甚喜胡姬之事为戏言尔,备之所以对西边念念不忘,乃是因为万里外有中原尚未有的种植良种,是我汉家百姓急需之物。”


“如今汉兵久久未至西域,外族轻视之心日益渐盛,哪怕将来不出汉军,也要用武官领鲜卑、匈奴的骑兵之利,以夷狄攻夷狄,使西域不敢轻视汉使,为计之善。”


刘备笑着说道。


蛮夷汉化乃是大势所趋,与其等着鲜卑、匈奴人日后主动汉化,还不如让他来推一把,择其忠良者赐汉姓。


如今儒家教化之风盛行,那就多派一些清谈之士,前往蛮夷部落教导儒家经典,反正现在这些人太多,一抓一大把。


与其青春空作赋,皓首穷经,还不如都丢到鲜卑、匈奴、羌族的部落,让他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省得空老于林泉之下,学问派不上用场。


至于蛮夷部落,若有酋长予以顽抗不肯学习汉文化与儒家经典,那就别怪他刘玄德言之不预。


朝廷含辛茹苦收降你们到并州、幽州、凉州、辽东是怕你们在草原挨冻挨饿,此刻还派儒者千里迢迢前去教导,竟还不肯学习,以蛮夷为荣。


那就别怪汉军犁庭扫穴,汉家不需要夷狄占据郡县,天下耕地均给黔首百姓且嫌少,设使有酋长不想成百姓编户齐民,就学北匈奴西迁罢。


愿意留下来汉化便拊掌欢迎,不愿意也不强求。


至于不想编户为民,又不肯离开,还想在这里放牧的部落,那就抱歉了。


连豪强都被度田令杀的人头滚滚,没道理对蛮夷网开一面,岂不叫豪强在黄泉高喊不公允,死不瞑目啊。


刘备心中暗道。


“玄德路过兖州一路大张旗鼓,也有安定兖州士族和百姓之心吧?”


牵招端起杯具抿了口茶,细问道。


“确有此意…”刘备循声轻点头颔首,接着笑说道:“现在我与袁本初就如当年光武与王郎,他盘踞北地,我屯兵南边。”


“他想拉拢兖州豪强在交战之际,突然举兵掩杀我后方,而我也偷遣人接触河北士族,让其多为袁绍‘献计献策’,使各方士族争斗不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