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能医天下(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城郭苍茫外,山河浮眼底。


好在眼下各地大抵平静,即使山贼盗匪。


见荀彧一行二十余骑,还有几个披甲骑士,知身份不凡,也不敢出来阻拦。


况且一路经过亭、舍,也是较为安全。


日头渐渐西斜。


青州高唐县地界,已可眺目远望。


河畔之隔,对岸是大片的长林丰草,不远处一亩亩耕田,农夫正在辛勤劳作。


灌溉的木质水车,借着水势缓缓转动辐条刮板,装满了的河水被逐渐提升上去。


临顶后,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进开辟的沟渠,灌溉到农田里。


好一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


待船官谨慎的检验完“过所”和身份后,寻问了句,为何公干而来?


荀彧身为作主的人,站出来不慌不忙施礼道:“听闻卢公闲居在平原,故特来拜访。”


“路过此处,需暂借歇息一晚,明早再赶路。”


船官闻言轻微颔首,侧身子指着县城:“往此面再行七、八余里有传舍,可以暂住一宿,但马匹的粮草还需另付。”


“这是自然。”荀彧则点头轻笑,温雅如故。


哪怕在冀州一路过来,草料也皆需付钱。


更何况在人生地不熟的青州。


他有些好奇地问了管理渡河船只的船官。


“日暮将至,为何农夫还不返家歇息,尚在田中劳作?”


船官回答道:“如今处于小麦的拔节期,主茎长出穗部,不赶紧除虫除草,运筹肥水等收麦时,哪会有好收成?”


“况且如今不多存储粮食,万一旱季突然而至,如何生存?”


“使君常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肩挑粮秣的农夫,更要如此!”


“青州时人皆知,天下万民以食为天,人无粮数日不可活,农事强则天下兴。”


船官昂首挺胸手抚长须,说的凛然大义。


动作神情极为熟练。


每回外人来到青州,都像外乡人去到京都一般,问这问那,好奇不已。


他早就摸索出一套,令人钦佩莫名的举止。


往往那些人听到后边那一句,都不由感慨。


不愧是卢公高徒,击破四十万黄巾的刘青州。


话语里都蕴含深意。


叫人思索后,又回味无穷啊!


不知为何,每当这个时候,船官的心里就特别爽快。


就好像赞扬他一般。


“唔!?”


怎么此子还不上套?


船官转过身去,静停了会儿。


笑容略微僵硬,但身后的文士却并无反应。


苦哉!屡试不爽方法,今日竟然失效。


看来又要换,另一套方法了。


还是刘使君说的对,东方不亮西方亮,此套不行,不如换别套。


转身头瞥了眼,陷入沉思的文士,以及远处取水囊喝水,并未过来的骑士众人。


暗道一声,无趣。


正准备要走,却听见——“等等!”


船官不耐烦的回过头去,只见头戴巾帻的文士,郑重朝他揖礼:“长吏所说的使君,莫非是卢公弟子刘青州乎?”


来了,这该死的熟悉感终于来了。


船官压下欲要翘起的嘴角。


负手在背,语调清淡道:“正是唔……刘青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