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刘备的书房依然故物的简洁。


陈设不改,只是几案两侧摆放了许多张胡椅。


用席帘隔开的案台后边,还置了张胡床。


这一点,还要感谢汉灵帝刘宏。


可以说他昏庸,但不能说他不聪明。


比起后来司马家的晋惠帝,那才真有些不聪明。


刘宏未崩时,大力推广胡床胡椅,改变了不少官吏跪坐习惯。


在天下人看来,也成了昏庸的罪证之一。


灵帝将骂名给收了。


却使刘备受益匪浅。


毕竟跪坐久了,腿的确是难受。


除了桓、灵两朝老臣,无法接受外。


其他年轻的士族与豪族子弟,不说接受,至少也不会反感。


回到书房的刘备并没有闲着,又叫来掌管冶金官曹和主民户和农桑的户曹。


两个官署,皆设有掾长和史吏。


两职务一正一副。


平原郡无论是军械、农具的冶炼铸造,还是编户齐民和农业,皆离不开他们。


刘备正色道:“今年几郡的春耕,比以往更杂事繁多,其中农具大为短缺,府库内的耕田铁器,之前勉强能借供百姓轮流使用。”


“如今又增加了不少流民,不多铸铁器,开荒田地进度就会慢上许多,甲胄军械可暂缓一段时间。”


刘备复道:“为了平息黄巾,两年间秋耕也常被耽搁收成,从今年起将恢复秋耕。”


金曹掾面色有些为难,这黄巾投降的流民,虽说划分到各郡,但实际上差不多都是平原郡官署在主管。


济南国尚且没恢复往日锻造的规模,诸多铁器还要从平原抽调,乐安国那是更不用提了,都荒芜成什么样了?


许多百姓逃难,都快跑完了。


郡吏都凑不足昔日的十分之一。


再者这两郡国,先前的郡相可从未想过,将官府的耕田铁器借给黔首百姓使用。


因此锻造的只够郡田耕种,百姓如果需要,只能花钱购买或者出钱租借。


至于没钱买又没钱租借的,郡县可不会管你,仅凭人力能耕多少,赋钱免不了。


田税就要看收税小吏是否贪滥无厌了。


运气好交完了,有的剩勉强填饱肚子。


再等到下一轮耕耘,祈祷会有个好收成。


运气不好,不想饿死的话,就只有卖身豪强。


这下倒好,刚辛苦了近两年,把平原郡农用的铁具,铸造的差不多。


转眼又来两郡,苦啊!


怎么恢复青州生产,光是平原在出力,青州另外的北海和东莱,就袖手旁观?


不是说北海相守孔融,已经上表朝廷,让使君出任刺史吗?


也该叫他们也出力了。


金曹掾心里叫苦不已,这两年官吏考核中,他经常名列前茅,但他更知道,能排名列前。


都是玄德公在后边强行逼迫的!


不是刀剑马鞭,但比那更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