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都督管教育(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效率快的惊人啊!


在说话间,马寻就看到了不远处有着一辆马车。常蓝氏开心的站在马车上挥着手,站在她旁边的不是常婉,而是刘姝宁。


就在马寻痛心疾首没有好好收拾一下仪表的时候,忽然觉得不对劲。


朱樉和朱棡这两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人扛着一面大旗,标志性的‘镇国上将军’,以及‘马’。


趾高气昂的样子比马寻还要威风,也非常享受百姓们的议论、好奇、敬畏。


太高调了,非我愿!


在洪武门外队伍停下,朱标下马后微微抬手,立刻有太监上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大将军、右丞相、信国公徐达攻取山东、河南、燕冀、秦晋等处州郡,克敌制胜,振扬国威,抚绥军民,得大将体,赏白金五百两,文币五十表里!”


徐达立刻领旨谢恩,这个赏赐不多不少,这也是对他功劳的肯定。


朱标继续宣读圣旨,“镇国上将军马寻医治将士无数,先登破城、擒杀敌将,当居首功。赏白金五百两,文币五十表里,进大都督府右都督、领国子学事!”


马寻一时间大脑宕机,我这就是大都督府右都督了?


和六部尚书一个品级的正二品!


更让马寻无语的是他就要掌管着大明最高学府的国子学,也就是未来的国子监!


元朝的时候在北平就有国子监,而朱元璋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


而在建都之后,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用不了几年就要改为国子监。


我到底算文官还是武将?


不过想想看也正常,历史上李文忠就是同时掌管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梅殷这个驸马任山东学政。


大明初创,很多的制度还不完善。不过大部分的王朝开国初年都是武强文弱,皇帝的心腹之人掌管要害衙门实属正常。


可是马寻心虚啊,李文忠、沐英这都是能文能武的全才。梅殷虽然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不过饱读诗书、精通经义,这可没法比!


徐达替马寻开心,也为自己开心。


而朱标在宣读完圣旨后,除了极少数将校外可恶意进宫,其他兵马归营。


刚进宫,朱标就扭头说道,“舅舅自去祭拜外公,再去姑父那就行。”


马寻没有意见,朝着徐达抱拳,“徐大哥,那我先走了。”


徐达笑着回礼说道,“小弟,记好了过几天咱们再好好喝一杯。到时候我带着允恭去府上叨扰,可不要嫌烦。”


马寻连忙客气,随后带着朱樉等人朝着太庙方向走去。而朱标和徐达说说笑笑,这是要去见皇帝、奏报军国大事。


“舅舅,让人先将旺财送回去。”朱棣蹿了出来,说道,“去祭拜外公,不好带着旺财。”


马寻自然没有意见,让人先将旺财给牵走。


朱樉非常好奇,也十分期待,“舅舅,这一次打仗有意思吗?”


朱棡也连忙问道,“都说那张良臣是小平章,义子七人七条枪,舅舅是如何擒杀他们的?”


马寻脸红了,“他七个义子大多数死在战场上,庆阳都被大将军他们围困、弹尽粮绝,张良臣父子投井被吊出来斩首了。”


朱棣就追问道,“舅舅,那你是如何先登破城的?舅舅身先士卒了?”


马寻更加老脸通红,我都不知道城是怎么破的,我甚至都没进庆阳城!


也不得不说朱樉几个都是好战分子,提起打仗都眉飞色舞,显得非常向往。


先去祭拜,战场上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就不和孩子们多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