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4章 黑风南下(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因为“黑风军”的先一步下手,玄青海最靠北的一两百里范围内,除了只能短距离航行的小舢舨,所有可以远行的船只,基本都被搜刮一空。


那支及时出现,如悬在头顶利刃一般的玄幽铁骑,也只能悬在那里,不可能真的落下来。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舍弃大部队,弃甲弃马,派一批最精锐的强手,划舢板小船接近,行刺杀之道。


可在铁骑军中,修为实力是和地位挂钩的。


让一军统帅舍下大部队,去做一个风险极大的刺客,在规矩森严的铁骑军内部,根本是不可能的。


是以,宋明烛等人的处境,看起来有些紧张,那也只是看起来。


而且,这次耿煊不仅给他们送去了更多车船,还送去了杨骞以及他兜售的全新战略。


“黑风军”席卷玄青海的行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从“普通模式”变成“简单模式”。


……


快速南下的车船上。


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八只玄青海沙雕,有的落在甲板上,有的落在栏杆上。


经过一番高强度的体能消耗之后,它们需要好好休息一阵,才能再度搏击苍穹。


另有六只玄青海沙雕,却被耿煊留给宋明烛等人,充当他们天空的眼睛。


同时,还要做好随时戳瞎对方眼睛的准备。


被一只只大鸟簇拥环绕的耿煊,看着前方水域,想着要不要先一步返回“黄苇岛”。


这时,一个腰肢曲线媚得惊心动魄的女子,来到耿煊身边。


不同于平平无奇,甚至有些丑陋的郭楠,也不同于虽然漂亮,却野性如雌豹的白玛,郁秋荷是“黑风军”现目前的中高层之中,最女人的女人。


受过一次红运赐福之后,她的修为也突破了炼髓中期的桎梏,晋入炼髓后期。


且根基扎实,没出现多少松动。


因其做事能力实在没话说,贴得又干脆又果决,现是船营的二把手。


一把手阮锐泽被留下,暂时跟着宋明烛等人厮混,这支南下船队就被耿煊交由她统领。


在将各船事务全都安排妥当后,她款步来到耿煊身边,恭敬拜礼道:“军主。”


虽非存心作态,可先天条件摆在那里,随着她这忽然下拜,忽然展露的腰臀曲线,实在是过于惊心动魄了一些。


耿煊都忍不住多瞥了两眼,这才问道:“‘水门军’,你知道吧?”


郁秋荷闻言,怔了一下,忙道:“知道。”


“这次南下的目标,就是它。”


郁秋荷惊了一跳,却赶紧收敛心神,认真聆听。


“考虑到那里现在有不少铁骑聚集,我也打算安排一些玄幽铁骑过去,在不影响行动效率的情况下,你认为安排多少骑比较合适?”


只玄幽马,一匹就相当于二三十个人的重量,加上沉重的甲胄,运送一骑铁骑,相当于运送三十几人。


而无论是楼船,还是车船冲船,都有“人力驱动模式”。


若运的是三十几人,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动力源”。


可若运送的是玄幽铁骑,却只能有一个“动力源”。


以耿煊的本意,当然是随船队出击的玄幽铁骑数量越多越好。


可考虑到行船效率,就必须有所取舍,玄幽铁骑的数量,也必须控制在某个限度以下。


在听明白耿煊意图之后,郁秋荷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应,而是皱眉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见耿煊还在等待她的回答,她赶紧道:


“军主,能再给我点时间吗?等回黄苇岛我再给您回复?”


“……可以。”


得了耿煊准允,心中松了口气的郁秋荷赶紧告退。


在给张恺、郭楠几名高层做了一些交代之后,耿煊纵身跃入水中,先一步返回“黄苇岛”。


在与宋明烛等人分别之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此刻,夜幕早已降临。


二十艘车船在熟悉玄青海水情的船营水手的引领下,一路向南疾行。


先行一步的耿煊,将“水行术”施展到极致。


行程过半之时,心中忽然生出一股福至心灵之感,原本已经发挥到极限的速度,陡然拔高一截,身形也变得更加“非人”。


整个人如水中幽影,向着“黄苇岛”快速接近。


“水行术”由大师晋入宗师,不仅速度更快,施展起来更加浑然如意。


更大的变化,还发生在身体层面。


“相马术”层次提升,一点点技近乎道之后,他的身体对于“风阻”便有了一种本能的适应。


能够通过身体表面的自然律动,有效的化解风阻的影响。


而此刻,当“水行术”晋入宗师之后,对于“水行”的最大阻力——水阻,也逐渐有了一种融入本能的适应。


这种改变,与构成“水行”的一大基石——“易容术”产生了微妙的联动。


早已被修炼到圆满之境的“易容术”,在这微妙的影响下,触摸到了更高深的领域。


耿煊有种感觉,在一定限度内,自己的身体,可以随他心意,更自如的变化,真的如“水”一般。


因为“水行”速度的更进一步提升,亥时初刻,也就是九点前后,耿煊就回到了“黄苇岛”。


岛上一切如常。


耿煊只与正在处理庶务的向锦秀打了个招呼,便去了特意为他空置出来的中军营帐。


很快,站起“天地桩”的耿煊,便进入到了物我两忘之境。


这连续的往返奔波在身体和精神上积累的疲态,在这奇妙的境界中被快速冲刷,身心都进入空明之境。


……


十一日凌晨四点左右,二十艘南下的车船,终于抵达“黄苇岛”。


终于找机会好好休整了一番的耿煊,也从“天地桩”的状态中退出。


看着一批批“黑风军”将士,开始有序登船。


这次南下,只留一卒百人在岛上,看守两万多匹玄幽马、大量物资以及四千五百名役夫。


其余人,加上这次随二十艘车船南下兵力,两万一千余人,全部都要南下。


其中,炼皮以及炼肉境人数,仅有不足三千,其余全都是炼血境以上的好手精锐。


此外,经郁秋荷建议,刘牧几人参谋定策。


在兼顾了攻击力以及行动效率的情况下,最终确定,这次出击的玄幽铁骑数量,控制在两千骑左右。


因为这个缘故,不仅二十艘车船要继续南下,仅有的十艘五千料楼船也要全部出动。


就在耿煊旁观着一队队“黑风军”将士有序登船之时,向锦秀来到他旁边,低声道:“军主。”


“有事?”


耿煊疑惑,还是在向锦秀的示意下往旁边走了几步。


向锦秀朝旁边指了指,耿煊顺着看去,有两百多人站在那里。


无论是整体的站姿气势,还是每个人散发出的精神气,都可以明显看出,这些人与那正登船的“黑风军”将士有着明显不同。


更加拘谨,畏缩,队形也显得散乱。


不过,当耿煊的目光看过去,这些人还是努力挺起胸膛。


却也有人目光闪躲,移向别处,不敢与他对视。


耿煊一眼就看出这些人的身份——那四千五百名役夫中的一员。


他们的状态,虽然无法和“黑风军”将士相比,可若与其他役夫放一块,却又明显能看出,无论是身体状态,还是精神气,这群人都要好许多。


这些人基本都有些修为在身,有的甚至正式迈入了炼皮的门槛。


不过,也仅此而已。


在军中做役夫,固然是个很危险的事。


可同样能获得一些在老家很难得到的机遇,比如,修炼进步的渠道。


这些役夫如此。


被耿煊用“十抽一”之法杀掉的那些役夫,也大多如此。


向锦秀低声道:“他们也都想要参与这一次的行动。”


耿煊扫了一眼,却一眼就能看出来,真正主动想要参与这场行动的,只有少部分。


绝大部分,都是“被”自愿的。


向锦秀这么做的目的,也很好理解。


这些役夫,和那些没有任何修为在身的普通役夫不同。


无论是能力心气,还是野心欲念,都更加旺盛强烈。


在岛上兵力全部抽走,只留一卒百人看守的情况下,难保不会有人犯浑折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将这些人全部带走是最好的选择。


对这些人来说,这次南下,无非两种结局。


要么死掉,一了百了。


要么活下来,按照耿煊以往做法,多少也能得点赐福,尝点甜头。


从此,成为“黑风军”的正式一员,完成身份地位上的跃迁,走入另一条的人生道路。


想明白这些后,耿煊点头,“行吧,将他们一起带上。”


待人马尽数登船完毕,二十艘车船,十艘楼船陆续出了码头,继续向南而去。


此刻,天色未明,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时分。


耿煊却没有停下来,而是在一艘艘车船、楼船之间往返。


将此前在宋明烛等人处新纳的3795人,以及这次从役夫群体中矮个中拔高个选出的278人,全部编入一个个不同的部曲之中。


这些人的实力,大多都不怎么高,甚至可以说是严重偏低。


每一个,都在持续拉低“黑风军”的平均实力。


若将他们勉强凑在一起,能发挥出的战力并不会太强,只是一群综合素质严重不足的乌合之众。


可在耿煊圆满境“点兵术”之下,分插进一支支成熟部曲卒伍之中,却能让他们的价值有效的发挥出来。


即便是战斗力堪忧,也可以充当润滑剂。


传递信息,执行一些看似简单,却又必须有人去做的基础任务,也都足够。


这其实也是耿煊与“黑风军”最基层的个体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随着“黑风军”的规模越来越大,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这种机会,无论是对他,还是这些个体来说,都是极难得的。


耿煊也会利用这机会,尽可能发掘出每一成员身上的价值。


并借助这个机会,给那些在他判断中更容易出头,或者是他更愿意令其出头的个体,安排进更适合其出头腾飞的环境之中。


——更容易出头好理解,这是目标成员自身特质决定的,或禀赋,或心志,其人总有一个方面比其他人更优秀,更容易走得更远。


更愿意令其出头,却并非目标成员本身拥有更容易出头上位的特质,而是其人恰好更符合他的价值偏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