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6章 你这叫不懂谋略?(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萧和一愣,扭头看了诸葛亮一眼。


有卧龙不问,你问我?


“我是真的不太懂谋略,恐怕不能为刘豫州排忧解难呀…”


萧和只得面露歉意的摊了摊手。


刘备转头与诸葛亮几人对视了一眼。


能精准推算出刘表病逝,刘琮降曹的人,会不善长谋略?


刘备回想起了三顾茅庐的情景。


高人隐士多矜持,自己可是三顾草庐,尽显诚意,方才请出了诸葛亮。


莫非这萧伯温,亦是嫌自己诚意不够。


嗯,必是如此!


念及于此,刘备当即起身,正了正衣冠。


“今北有曹贼大军压境,南有刘琮意欲举荆州降曹,备被夹困于其间,已到了生死关头。”


“望伯温先生念备一腔匡扶汉室之心,恳请先生赐教,备当如何渡过眼前难关?”


刘备是言辞诚恳,郑重其是的躬身一揖。


“刘豫州,你这…”


萧和脸上掠过一抹无奈。


看来刘备这碗饭端起来也不容易呀。


虽说是铁饭碗,可人家也不养闲人,你光想混饭吃,却不想出力,显然是不行的。


“刘豫州折煞萧某了,这般大礼和可万不敢当。”


萧和忙将刘备扶起,只得勉强一笑:


“刘豫州于和有救命收留之恩,若能为刘豫州分忧解难,乃是和义不容辞之事。”


“和虽不太懂谋略,不过豫州既然问到了,且容我斟酌斟酌。”


论排兵布阵,统军上阵这种实操,刘备就算跪下来请求他也不敢答应。


出谋划策这种“纸上谈兵”,倒也不是不能硬上。


毕竟身为一个穿越者,脑子里自带了比现在多出一千多年的“资料库”,有无数的案例经验可供参考。


结合现实条件,匹配出一个最优解,未必不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萧和指尖轻捻着额头,沉思了起来。


若跟着原来的剧本走,就要放弃樊城,越过襄阳南下撤往江陵,然后半路上被曹操虎豹骑追上…


那叫一个惨啊!


要是运气不好,说不定自己还会在乱军中被曹军给嘎了…


嗯,肯定不能走老路。


直接退往江夏跟刘琦会合倒也不是不可以,可依旧有被曹操追上的风险。


看来逃是下策,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住樊城,把曹操挡在汉水以北。


后世不乏偏安南方王朝,就是靠着坚守樊城,依托汉水天险,阻挡北朝铁骑南下。


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南宋,靠着襄樊防线,硬扛了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几十年。


可光是守樊城的话,就凭刘备万把号人马,就想挡住曹操十万大军?


难啊…


何况还有刘琮那厮缩在襄阳里,随时能在背后给刘备捅刀。


“等等…襄阳!”


萧和眼眸一亮。


襄樊襄樊,襄阳和樊城一江之隔,自古便为一体。


欲取樊城,必先下襄阳,反之襄阳若失,则樊城定然不保。


没错,关键就在襄阳!


萧和念头瞬间通达,一道大胆的战略在脑海中迅速生成。


“刘豫州若想扭转乾坤,依和之见,只有一条路可走。”


萧和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出四个字:


“奇袭襄阳!”


这语出惊人的四字一出,几人大吃一惊。


“萧先生,你是说,让备去袭取襄…襄阳不成?”


刘备只怕自己听错了,忙是再次询问道。


“主公若是不想荆州落于曹操之手,就必须要死守樊城,以阻挡曹操大军过江。”


“以我军现有兵力,想凭自己的力量守住樊城,实属螳臂当车。”


“何况刘琮举荆州降曹,主公腹背受敌,就等于是身陷绝境。”


“所以主公必须趁着曹军未到,抢先一步偷渡汉水,趁着刘琮新立人心不稳,一举将襄阳拿下。”


“襄阳乃荆州州治,半数兵马钱粮都集中于此,主公拿拿到襄阳,方才有北抗曹操,南收荆州的底气!”


“萧先生,你这奇袭襄阳四个字,不知是否是亮所说的意思。”


不等萧和开口,诸葛亮便将奇袭襄阳的利弊一一点出。


萧和还正想着怎么解释,诸葛亮这一抢答,倒是省了他再费脑子。


“对对对,孔明先生说的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