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0章他连全族的命都不要了!说我像他?【求月票】(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话到这里,李世民便洒脱的摆手道:“算了,宫殿的事以后再说吧!”


“陛下英明!”


刘洎当即朝李世民行礼,众臣也跟着随声附和。


只见李世民满脸欣赏的看了刘洎一眼,又看了魏征一眼,不由得笑道;“刘洎,朕在你身上看到了几分太子少师的样子,你是不是跟他学的啊?”


“哈哈哈!”


此言一出,满朝轰然大笑。


魏征泰然自若。


刘洎满脸尴尬。


却听李世民又侃侃而谈道:“朕记得你说,你在隋朝的时候,看到过隋朝修宫殿,朕问你,刘洎,你在隋朝的时候是个什么官儿啊?”


“这个,臣,臣不过是一介小吏而已”


“哦,小吏啊!还不是官么?”

https://m.9biquge,com

李世民恍然点头,又接着道:“那在这之前,你又是做什么的呢?”


“臣”


刘洎闻言,不禁一脸苦涩:“陛下应该知道,没有比小吏更低的职位了,臣之前,应该叫流外.”


“流外?”


李世民一愣,旋即有些好笑的道:“流外是什么意思?不入流吗?”


“哈哈哈!”


众臣再次轰然大笑。


刘洎尴尬得无地自容。


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则无奈摇头。


李二陛下的报复心,一直都是很强的。


你啊!以后在长安,怕是要多多学习,才能站稳脚跟。


“陛下——!”


就在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对刘洎深表同情的时候,一道突兀的声音,顿时响了起来。


众臣微微一愣,笑声戛然而止。


只见一名年轻的史官,从角落里站了出来,正色道:“侍御史虽然出身寒微,但陛下是敬重他的能力,才将他从地方上调上来辅佐陛下的。


“陛下不可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穷追他的门第。”


“陛下这样做,等于是抛弃了从前的恩德,又使他无地自容,痛苦椎心,将来还怎么要求他忠心侍奉陛下呢!?”


“这”


李世民闻言,也是一愣。


却见朝堂上的一位大臣,当即站了出来,低喝道:“逆子!这里哪论得到你说话,还不快下去!”


“可是父亲.”


“这里没有你父亲,快下去!”


“呃”


众臣闻言,不禁互相对视,暗暗好笑。


只见那位史官,一脸憋屈,最后还是听话的准备退下去。


而就在他即将退下去的下一刻,李世民恍然回过神来,笑着道:“哦,朕记得你,你是那个掏鸟的少年,对不?”


那位史官闻言,满脸尴尬,旋即朝李世民恭敬行礼道:“臣,起居郎,褚遂良,拜见陛下!”


“嗯,褚遂良,好,好个褚遂良!”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道:“朕记得,你擅长书法,尤其对王羲之书法,专研颇深!朕还答应过你,以后有人敬献王羲之书法,先给你勘验。如今想来,为了朕这爱好,让某些大臣走上了歧途。朕应当自省,以后,朕将不再收任何大臣敬献的王羲之书贴,由朕自己凭机缘寻找!”


说完这话,又将目光落在刘洎身上,语气诚恳的道:“刘卿,你敢于进谏,忠耿直言,朕确实不该穷追你门第,朕后悔了。”


“啪啪啪——”


李世民这话刚刚落下,魏征就冷不防的鼓起了掌。


其余众臣见状,先是微微一愣,而后也跟着掌声雷动。


等掌声消停,李世民又接着道:“中书令,传朕旨意,擢升刘洎为尚书右丞,重振纲纪!”


“是”


房玄龄站出来恭敬应了一声。


众臣不由满脸疑惑,暗道这个刘洎有什么功劳?不就是冒死进谏了一次吗?居然能顶替魏征之前的官职。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刘洎能从江陵调入京师,本身就拥有莫大的功劳。


比如监视李承乾.


“另外,哦,对,褚遂良,你也不错,敢于直谏,是个人才。朕就任命你为谏议大夫吧!”


“谢陛下!”


褚遂良大喜,连忙跪地谢恩。


不远处的褚亮,则眉头紧缩,似乎不想儿子参与朝政。


但李世民既然已经下旨了,他也无可奈何。


就如此,两位对李世民颇具影响力的重要人物,粉墨登场。


可朝会依旧没有结束。


却听李世民继续道:“诸位大臣,朕让你们回去考虑的分封,考虑得咋样了?”


“这”


众臣一阵无语,心说陛下你还是贼心不死啊!


咱们都商量多少次了!


都跟你说了不行啊!


“陛下,臣以为此事没什么好考虑的!”


魏征率先站出来道:“而且,臣上次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封王与功臣们的封地世袭,时间一长,难免会自成一派,中央的统治力肯定会受其影响。”


“另外,他们的后代,恐怕也会越来越骄横,为祸地方。”


“再者,分封之后,税收肯定会大幅下降,军队的实力也会因此变得薄弱。”


“所以,分封会导致民心渐离,国家动荡,万万不可推行。”


“臣等复议!”


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等李二心腹大臣,也在这时纷纷站出来附和。


其余众臣虽然没有站出来附和,但态度跟他们差不多,也不赞成分封。


这让李世民的心情顿时跌入了谷底,冷冷地道:“你们知道汉王为什么会自请就封吗?因为他觉得,某些朝廷高官,总是轻视他,甚至还肆无忌惮的调查他,让他觉得非常受辱,想要建立一番事业,证明自己!”


“什么!?”


众臣闻言,大吃一惊。


特别是长孙无忌,脸色唰的一下就沉了下去。


但李二却没注意到他的脸色,又沉沉地道:“朕记得,隋文帝时期,朝廷一品以下的官员,在诸王面前,连话都不敢大声说,怎么到了朕这里,就不一样了?”


“朕只不过想让诸王到地方成才安定,朕有错吗?”


“假如朕将诸王留在长安,岂不是任由某些高官凌辱?”


此言一出,以房玄龄为首的大臣,顿时满脸惊恐,汗流浃背,纷纷跪地谢罪。


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李世民说的某些高官不是他们,而是东宫的部分高官。


但也不是所有大臣都跟着房玄龄跪了下去。


比如魏征。


却听魏征淡淡地开口道:“陛下说这话,好没有道理,谁会轻视诸王?臣相信没有任何大臣会轻视诸王。哪怕是调查,也是依法查办!”


“魏征!你什么意思?”


李世民脸色一沉:“难道朕儿子保家卫国也有罪?”


“保家卫国自然没罪,但有罪没罪,得讲究证据!”


“你!”


魏征面色一正,眼见李二被自己怼得哑口无言,又淡淡地说道:“更何况,按照礼制,皇帝的儿子跟皇帝的大臣,都是皇帝的臣子,地位相等,有什么好轻视的?”


“按《春秋》来说,周王派出的朝廷使臣,地位甚至还在诸王之上。因此,凡朝廷三品以上的高官,都算是朝廷公卿。就连陛下都应该对他们尊重礼敬,更何况诸王?”


“再者,如果陛下要拿隋朝这种亡国跟我大唐比,那臣无话可说。可我大唐现在如日中天,陛下却拿隋文帝纵容诸子,让他们为非作歹,导致亡国的例子来说,这就有些荒唐了!”


“魏征!”


李世民豁然从皇帝宝座上站了起来,怒气冲冲的盯着魏征。


却见魏征依旧表情淡淡地道:“怎么,陛下是想让我大唐效法隋朝那样亡国吗?”


“你你你!”


李世民被魏征气得浑身发抖,却找不到任何语言来辩驳他,实在是憋屈到了想要抓狂的地步。


最终,咆哮着大吼:“散朝!散朝!!”


见此一幕,刚刚还被李世民夸赞像魏征的刘洎,不由目瞪口呆,心说我像个屁啊!


我特么敢像吗?


我忠耿进谏,顶多是不怕死!


他连全家的命,不,全族的命都不要了啊!!


………


求保底月票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