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0章李世民:朕才是皇帝!【求月票】(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请奏无效,下一位!”


在李承乾的印象中,侯君集应该是那种不甘屈居于人下的人。


所以,他才会跟瘸子走到一起,最终掀起谋反的篇章。


而在这之前,李承乾自问与侯君集的关系还算融洽,虽然没有走上跟他合作谋反的那条路,但也算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如今,李承乾却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何会突然针对自己。


本着想不明白就走一步看一步的原则,李承乾在深深看了眼侯君集之后,就轻飘飘的丢出了这句:“请奏无效,下一位!”


我擦!


他怎么又来!?


众臣听到李承乾这话,脑袋瞬间就宕机了。


而一旁的李世民,也露出满脸的诧异表情。


他原以为李承乾会跟应对张玄素那样,对侯君集的请奏予以强烈的回击,没想到,李承乾却再次祭出了无赖战术。

https://m.9biquge,com

这不仅让李世民大感意外的同时,还让李世民对李承乾产生了一种古怪的欣赏。


因为他在以往的皇帝生涯中,从未体验过这种令群臣脑袋宕机的战术。


毕竟玄武门那件事后,他在面对群臣的时候,总是如履薄冰。


所以才会出现张玄素这种以‘忠耿直言’标榜自己的大臣。


可是,这一次与之前那次明显的不一样。


有了张玄素的前车之鉴,众臣已经明白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李承乾主政,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李承乾与李世民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李世民偶尔也会一意孤行,但李世民对臣子却很宽容。


而李承乾则是那种趁你病,要你命的狠角色。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嫉恶如仇的君主,对臣子来说,绝对是世界末日。


所以,在李承乾使用无赖战术的下一刻,率先反应过来的大臣,便立刻对他义愤填膺:“太子殿下若是这样主政,那这朝会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


“没错!臣等上奏一事,太子否决一事,那这朝会还有什么意思?干脆太子一言决断好了!”


“是啊太子,您不能这样做,这不符合朝会的规矩!”


“陛下,您快说句话啊!不能让太子再胡来了!”


听到众臣义愤填膺的谏言,李世民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板着脸看向李承乾,再次开口道:“太子,朕需要一个解释!”


“父皇.”


“请太子称陛下!”


李承乾:“.”


李世民:“.”


父子俩互相对视,皆是不语。


片刻,李承乾再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扫了眼群臣,才不疾不徐地道:“既然陛下要孤给你们一个解释,孤就给你们一个解释,刑部侍郎侯君集接到密报,说孤建立的锦衣卫,参与了多起谋杀案件,请奏陛下彻查锦衣卫。”


“在这里,孤想问侯侍郎,你所谓的密报,可提供了证据?”


侯君集微微一愣,旋即正色道:“回太子,虽然那密报没有提供实质的证据,但密报上面提供的内容,与锦衣卫昨晚在长安的行动,十分吻合。故而,臣才请奏陛下,彻查锦衣卫。”


“这么说,你还是没有证据对吗?”


“回太子,臣刚刚已经”


“行了!”


还没等侯君集把话说完,李承乾就摆手打断了他:“孤听得非常明白,你说没有实质证据,只是道听途说,觉得有些巧合,就对锦衣卫产生了怀疑!”


“这”


侯君集再次一愣,而后看向李世民。


却听李世民沉声道:“即使是怀疑,也应该查清真相,还死者一个公道。”


“好!那就查!”


李承乾也很干脆,直接道:“孤准许刑部侍郎对锦衣卫进行彻查,但有一个条件,陛下得答应孤!”


“什么条件?”


李世民皱眉问道。


李承乾淡淡一笑:“如果刑部侍郎查不出证据,或者锦衣卫比刑部先找到几起命案的证据,从今以后,锦衣卫将不再是东宫的锦衣卫,而是大唐朝廷的锦衣卫,拥有独立查案,监察百官的权力!”


“什么!?”


众臣闻言,不禁大吃一惊。


就连李世民都忍不住眼皮狂跳。


若是让锦衣卫拥有监察百官的权力,那太子的势力将会进一步增强,这如何能让李世民接受?


所以,只是吃惊了一瞬,李世民就果断拒绝道:“不行!”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朝廷有御史台监察百官已经够了!”


“可御史台不会查案啊?”


“查案有大理寺和刑部,不需要锦衣卫!”


“但他们查案的能力.”


“够了!”


还没等李承乾把话说完,李世民就暴喝打断了他:“朕才是皇帝!”


哗!


此言一出,全场肃静。


就连李承乾都不由闭上了嘴。


很明显,他已经触碰到了李二的底线。


就算李二之前一直在跟他妥协,但在这件事情上,李二已经表明了态度,不会再妥协。


因为李二的百骑司就是类似于锦衣卫的存在,他知道锦衣卫监察百官的影响。


所以,李承乾想要用锦衣卫震慑百官,短时间内恐怕是不可能了。


而就在气氛逐渐变得紧张的时候,房玄龄忽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冷不防的开口道:“太子今日不是要跟番邦各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吗?不妨先把这个条约签订了,查案的事,就交给刑部侍郎去办吧?”


“对对对,先把军事同盟条约签了,那些番邦使臣还在外面等着呢!”长孙无忌也随声附和道。


其余众臣闻言,互相对视,也没有多说,然后便自顾自的回到了原来的队列。


却听李世民又语气缓和的道:“既然番邦各国愿意跟我大唐攻守同盟,那就让他们进来签约吧!”


“诺!”


鸿胪寺卿唐俭闻言,连忙应诺而退。


很快,他就带着高昌,于阗,疏勒,康国等二十九国的使臣,从殿外走了进来。


“吾等参见大唐皇帝陛下,大唐太子殿下!”


“众使者平身!”


李世民淡笑着抬手示意,而后扭头看向李承乾。


却听李承乾直接了当的道:“岑司长,将准备好的同盟条约,拿出来给诸位使者看,若无异议的话,那就签字吧!”


“遵命!”


岑文本应了一声,当即让人将准备好的同盟条约,一份一份的发给二十九国的使臣。


虽然二十九国的使臣早就商量好了,答应大唐提出的条件,但马上就要签条约的时候,依旧有使臣提出了异议。


却听高昌国使臣率先开口道:“尊敬的大唐太子殿下,外臣有一事不明,您提出的条件之一是,让我们国家用大唐的钱币,可据外臣所知,大唐的铜钱好像并不多,我们若全部采用大唐的铜钱,大唐有那么多铜钱吗?”


“是啊大唐太子,我们国家虽然小,但人口也有十几万户,您可考虑清楚了?”于阗国使臣也出言附和道。


而李承乾则哑然一笑,似乎早已有所准备。


却听他笑着道:“诸位使者误会了,我大唐的钱币,可不光只有铜钱,还有一种刚刚发行的新货币,名为银票。此银票不仅流通方便,还能兑换等额铜钱,或者金银。”


“这”


各国使臣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敢问大唐太子,此银票是何种样式,能否让我们先看一看?”高昌国使臣再次开口道。


李承乾淡淡一笑:“有何不可?”


说着,抬手示意马周道:“户部尚书,去将我大唐最新发行的银票拿出来,供诸位使臣观看。”


“诺!”


马周应诺一声,当即就让人端着一张张制作精美,花纹别致的银票,出现在各国使臣面前。


“我的天呐,这也太好看了吧!”一名使臣见到银票,不由惊呼出声。


其余使臣也纷纷露出吃惊的表情。


他们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钱币,当即就被钱币的样式,花纹给吸引到了。


却听康国使臣惊疑不定的道:“敢问大唐太子,此‘银票’是何种材料制作的,为何我们从未见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