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诸天:从三国子午谷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37,拜师赵云(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夜色,开始笼罩大地。


营寨的收尾工作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当赵云前来的时候,就看到纪青山正坐在篝火旁发呆,神色中满是怅然。


这样的表现,顿时让赵云一怔,他坐到纪青山旁边,伸手宽厚的手掌,拍了拍纪青山的肩膀,关心道:“青山何事心忧?”


“子龙将军,我只是恨……”


纪青山脸上的悲伤之色更浓了,“现在我军弹药已耗尽,明日,必要以肉搏为主,而我,徒有七尺七寸之躯,却不通武艺,不知如何杀敌,因此深恨之……”


“你既有此拳拳之心,就不失为勇敢男儿。只是,观青山年岁,也已二十有余,为何直到现在,都不曾习武?”赵云安慰了一句,又提出疑惑。


“唉,青山飘零半生,只恨未逢名师。是故,空有满腔热血,也只能遗恨至今……”


纪青山长吁短叹地摇了摇头,说罢又目光灼灼地看向赵云,抱拳道,“今见子龙将军,青山方知世间还有此英豪。公若不弃,青山愿拜为师父。从此以后,上报师恩,下安黎庶,决不辱没师父威名!”


赵云闻言,顿时动容,他那张宽阔刚毅的脸庞上,浮现出了一种别样的神采。


纪青山的话语中,“下安黎庶”四个字特别戳中他的内心。


“云一生从未收徒,青山既有此心,吾当成全。只是武艺传授,非同小可,你须依我三件事,此事方可成。”赵云神色郑重。


“师父请讲,区区三件,何足道哉!”纪青山连忙答应。


“这三件,可并不容易,甚至需要让你付出性命,你且听好!”


赵云沉声开口,眼眸中,闪过一阵遥远的回忆。


“云平生所愿,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当年,袁绍与公孙瓒在北方大战,我为常山郡民兵领袖,欲择其一,以求托庇。


但袁绍为天下士人领袖,其治下,士家大族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虽势大,我却弃之而择公孙瓒。


后遇先帝,蒙先帝错爱,与之相交甚厚。然先帝的势力,时不在北,我若投之,恐常山郡乡民有失,因此只得再效力于公孙瓒。


你当明白,云这一身武艺的来源,是为守乡护民而生,非为杀戮。


因此,这第一件事便是,你若学艺于云,便不可以云之武艺,屠杀黎民百姓。”


“第一条简单。”纪青山点头。


赵云又接着说:


“公孙瓒死后,我投先帝而去,先帝以云为亲信,拱卫其亲属家眷,常常厚爱,无以复加。云受先帝大恩,常思无以为报,誓为先帝守护基业。


因此,第二件事便是,你若学吾武艺,亦当守护季汉基业,不得背蜀降魏。”


说完,赵云迟疑了一下,却又补充了一句:“除非到事不可为的那一天,若陛下先降,此条便不作数。”


纪青山闻言,心中一动,露出笑意:“弟子明白。”


“第三,先帝施行仁政,宽爱百姓,陛下和诸葛丞相皆承其仁德,对民宽厚。你才思敏捷,博学多识,亦是能臣的材料,因此,你若为官,也当秉持仁政,善待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


赵云缓缓将第三件事也说出来。


“师父。”纪青山没有再说话,而是直接行三叩首之礼。


“在我门下,不必拘礼。”赵云忙上前搀扶,脸含笑意,越看自己这个弟子越觉喜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