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长社之围(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光和七年,四月,荥阳。


当张虞从孟津赶到虎牢关时,不见王允踪迹,经向周围人打听,原是王允已单车出关,先行至荥阳。


因怕王允遇见残兵贼寇,张虞马不停蹄往荥阳。


当张虞至荥阳时,却发现王允不在城内,在一番了解后,张虞顺着官道前行,通过吏卒打听到王允正在散粮赈济难民。


空旷的道路上,数千难民背负行囊,妇孺在内,强壮在外,或推着小车,或驱赶牛车。


一顶草棚搭在路旁,凡路过的灾民都能持碗分粥。


“嘚嘚!”


当张虞率百名汉胡杂骑到时,顿时引起了难民恐慌,强壮男丁持木矛在外,妇孺缩成一团,生怕胡骑会劫掠他们。


而草棚内的王允,听到骑卒动静,丝毫不畏,单人按剑而出。


“吁!”


张虞抬手示意从骑止步,自己单人策马上前,喊道:“诸君可知豫州刺史何在?”


“何事?”


却见中年士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而来,其眼眸深邃,身材清瘦,髯须至胸,一种威严之气油然而生。


见来人语气不凡,张虞翻身下马,拱手说道:“某乃豫州武猛从事,今闻王豫州在此,特来护卫。”


王允上下打量张虞,又远观风尘仆仆的百骑,露出笑容说道:“我便是豫州刺史王子师,你可是我兄之婿张虞,张济安?”


“张济安拜见使君!”


张虞作揖而拜,说道:“祁县至河南道路遥远,虞在路上如有耽搁,望使君见谅!”


“无事!”


王允满意颔首,笑道:“济安来得刚好,我正欲往朱中郎军中。”


说着,王允指着张虞身后的百骑,说道:“济安日夜兼程而来,想来已是疲惫,今让骑士暂且下马休息。”


“下马休息,不得扰民!”


“诺!”


张虞朝着郦嵩吩咐,示意众人下马休息。


得到下马军令,疲惫不堪的骑卒们欢呼了一声,在郝昭、什翼的带领下,分散到周围旷野休息。


张虞则是紧紧跟着王允,等候王允的吩咐。


“王使君!”


草棚里,不少难民在大木桶前排队,见到王允入内,纷纷行礼以表感激。


衣衫褴褛男子端着两个碗,恳求说道:“我家女儿年幼,能否多给一碗。”


“一人一碗,不可更改!”


厨子拎着大勺,语气生硬说道。


“我家女儿就在外头,劳烦多给一碗!”男子哀求道。


厨子神情冷漠,说道:“下一个!”


“让开!”


另一名泼皮将那男子挤走,端着木碗上前,谄媚说道:“贵人,多给点米。”


厨子神情不变,随意捞了一勺稀粥,倒到泼皮碗里。


见米粒少得可怜,泼皮想说什么,但畏于王允权势,唯有默默离开。


出走了几步,泼皮喝了口粥,似乎感觉口感不对,便将嘴里的东西吐了出来,发现竟是麸糠,嘴里骂骂咧咧离开。


见状,王允神情微冷,张虞若有所思。


少许,郦嵩趋步而来,朝张虞耳畔一阵嘀咕。


张虞点了点头,问道:“使君,我部骑士奔波多时,口干舌燥,能否借点粥水解渴?”


王允笑了笑,说道:“怕骑卒吃不惯麸糠。”


“麸糠?”


郦嵩迟疑了下,问道:“今时莫非缺粮,使君才以麸糠济民?”


“是也不是!”


王允捋髯淡笑,说道:“我将一石良米向大族换成三石麸糠,本能赈济三人,今能赈济九人,何乐而不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