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刘封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雍州攻略,让诸葛亮去益州(6K)(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刘备猜想,刘封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曹魏有名号的大将,都不是容易对付的。


石阳能斩文聘,还是刘封定计加剧了曹丕和孙权在濡须口的战事、断了石阳的援兵,再以数倍兵力强攻石阳,才侥幸获胜。


即便如此,中途也有两次差点功败垂成。


一次是关平关兴被文聘算计陷入重围,幸有赵云突阵才侥幸脱险。


一次是文聘用疫病和疑冢定疑兵之计,差点就将大军吓回了夏口。


刘封不认为李严能在武都击退郭淮,就能在雍州击败郭淮,武都并非郭淮的主场,退兵不等于不如李严!


对刘封而言:李严取不了雍州不打紧,可若因李严取不了雍州而影响到刘封在荆北三郡的部署,那真就得不偿失了。


故而。


刘封明知刘备真正想问的问题,依旧只是在装傻充愣。


配合李严牵制张郃?

https://m.9biquge,com

门都没有!


换作配合诸葛亮还差不多!


“吾儿,直言你的想法吧,别跟朕绕弯子,再装傻充楞,朕就将你调往桂阳去取交州!”刘备抬头瞪了刘封一眼,示意刘封认真回答。


刘封讪讪一笑:“父皇,其实,让儿臣配合攻取雍州,也不是不行。不过攻取雍州的主将,不能是李严。”


刘备蹙眉:“不让李严当主将,那又该由谁来当?去的人若与李严不和,岂不是坏了大事?”


刘封轻笑:“儿臣保举三人前往,李严定会俯首听命,不敢不和。”


“哪三人?”刘备问道。


刘封徐徐吐词:“太子为主将、丞相为参军、骠骑将军前往游说羌胡,定能令郭淮惊惧!”


话音一落,刘备的双目瞬间瞪大,随后否决:“不成!太子年幼,岂能统兵?丞相诸务繁忙,岂能轻离?吾儿,你若委实不愿出兵牵制张郃,朕可回诏李严,何须再调太子和丞相前往?”


让太子和丞相去益州,刘备有一种没睡醒的感觉。


还不如直接让李严放弃攻取雍州!


刘封敛容正色:“父皇。儿臣是认真的!


濡须口一战,孙权几近半残,短期内对父皇和曹丕,都没了威胁。


曹丕今后,定会将部署在淮南的重兵,转移到江夏北部的大别山一带,以提防父皇走江夏出兵汝南。


宛城一带,曹丕同样会部署重兵,以提防儿臣向宛洛进兵。


曹丕有中原富饶之地,若是长期对峙,对父皇极为不利,若不趁着军中宿将尚在时取得关中之地,等宿将不存时再取关中,就难了。


太子、丞相和骠骑将军前往,一来可增加太子在军中的威望,二来有丞相和骠骑将军在,不论安抚士族还是拉拢羌胡,都远胜于李严。


若太子攻打雍州一路势如破竹,曹魏朝野定会恐惧。


儿臣则配合营造兵向宛洛的假象,虚虚实实,让曹真张郃等人,疲于应对。


等诱张郃离开武关,儿臣就可奇袭武关,与太子会师长安,同取雍州之地!”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既然要配合夺取雍州,那刘封就要让刘备下一局更大的棋。


而李严,还没资格跟刘封同列棋盘。


让堂堂燕王,去给一个小小的东川都督当绿叶?


李严太抬举自己了!


能让刘封甘心当绿叶的,除了刘备,就只有刘禅。


前者是父子恩义,后者是兄弟恩义。


诚然。


李严高傲,旁人当主将定会不服。


可太子兼益州刺史、征西将军、持节督益州十七郡的刘禅亲自去当攻打雍州的主将,李严又怎敢不服?


而有太子刘禅亲征雍州,益州方面军的士气也会提升一大截。


再有诸葛亮和马超在,刘禅的安全也能得到保证。


而往私心上讲:刘封不希望李严立功太大。史载李严身为托孤重臣,却在刘备死后劝诸葛亮加九锡,其心难测。


刘备低头沉吟。


比起李严的方案,刘封的方案显然更胜一筹。


李严的方案,是牺牲刘封的利益来配合东川诸将。


刘封的方案,则是兼顾了东川诸将利益的同时还兼顾了刘禅、诸葛亮、马超的利益,同时又不会损害自身利益。


于国家而言。


最佳的战略方案一定是最符合各方利益的战略方案。


否则在具体的执行中,就容易被利益受损方拖后腿。


“容朕深思。”


刘备没有立即同意刘封的提案。


调马超前往益州,牵涉不大,马超若是得知,也一定乐得前往。


调刘禅和诸葛亮去益州,牵涉就大了。


单单是秘密调往还是公开前往,都得仔细权衡。


刘封打了个哈欠:“父皇,何必深思,今日天色太晚,不如好好睡一觉。


明日将太子、丞相、尚书令、大将军、骠骑将军都叫上,有问题直接沟通,何必一个个的单独传召啊。


儿臣,尚有娇妻美妾在府中等着呢。”


看着刘封着急欲走,刘备这才反应过来,笑道:“是朕疏忽了,你久未归家,当与妻妾同乐。也罢,明日再议。”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看着刘封离去的背影,刘备依旧无法入眠。


人一旦有了心事,就极容易失眠。


不分古今。


侍中郭攸之不忍,劝道:“陛下,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听燕王殿下的,先好好睡一觉。”


刘备轻叹:“天色虽晚,但心气难静,又如何能睡得安稳?攸之若是困了,可先去休憩。”


郭攸之恭谨道:“陛下未睡,臣不能先睡。”


而在另一边。


刘封则是折道来到了丞相府。


虽然已是亥时,但刘封料诸葛亮肯定还在挑灯处理政务。


事实也如刘封预料。


丞相不是个简单的职务。


刘备虽然称帝了,但麾下贤才远不如曹丕。


能协助诸葛亮理事的并不多。


即便如此,诸葛亮都还要对下属处理上报的事务核查,避免错误和遗漏太多。


诸葛亮也想轻松,奈何人才寡薄,不敢疏忽。


否则出了纰漏,既对不起大汉的士民,又对不起刘备的知遇之恩。


得知刘封到来,诸葛亮不由惊讶。


虽然刘封投了拜帖,但白日里诸葛亮已经将连弩模型和图纸都让孙琰带回了。


目的就是不想再浪费时间来招待刘封。


招待了刘封,诸葛亮浪费的时间就得用更多的熬夜来补回。


此刻刘封已经亲至府上,诸葛亮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务来见刘封。


“殿下何事深夜来访?莫非是连弩改良不合殿下心意?”诸葛亮误以为刘封是为连弩改良而来,直言问道。


刘封摆了摆手:“丞相误会了,改良后的连弩精妙,巧夺天工。今夜来访,非连弩之事,而是雍州之事。”


“雍州?”诸葛亮诧异。


由于法正是直接将李严的捷报面呈刘备,捷报如今也还在刘备手中,诸葛亮并不知道武都阴平之事。


刘封遂将今夜之事,简明扼要的告知诸葛亮,又道:“出兵武关牵制张郃,孤倒无所谓,只要丞相能提供粮草,孤明日就能出兵!”


诸葛亮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克制住了想骂人的冲动。


这要是转换成现代版,诸葛亮的心理就是:什么玩意???你们是不是三国志玩过了?混蛋!休都不休打四场了!四场!还要打第五场!信不信我把你们这些武将全都流放了?想累死我?


“荆州百废待兴,粮草拮据,出兵之事,殿下切莫说笑!”诸葛亮吐了一口浊气,维持了儒雅。


刘封正色:“丞相,孤可没说笑。孤已经向父皇提议,由太子、丞相和骠骑将军同往益州,攻取雍州。


荆州虽然粮草拮据,但益州这两年府库充足,百姓徭税轻薄,若以精兵万人出武都,粮草可用一年。”


诸葛亮错愕:“殿下,你认真的?太子年幼,如何统兵?亮公务繁忙,岂可轻离。”


刘封不由笑道:“难怪父皇常说,得了丞相,如鱼得水。就连说的话都如出一辙。”


诸葛亮语气也多了几分凝重:“殿下,你到底是何意?”


刘封敛容:“丞相,若有朝一日,父皇、大将军等宿将逝去,而孤也因常年征战而生意外,何人能再统兵北伐?”


诸葛亮脸色一变:“殿下正值壮年,何出此言?”


刘封凛声而道:“昔日才智如庞士元,也不幸折于流矢;伪魏的前将军张辽,因孙权偷袭合肥带病出征,也在战后病逝。


战场厮杀,生死有命。父皇昔日养孤为子,以孤为副军将军,亦是担心会骤然而亡。


以孤如今之名气,恨孤者不知凡几,孤不仅要提防战场上的危机,还要提防敌国行刺、离间,以及提防本国朝野中的野心之辈。


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孤不在了,又有何人能辅佐太子北伐曹魏?


故而孤以为:太子当有军威,丞相当明军务。”


诸葛亮凛然,看向刘封的眼神,更多了复杂。


战场厮杀,生死有命。


诸葛亮深有体会。


若庞统尚在,诸葛亮也不用如此操劳。


庞统不仅仅是跟诸葛亮齐名的凤雏,还是诸葛亮的亲戚兼好友,两人在根本利益上是相通的。


若诸葛亮和庞统同为托孤大臣,是不会出现诸葛亮北伐李严拖后腿这种事的。


同样。


以如今刘封和诸葛亮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诸葛亮不担心刘封会功大欺主,刘封也不担心诸葛亮会拖后腿。


将相和睦,于私于公,都是极为有利的。


可万一真如刘封所言:刘封不在了,何人辅佐刘禅北伐曹魏?


换个大将,能跟诸葛亮将相和睦吗?


低吟刘封那句“太子当有军威,丞相当明军务”,诸葛亮陷入了沉思。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