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刘封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7章 赵云先登,刘封破城斩文聘(7K)(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若是陷阵先登,不少悍卒都会舍身忘死。


因为陷阵先登承担的风险,有足够的利益来补偿。


然而疫病不同。


在这个医疗水平低下的时代,一旦染上疫病,那就是人见人嫌。


不仅没有功劳可言,还会被扔到角落自身自灭。


汉军将士闻之色变,更别说去沼泽坟地探查棺木真假了。


夜半埋空棺,昼时祭酒哭。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令人难以琢磨。


不论是赵云,还是关平关兴,亦或者岳举、杨兴、陆文、牛宪,都不敢让军士冒风险去沼泽坟地探查真假。


而军中将校也对攻打石阳城起了畏惧之心。


大家都是来争军功的!


若争军功的结果是染上疫病,那就真成了有钱没命花有福没命享!


不仅如此。


就连饮水,都得换远的地方去取,生怕误引了脏水。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一时之间。


军中不少将士,都私生退兵之心。


直到刘封亲至,大寨的汉军都不敢靠近石阳城一步!


“疫病?”


得知消息的刘封,亦不敢大意。


这些年,因疫病而死的不知凡几!


各州郡户口锐减,也多与疫病有关。


曹植的《说疫气》更有记载:建安二十二年,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就连张仲景的家族都死了大半,更遑论普通人了。


为何三国户口少?


那是真的死太多,没人了!


“传孤令:


不覆巾掩口鼻者,斩!


随地大小便者,斩!


饮用生水者,斩!


各营医者、庖厨,燃烧艾草、苍术以熏诸营,熬制艾汤散于诸士,违令者,斩!”


一连四个“斩”令,将赵云等人吓得不轻。


“燕王殿下,这斩令是否太苛刻了些?既知石阳城有疫病,不如退兵。”关平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既然不幸遇到了,那就避而远之。


石阳城可以下次再取,得了疫病就没下次了。


似刘封这般“不覆巾掩口鼻”要斩,“随地大小便”要斩,“饮用生水”也要斩,关平统兵多年也不曾见过这般军令。


赵云、关兴等人虽然没开口,但观众人态度也跟关平相差无几。


刘封扫了一眼众人,淡淡开口:“神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隔离病患、药熏空气、掩蔽口鼻’的医者之理;


前汉亦有‘温病者,闭户牖,覆巾掩口鼻’之说。


就连巫者祛邪也懂得引燃艾草,谎称其为‘天火’来净化病邪。


军士可以不读书不懂防疫,尔等身为将校,岂能愚昧不明、见疫而避?”


众人皆是羞惭低头。


震住了众将校,刘封的军令很快下达。


虽然众军士颇有不解又惧怕疫病,但也没人真的敢冒着“斩”令而阳奉阴违。


刘封又亲自带人整肃营地,深挖粪池、隔离饮水等等,一应安排,井井有条。


仅仅一天时间,刘封就完成了整个营地的重新部署,细节指令更是下达到了诸营军侯之手。


不论是赵云还是关平关兴兄弟,皆是看得心惊。


若论陷阵先登,武勇自然是排首位的。


若论行军作战,主将要考虑的就多了。


如地形选择,要考虑高地避暑、向阳背阴。


如水源粮草,要考虑近水草而处实、预防敌方断粮。


如敌情观察,要及时判断敌军士兵状态、营地虚实推测。


如天气水文,要及时防洪避险、防敌水攻。


如行军路线,要占据向阳面,背靠地形巩固侧翼。


如士气管理,要及时消除恐惧、强化将领威信。


如防御工事,要精通营垒构建、防偷袭预案。


如情报侦查,要精通侦查敌营虚实、也要会误导敌军。


如体力健康,要及时防范疫病、保障士兵休息。


还有如突发危机处理等涉及地形、后勤、敌情、士气、天时等多维度因素。


而处理这些复杂的问题,主将又往往不能只下达号令不讲细节。


否则就会出现纰漏。


这个时候,不得不再提马谡了。


作为饱读群书的马谡,与军中不识字不读书的厮杀汉有理论上的优势,不仅不体谅诸葛亮的难处,竟然还无视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


最后搞得诸葛亮在街亭战败后反省,从此开启了“事无巨细,咸都决之”的折寿模式。


而当主将,也的确是一项折寿的活儿。


想太多,考虑太多。


如果身体不够强壮,就会日渐消瘦。


刘封有个习惯。


那就是发号施令的时候,会令书佐官速记指令。


这些指令不仅仅是方便刘封及时觉察到错误,还方便战后总结、分享给军中诸将校。


如王平、李平等将校能迅速的在刘封麾下崛起,也跟刘封善于总结和分享息息相关的。


毕竟。


一人之力始终有限。


刘封也不想跟诸葛亮一般劳累而死。


只有趁着体力旺盛的年龄,针对性将麾下将校培养起来,才不至于事无巨细都得主将来决断。


这就好比后世经常会出现的“某某岗位指导手册”一般,将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能细节化,死记硬背、按部就班的执行。


至于灵活运用,那是主将或有天赋者才会去考虑的。


有人称诸葛亮不愿意给下属表现机会,其实那就是扯淡。


本质还是诸葛亮受马谡刺激太大,不得不谨慎,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去培养下属。


而下属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能将蒋琬、费祎、姜维、王平、向宠、霍弋、诸葛乔、张嶷等文武培养起来,已经是诸葛亮在蜀汉人才凋零时期做到的极限了。


在完成营地重新部署和防疫措施后,刘封又领了几个军中医者来到连通沼泽坟地的河流下游,由下往上,视察河水及水中生物的变化。


与此同时,刘封又以重利招募了一队死士前往沼泽坟地,近距离探查,对新坟掘墓开棺。


等等。


而结果却是:河水并无异常的污秽,水中生物也没大量死亡,所谓的“新坟连绵”也是假象,有空棺的,也有没棺虚堆的土包。


种种迹象,皆如刘封预期的猜测:疫病之言,纯属虚构!


刘封亦不由暗叹:史载文聘用兵,守正出奇,善用疑兵之计,今时一见,果然厉害!能被后世称为文睡觉,名不虚传也。


能用疫病和疑冢骗了汉军数日,若非刘封亲至,甚至都将赵云、关平等人给吓走了。


刘封若没能识破文聘的疑兵之计,今后魏国的史书上也会记载一笔:


【(魏)黄初四年,汉燕王刘封、征南将军赵云、江夏太守关兴、荡寇将军关平引三万大军寇略石阳,后将军文聘闭城不战,于沼泽坟地设疑冢阵,散布疫病流言,汉军诸将误判石阳城中“疫病死亡过半”,刘封犹豫二十余日,粮尽撤军,文聘追之,名震江夏。】


既知真假。


刘封不再耽误,遂点起大军,翌日一早,就令大军三门围住石阳城。


东门关平,西门关兴,刘封则率军直面南门。


“我的疑兵之计,被识破了!”


城头。


看着城下随风飘扬的“燕王”大旗,文聘的表情复杂而凝重。


刘封来前,文聘已经探得汉军大寨人心惶惶有退兵之意。


结果刘封一来,先是汉军大寨人马营地频频调动,或是掩蔽口鼻、或是药熏诸营,又巡查河道,更派人去沼泽坟地掘墓开棺。


等等。


不仅没有惊惧疫病流言而退兵,还一步步瓦解了文聘制造的疫病流言和疑冢阵。


前后仅仅花了不到三日!


“刘封不死,石阳难安!”文聘一拳砸在城头砖墙上。


于禁同样面色凝重。


昔日在麦城外,于禁曾与刘封打过交道,也曾试图诱劝刘封叛刘投曹。


最终却是刘封利用世人的偏见,不仅没有埋怨和嫉恨刘备以刘禅为继承人,反而还向世人上演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更是以其悍不畏死的凶态,舍生忘死的挽救关羽在荆州的困境,让一个将“螟蛉子”挂在嘴边的关羽,都对刘封欣赏有加!


一个有继承权的养子在失去继承权后还能做到这个份上,于禁自问是办不到的。


人都是相互的。


你对我好,我才会对你好。


有知遇之恩,才会涌泉相报。


似刘封的处境和遭遇,激进一点的不是叛刘投魏就是叛刘自立,常规一点的就是摆烂。


结果刘封却硬生生的赢得了刘备、关羽等人的欣赏,以及刘禅的尊敬。


以燕王之身,同时兼任征北将军、假车骑将军,控襄阳、新城、宜都三郡。


反观曹彰,好听点叫任城王,难听点就是曹丕画地为牢关了一只猛虎。


“石阳难守了。”


于禁低声喃语,握紧了拳头。


先前围困关平关兴的时候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难受。


城下。


刘封策马出阵,背弓提枪。


“大汉燕王、征北将军、假车骑将军、荆北都督刘封在此,文聘、于禁,尔等欲降乎?欲战乎?”


嘹亮的呼声在城下响起,直贯城头魏卒双耳。


人的名,树的影。


刘封如今的名头,并不比关羽张飞等人差。


即便是在曹魏,也是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尤其是在石阳这样的前线,少有没听过刘封威名的。


“是刘封,是那个昔日在南郡击败了孙权的刘封!听说此人骁勇善战,曾与徐将军大战而不败!”


“我也听说了。刘封还阵斩了江东的大将韩当,甚是骁勇。”


“据说刘封嗓门奇大,吼一声都能吼死一个吴兵。”


“你这瞎听的吧?哪有人能吼死一人的?”


“我还听说,刘封乃是穷奇转世,能活吞人。”


“嘶!别吓我!”


“.”


文聘扫了一眼左右,眉头更紧。


刘封只是报了个姓名,竟就能让左右军卒心生惊惧?


见状。


文聘知道不能如关平骂战时一般闭口不言冷处理了。


随即大笑高呼:“刘封,你不过是刘备一假子,有何本事在我面前嚣张?


就连刘备的大将军关羽,都破不了我守的石阳城,就凭你也配让我投降?


你若有胆,就来攻城;若是无胆,就滚回夏口,这石阳城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


刘封抚掌大笑。


“说得好!


文聘,你若真不怕孤攻城,又为何要故弄玄虚啊?夜半埋空棺,昼时祭酒哭,又释放疫病流言,妄想吓退孤。


让孤猜猜。


你本想效仿张辽,出城赢一场,好提升守城士气,却不料反被算计,差点都回不了城。


兵不过数千,士气又低,你就只能故布疑阵,妄想以疫病流言和沼泽坟地的疑冢退敌。


可惜啊可惜!


假的始终是假的,区区石阳小城,又如何能抵挡孤的三万大军?”


顿了顿。


刘封又大呼:“城头听着,尔等本是荆州人,何故要为篡汉的曹贼卖命?


孤以大汉燕王之名在此许诺,若尔等不再助曹,尔等今后或是从军或是务农,皆可自由。


石阳城的北门,孤也留了一条生路,想离开的,也可自便!


孤此战,只诛贼首文聘和于禁二人!


若尔等执迷不悟,要与孤分生死,城破之后,便是死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