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刘封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章 赵云随征,刘封志在吞东吴(6k)(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丁奉和徐盛,亦是如此。


以前打生打死,现在要俯首听命,但凡有点儿心气的都会感到耻辱。


然而。


如今形势比人强,就算陆逊、丁奉和徐盛心有不忿,也得先忍着。


陆逊暗叹一声,让什长入船阵宣读刘封的“王命”。


什长也是不惧,即便周围皆是吴军,也没半点胆怯之意,驾驶走舸接舷陆逊的楼船。


不多时。


什长登船,将文书下达给陆逊。


看着文书的内容,陆逊忍不住眼皮一跳:“虑公子请来的援军,这怎么可能?”


丁奉和徐盛也是惊疑不定。


“虑公子只是质子,刘备怎会答应虑公子的请命?”

https://m.9biquge,com

“都督不可大意,定是刘备的假途灭虢之计,想趁机对至尊不利!”


不论是丁奉还是徐盛,都在怀疑刘备刘封父子的用心。


陆逊不由蹙紧了眉头:“话虽如此,但如果强行阻拦,刘封必会以此为借口攻打柴桑。至尊在濡须口本就处于劣势,若再与刘封开战,江东就不复至尊所有了!”


丁奉忿忿:“开战就开战,我等还怕了刘封不成?刘封也就能在陆上能逞威风,水上如何是我等对手!


而我们据守城墙,北临大江,南靠山陵,以逸待劳,以主制客,这正是百战百胜的胜势,想破柴桑,除非关羽亲来!”


徐盛也道:“都督,可还记得刘备入川助刘璋抵挡张鲁旧事?绝不能放刘封过柴桑!


一旦刘封到了濡须口后,明面要替至尊抵挡曹丕,暗地里必定要钱要粮,至尊稍有怠慢,刘封就能定至尊不敬之罪。


刘封如今是燕王,对刘封不敬就是对刘备不敬,届时刘备就又有了出兵攻打至尊的理由。”


陆逊挥手制止了丁奉和徐盛的劝谏,看向送文书的什长,道:“劳烦回禀燕王殿下,我欲与燕王殿下当面一谈。”


什长得了回复后,也不迟疑,直接驾驶走舸离开。


丁奉和徐盛疑惑的看向陆逊,不明白陆逊的用意。


“不可莽撞!”


陆逊没有多解释,只是指挥军士将楼船向刘封的楼船靠拢。


见到楼船上的旗号,刘封也将楼船向前,与陆逊的楼船接舷。


“陆都督,好久不见,你的风采更盛昔年啊!”刘封热情高呼。


陆逊亦是高呼回应,那热情劲儿,如见偶像:“燕王殿下风姿卓越,一向令我钦佩,今日能与燕王殿下一会,实乃三生有幸啊!”


若是不知道内情的,只看这一幕,都会猜测刘封和陆逊是不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待得船头木板铺上,陆逊从容的来到所在的刘封楼船。


丁奉和徐盛对视一眼,也跟着陆逊登船,各自按住刀柄护卫在陆逊左右,谨慎的盯着周围。


见丁奉和徐盛这紧张模样,刘封轻笑:“丁将军,徐将军,不用如此紧张,倘若孤想杀你们,根本不用这般麻烦。


介绍一下,这位老将军,乃是大汉的征南将军赵云,想必你们也听过老将军的名声。


犹还记得长坂坡时,老将军怀抱太子,于曹操大军中血战而归;昔年孙夫人欲带太子回江东,也幸有老将军截江相救。


你们若想领教老将军的本事,可与老将军切磋一二。”


丁奉和徐盛这才看清立在刘封身后老将,虽然两鬓斑白,但那不怒自威的气势和过往的名头,令丁奉和徐盛有些手颤。


陆逊暗暗一叹:“丁将军、徐将军,将佩刀放下吧,面见燕王时,岂能携带兵刃而让人笑话?”


丁奉和徐盛对视一眼,咬牙将佩刀解下,陆逊亦将佩刀解下。


见三人识趣,刘封这才邀三人入船舱。


船舱内,宴席也早早布置好。


看到宴席上的孙虑以及刘林、刘爽、刘瓒、孙成五个少年,陆逊暗暗松了一口气。


其实冒险来登船的时候,陆逊也考虑过万一刘封直接翻脸擒杀,那柴桑的几千水军就不战自溃了。


可若不冒险,即便能依靠柴桑的地利暂时挡住刘封,也无法长久。


倘若同时跟刘备和曹丕为敌,孙权只有败亡一条路!


再降曹丕?


但凡曹丕还有点脑子,都会让孙权将长子送出去为质。


两个儿子都当了质子,孙权这个吴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江东的文武也必会人心尽散,到那时候谁还管你孙权是谁啊!


江东的世家豪族也不是傻子,非得对孙权死忠。


要么降曹丕,要么降刘备,江东也就一分为二。


而身为孙策女婿的陆逊,也必然会因孙权的败亡而牵连吴郡陆氏,这不是陆逊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幸的是。


陆逊赌对了!


刘封虽然很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孙权,但也是要脸面的。


江东不比南中。


南中八姓体量太小,又不与曹魏接壤,平推就足够了。


江东豪族体量太大,又与曹魏接壤,只要有平推的迹象,剩下的豪族就会疯一般的去寻求曹丕的庇护。


这样的结果不是刘封愿意看到的。


“燕王殿下,你这次出兵,真的是去救吴王的吗?”


陆逊直言询问。


此刻孙权的儿子孙虑和刘封的儿子刘林都在席间,陆逊想以此来试探刘封的真实想法。


既然刘封打着“孙虑求兵”的名义,那么通过刘封的回答和孙虑的反应,陆逊自信能看出端倪来。


刘封尚未回答,孙虑就已经起身:“陆都督,莫要生疑。燕王殿下这次是真的要救我父王,并非有假。”


陆逊嘴角抽了抽。


虑公子啊虑公子,你这个时候抢什么话啊!


你都这般说了,我还怎么试探刘封的本意?


陆逊给丁奉使了个眼神,丁奉会意,起身道:“虑公子,恕我直言,你只是质子,不懂当前形势。倘若燕王殿下想骗你,你又如何能辨别真假?”


听到“质子”两个字,孙虑只感觉心头一阵火大,小脸儿涨得通红:“我怎么就不懂当前形势了?


曹丕明面上是想为张辽报仇,实则是想试探江东如今还有几分军力,故而在父王退守濡须口后,依旧遣大军攻打。


而如今,濡须口战事对父王越来越不利,柴桑也在几日前分兵去救,足见曹丕真正的意图是想趁机灭了父王。


有了江东之地,曹丕就能补足水上劣势,今后要南下攻打大汉就可再从江东策应,淮南一带也不用再部署重兵。


是你不懂当前形势!”


丁奉惊骇不已。


这真是一个不到十岁少年的见识?


不。


不对。


虑公子怎会知道如此多的军情?


他只是个质子啊!


陆逊脸色复杂。


若一开始只是觉得孙虑抢话是年少无知不知深浅,可听了孙虑这一番军情分析后,陆逊忽然发现自己对刘封的认知还是太浅薄了。


孙虑当质子才多久?


竟能跟刘封的关系如此亲近?


“人心的成见就如一座大山。“刘封轻叹:“质子不是奴隶。孤昔日让吴王送子为质,本意是为了促进两家和好。然而两家和睦,竟需要一个不到十岁的少年来维持,孤深感愧疚。


故而孙虑到来后,孤就奏请陛下,将孙虑与孤的长子、妻弟以及两个外甥一同读书习武,衣食度用也不曾有半点亏待,也不会因其质子身份就心存鄙夷之心。


再介绍一下,刘爽和刘瓒,乃是孤的小妹之子,也是曹纯的庶子;然而曹纯死得早,曹家人对孤的外甥又非打即骂,孤怜妹甥孤苦,就将其接回了荆州。


如今二人已经改为刘姓,入宗室族谱,孤不会因为他们的出身就区别对待。


孤对孙虑,也同样如此。孤也希望孙虑今后能如他的祖父孙坚一般,能为大汉讨贼,不负祖父威名。


这次随军带上,也是为了增长几人的见识和胆色,故而一应军情分析,孤都会让其旁听。”


在刘封说话间。


刘爽和刘瓒抬头挺胸,面有傲色。


两人已经能坦然承认曹纯庶子的身份了,同样也更以入了宗室族谱为荣。


孙虑亦是如此。


在刘封提到孙坚的时候,孙虑的眼中全是光。


陆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复杂了。


【好厉害的攻心术!论拉拢人心,刘封此子,真是令人惊惧!】


将心比心。


换做刘封的儿子刘林在江东为质,孙权必然会将刘林软禁,更别说一视同仁的培养了。


看着对刘封都生出了崇拜之意的孙虑,陆逊不由暗叹一声,拱手请道:“燕王殿下,能否单独一谈?”


刘封大笑起身:“陆都督既有此意,孤又岂能不应。宴席佳肴也不能浪费了,众人可自便,孤与陆都督暂离片刻。”


来到船头。


陆逊凝声再问:“燕王殿下,你这次出兵,真的是去救吴王的吗?”


刘封指着江水,不答反问:“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孤想问一句,假如吴王昔日成功夺了荆州,能否击败曹丕,建天下霸业?”


陆逊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夺荆州的目的,只是为了跟曹丕划江而治,以保江东,而非争霸天下。”


刘封叹道:“划江而治,虽能保有江东,但也只是苟延残喘,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罢了。


素闻陆都督的从祖父季宁公为人义烈,千里进贡而加封忠义将军,令人钦佩!陆都督何不效仿,以复陆氏忠义之名?”


陆逊脸色复杂:“燕王殿下过誉了。从祖父虽然忠义护汉,但也令宗族百余人死伤大半,为一己忠名而令族人受难,我岂能效仿!”


刘封大笑,回头看向陆逊:“陆都督,孤果然没看错。你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何去趋利避害,也懂得隐忍保全。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回答了孤的问题,孤也不瞒你:这次出兵,是救吴王还是灭吴王,不在于孤,而在于你。”


在于我?


陆逊吓了一跳,脸色更为复杂。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