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刘封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江陵城现状,缺粮才是硬伤(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相应的。


廖化这封信也让刘封对江陵城的现状看得更清晰了。


一向粮草足备的江陵城,竟然真的缺粮了!


关羽从江陵出兵到现在也才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仅仅增加了三万降卒就缺粮了,甚至严重到了去取孙权境内湘关米的程度。


这是极为不合理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糜芳在拿江陵城的粮食玩高价卖出低价买回的商业游戏。


偏偏关羽在七月出兵,让糜芳措手不及不得不玩了出火龙烧仓的把戏来暂时平账。


若只是如此,糜芳其实也能兜得住。


难的是:关羽竟然俘虏了三万魏卒还将其送回江陵城让糜芳安置。


关羽又不傻。


如果不是知道江陵城账面上的粮食储备养得起这三万降卒,又岂会真的将这三万降卒押回江陵城给自己添堵?


糜芳直接傻眼了。


三万降卒到了江陵城,不养就会发生兵变,养又没粮食,运往樊城的军粮还不能有少。


糜芳只能去取湘关米来救急。


刘封估计,这湘关的商人应该是跟糜芳有长期合作的。


都说这认倒霉了会祸不单行。


糜芳也想不到孙权会趁着这个机会发兵。


与其说是取湘关米惹恼了孙权,倒不如说孙权见糜芳都急到取湘关米了,猜到江陵城缺粮了。


想要快速打下一座坚城,通常只有两种方式:一,内应开门;二,城内缺粮。


作为周瑜时期曾经打过一次江陵城的孙权,也知道江陵城有多难打。


无内应且江陵城也不缺粮的时候,是很难打下江陵城的。


孙权在江陵城没有内应,这第一条办不到;而城内缺粮这一条,则是直接摆在了孙权面前。


城池一围,城内又缺粮,三万降卒饿了肚子又会生事。


别说让糜芳来死守了,换任何人来都没办法死守江陵城。


这对孙权而言,简直就跟瞌睡来了送枕头一般好运气!


刘封也猜到糜芳为什么要选择开门投降了。


不投降,城内缺粮引起降卒兵变,糜芳不仅丢城还会死。


投降,最多是丢城,今后还是可以再回西川的。


不能怪糜芳这般想,前有廖立弃城而逃不仅没被追究责任反而还被刘备委以重任,糜芳自认为跟刘备的关系肯定是比廖立强的。


廖立都没被追责,糜芳也不认为自己会被追责。


有一就有二。


糜芳会认为,这次也会跟湘水划界一样,刘备和孙权会坐下来谈怎么分荆州,然后分了荆州后大家继续联合打曹操。


糜芳没想到孙权这次压根就没坐下和谈的想法,是准备将关羽往死里砍的。


推断了江陵城的现状,刘封庆幸没有一股热血的往江陵城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粮食,连袁绍都能急得放弃大军在官渡独自逃回邺城。


刘封若是一股热血的带兵过去,最终也得狼狈逃走。


同时。


刘封也做了一个更坚决的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