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六章 盛唐景象!(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贺峥一路晓行夜宿,历经艰辛,终于抵达延安府。


当他踏入延安府境内之后,只觉眼前的景象与自己一路所见的西北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延安府的各处关卡的士兵们检查往来行人时,态度温和有礼,秩序井然,丝毫不见别处那种随意刁难、勒索的乱象。


经过一些集市,街道宽敞整洁,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街边的摊位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货物,尤其有许多制作精美的工业品,甚至在内地都见不着!


而且不仅有本地的特产,还有不少来自西域、吐蕃等地的稀罕玩意儿,足见此地商贸之繁荣。


贺峥注意到,店铺的招牌大多崭新且制作精良,上面的字迹工整清晰,透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


他一路深入,终于抵达延安府城,进入之后,只见人群熙熙攘攘,却并不显得杂乱。


百姓们面带笑容,相互交谈着,手中提着刚刚购置的生活用品。


一位卖菜的老者热情地招呼着贺峥:“公子,来看看我这新鲜的蔬菜,都是自家菜园种的,清甜可口嘞!”


贺峥俯身查看,只见蔬菜水灵灵的,鲜嫩欲滴,与洛阳集市上那些因长途运输而略显蔫巴的蔬菜相比,品质不知好了多少。

https://m.9biquge,com

贺峥并没有着急去寻苏学会的昔日老师与同门,而是在府城里面到处观看。


继续前行,贺峥来到了一处学校。学校的大门敞开着,里面传来朗朗书声。


他好奇地走了进去,只见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年龄参差不齐,但个个都精神饱满,专注地听着先生讲学。


讲台上的先生口若悬河,讲解着经世致用之学,不时与学生们互动,气氛热烈。


贺峥不禁想起了洛阳府学,那里虽然也有学子们勤奋苦读,但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科举应试。


而这里的学子们所学,皆是与民生、军事、商贸等息息相关的实用知识。


贺峥又来到了官府衙门附近,只见前来办事的百姓络绎不绝,但一切都有条不紊。


官员们办公认真负责,对百姓的诉求耐心倾听,迅速处理。


他听到一位前来办理户籍事务的百姓对旁人感慨道:“在苏学会的治理下,咱们延安府的衙门可真是变了样。


以前办事,得求爷爷告奶奶,还不一定能办成。


现在可好,只要手续齐全,很快就能办好,而且官员们态度还好,真是为咱们百姓着想啊!”


贺峥心中有所触动。


夜幕降临,延安府的街头依然灯火通明。


夜市上,各种小吃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人们或是品尝美食,或是欣赏杂耍表演,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


贺峥坐在一家小酒馆里,点了一壶酒和几样小菜,听着周围食客们的交谈。


大家谈论的不是朝廷的腐败和战事的紧张,而是生活的富足、未来的规划,以及对苏学会治理的赞誉。


“苏先生可真是咱们延安府的大恩人呐!自从他来了之后,咱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是啊,不仅给咱们提供了生计,还兴办学校,让咱们的孩子有书可读,懂得道理。”


“听说苏先生还在谋划着更多的好事,要让咱们延安府成为西北最繁华、最安稳的地方。”


贺峥听着这些话语,心中感慨万千。


眼前的延安府,政通人和,生机勃勃,不仅远超西北其他地方,就连洛阳这等繁华之地,在政治清明和民生福祉方面,似乎也难以与之相比。


他越发坚信,自己这一路的奔波是值得的,这里或许真的如传言所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便在他思索之时,便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子峻!”


贺峥猛地转身,只见一位身着青衫的青年人正快步朝他走来。


贺峥定睛一看,眼眶瞬间湿润,脱口而出:“周先生!”


来人正是他昔日在洛阳苏学会周行己,周行己已经不是昔日那少年人的模样,如今的周行己面容清癯不少却目光炯炯,精气神极为旺盛!


周行己走到贺峥面前,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欣喜:“子峻,你终于来了。”


贺峥激动地握住周行己的手,声音略带颤抖:“先生,学生一直挂念着您。


洛阳城中,苏学会虽遭禁,但学生对苏学的信念从未动摇。


此番听闻延安府的种种,特来探寻。”


周行己笑了笑,拉着贺峥走到书馆旁的一处幽静茶摊,两人相对而坐。


茶摊老板热情地送上两杯香茗。


周行己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道:“你一路过来,想必也看到了延安府的景象了吧?觉得如何?”


“政通人和,生机勃勃!有昔日盛唐之景象!”贺峥赞叹道。


周行己点头笑道:“延安府如今能有这般景象,皆是苏先生带领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苏学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惠及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