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4章:主干与枝叶(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诸夏在域外的分支是很珍贵的,从新夏那边远来长安,也是很困难的。”


“不能因为对名分的争执而损伤了两国实际的友谊。”


但这件事,


新夏还是暗搓搓的记了下来,并认为域外和中原,终究会发展到“春秋战国”那样的地步。


强大起来的分支,


总是免不了要去挑战下主干地位的。


对此,


新夏的学者又不免生出了些许感慨,觉得许多事情,又绕回了几百年前的老路。


而当嬴辟疆指出这一点的时候,新夏使者也没有话说了。


双方转移了话题,诉说起了两国中发生的大事,以及未来大致的治国政策,互相参考,以图更好的应对域外纷乱复杂的环境。


嬴辟疆说自己命子孙重申法家制度,想要称霸西海之地,以长鞭驱使四周蛮夷,让他们能直接感受到仁义教化的力量。


新夏使者说,夏国近来强调儒道之学,强化国中道德礼仪,好抑制正通过民间,不断壮大起来的沙门。


总而言之,


即便诸夏的武力在域外,的确少有可以较量的对手。


但“打天下容易,治天下艰难”的道理,在哪里都是通用的。


在域外扎根的诸夏君子,都各有各的难处。


“也不知道汉朝那边会如何。”


说到后面,新夏使者忽然感慨起来,“你我这等域外分支,尚且有了同主干较量的心思。”


“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诸侯王,想来更是蠢蠢欲动吧!”


毕竟,


汉朝的刘氏众王生活的环境,可比域外要好太多了。


没有那么多蛮夷干扰,还有保留根本的压力压着,


这些诸侯王发展起来,想来会更迅猛,离心起来也要更快的。


嬴辟疆只巴不得汉朝内乱,好给嬴秦打回去的机会。


他说,“万里之外的事,你我怎么说的清楚呢!”


“汉朝还是先想办法,把被匈奴人占据的河西走廊夺回来,打通西域商路吧!”


哼!


想当年匈奴人在秦朝时,哪有这般的风光?


汉廷至今还没能夺回河西走廊,实在是不行啊!


新夏使者想起之前去汉朝的辛苦波折,也不由得感慨起来。


“只要西域复通,那往来你我之处,就要方便很多了。”


……


等结束了谈话,


使者再停留几日,欣赏了下西海秦国的风景,便预备起了回程的事。


秦太子嬴端却前来拜访他,并且介绍了一个夷人给使者。


他说,“这是罗马的学者,对华夏的事情很有兴趣。”


“他有意编写一部国史,记录下秦夏的故事,以开拓国人的眼界,维系大地东西两端的友好。”


波利比乌斯是能听懂诸夏雅音的,便笑着补充道,“我还没有获得罗马公民的身份,编书也不过是为了抬高身价,扩充名气,方便我实现目标罢了。”


波利比乌斯,


是嬴端出使罗马时,结识的希腊友人。


不过这位蛮夷中难得的博学谦卑者,却屡屡仕途不顺——


三十七岁时,因为在老家的政治斗争失败,他被迫逃亡到了罗马避难,至今还没有取得正式的户籍。


他这次来到嬴秦,


一者,是因为在先前的往来中,嬴秦已经跟罗马结成了“朋友之国”。


这次嬴秦毫不掩饰的展示力量,更让罗马对东方投来视线。


在此基础上,罗马希望能跟嬴秦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


如果能够拿回一份《秦罗互不侵犯条约,这对波利比乌斯来说,自然更能助力他变成一个罗马人。


二者,


出于学者的天性,波利比乌斯对来自遥远东方的秦国,抱有着万分好奇。


他希望自己可以亲眼见识一下,被移植到万里之外土地上的东方风采。


现在新夏使者来了,便更加勾起了波利比乌斯的求知欲。


“原来如此!”


“既然可以传播教化,让域外之人知道我诸夏的伟大,我为什么要拒绝呢!”


使者明了对方的来意后,便笑着应下,跟来自罗马的波利比乌斯互相交流了起来。


当他了解罗马的情况以后,便忍不住私下对嬴端说,“你以后的敌人,只怕就是这个国家了!”


罗马纵横海陆,总有一天,会登上东方的土地。


嬴端只点头说道,“我心里明白这件事,并且已经在为未来做准备了。”


无论如何,


嬴端“玉壁城”的计划,是必须要被执行起来的。


地中海那里他管不着,


但西海只能是大秦的海!


至于罗马眼下想要跟嬴秦签互不侵犯条约?


那就签嘛!


反正以后的事情,


只能放在以后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