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9章:第四卷终(二合一)(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汉帝刘盈努力适应自己的新身份,并且努力发展生产之时,


他跟自己的母亲吕太后起了冲突。


矛盾源于后宫,然后波及到朝堂上。


刘盈因此感到痛苦。


他召见了自己的大哥刘信,并向对方倾诉内心的烦恼。


“戚夫人对太后不敬,我已经惩治了她,但太后仍旧气闷,并且想要借此机会,牵连赵王。”


刘信听说了这件事,只是询问皇帝,“戚夫人不是已经被罚至永巷了吗,怎么还能冒犯到太后呢?”


戚夫人,


是高帝生前很是疼爱的妃子,


她凭借皇帝的宠爱,以及生育了赵王刘如意的功劳,时常在后宫中挑衅吕皇后,还曾鼓动高帝废除刘盈这个太子,改立赵王。


好在,


通过刘盈和他身边之人的努力,高帝打消了这个念头,并在汉十二年,亲自下令让赵王就藩,离开国都,向天下人宣示了自己的继承人究竟会是谁。


政治思维有类韩信的戚夫人对此很不满意。


仍旧被扣在长安城中的韩信认为“士为知己者死”,


而没有跟儿子一同就藩的戚夫人则是觉得“女为悦己者容”。


明明自己已经付出了才能和青春美丽,


为什么知己和悦己者却不能回报以同等的珍贵体贴呢?


如果说,韩信觉得自己应该做王,


那戚夫人便觉得,自己应该做皇后,她的儿子应该做太子。


不然的话,


她干嘛要委身给刘邦这个糟老头子呢!


要知道,


她比吕雉还要年轻,还要貌美!


但诸事既定,是不能更改的。


何况刘邦可以念感情,


汉高帝却是不可以的。


刘邦顶多让儿子照顾一下自己这个庶母:


“别让她被你母亲弄死就好!”


所以,


当刘盈注意到,


在大汉朝都换了皇帝后,戚夫人还保留着高帝时的习惯,跟吕太后顶撞时,他便迅速的把人拿下,扔到了负责惩罚宫廷罪人的永巷——


只是,表面上有所惩罚,


实际上,戚夫人在永巷有着舒适的居所,甚至还有几个人服侍。


她只需要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摆出一副凄惨的样子,来展示自己的痛苦,以便熄灭吕后心中被挑起的怒火。


按照刘盈的想法,


他这样既可以让母亲泄愤,又可以履行对父亲的承诺,保全自己兄弟的生母,做一个合格的兄长。


可谁知道,


戚夫人即便住到了永巷,还是不肯罢休。


她编了一首歌谣,唱着自己对吕后的哀怨,指责这个容华不再,连丈夫都不爱她的老女人,对自己的残忍压迫。


指责自己在赵地就藩的儿子只知道享受荣华富贵,却把母亲扔在长安,受人折磨。


吕后闻之,自然大怒,随后就想要杀掉愚蠢的戚夫人,还要责罚远在赵国的刘如意。


刘盈顾念着父亲和弟弟,阻拦了她,但为了安抚母亲,他撤去了对戚夫人的优待,让她做了个全然的罪仆,以示惩戒。


可吕后仍不满足。


她对儿子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想要让自己消气,就应该提拔吕氏的子弟,以彰显刘盈的孝义。


他的舅家,


也是为大汉的建立,立下过功劳的。


如今作为皇帝的亲属,也应当享受到王侯的待遇。


而这,


才是让刘盈最烦闷的。


在刘信的辅佐下,


刘盈知道自己作为儿子,应该多站在母亲的角度想一想事情,而不是做个全然的大丈夫,认为女人的吃醋、挑剔,是因为她们心胸狭隘,是应该被训斥的错误。


所以刘盈会在不伤及戚夫人性命的情况下,对她施以惩戒。


可随意伤害王侯,提拔吕氏,着实有些超出“孝义”的范围,挑战到刘盈作为帝王的权利了。


刘信也因此不高兴的说,“太后怎么能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呢?”


“当年先帝平定诸侯叛乱后,便斩白马为盟,定下了‘非刘氏不王’的律法。”


“她作为先帝的妻子,作为您的母亲,却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伤人心肠!”


然后,刘信就感悟圣心,主动提出,想要拜见吕后。


刘盈准许了他的请求。


因为有些话,


他这个当儿子的并不方便讲。


于是,刘信来到了吕后的面前。


他叩拜了这位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并且告知了自己的来意。


“我的确说过这样的话!”


面对这个信任的侄子,吕后神色平静的点了点头,并不在意对方质问的语气。


刘信听了,随即流露出悲伤的神色,对着吕后擦拭起眼泪,并且开始莫名其妙的道歉。


吕后被他哭的一头雾水,“梁王,你这是为何?”


刘信说,“我以为凭借努力,可以缓和陛下和您的关系,以为天下所有母子的表率,但今天听到您这样的话,我便知道自己是想当然了!”


吕后赶紧阻止他的自责,“你已经做的够好了!”


“如果没有你的教导,皇帝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呢?”


吕雉知道自己的性格——


虽然表现的温婉贤淑,可实际上,她仍然会妒忌嗔痴。


她会因为丈夫的背叛而感到愤怒,


会因为儿子的软弱无能而动怒责骂,


更会因为刘氏享有天下的供奉,而同出丰邑的吕氏只能封侯这样的事情,感到不满。


如果没有刘信的辅佐,


她独自面对丈夫的背弃,情敌的挑衅,以及孩子的离心,


只怕吕雉眼下,已经快要陷入疯狂了。


而现在,


她安稳的成了太后,


拥有一半吕氏血脉的刘盈是皇帝,


他遵循先帝“休养生息”制度,没有对朝野进行太大的改动,只尽心恢复民力,因此朝臣跟这位新帝没有太大的矛盾。


君臣相处的很和顺,


所以刘盈的帝位看上去也很稳固。


如此,为什么不可以给予吕氏更多的优待呢?


民间常说:“娘亲舅大!”


而且舅家的强势,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年轻皇帝掌握权力的。


吕后觉得自己的确是在为刘盈考虑。


但刘信还在哭泣。


他说:“如果我当真做好了自己的职责,那今天您怎么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陛下已经成年,是主政的天子,陟罚藏否,为其权柄所在,哪里能随意置喙呢?”


“而且您顾念吕氏,想要提拔他们,这又何尝不是在替吕氏日后,埋下隐患呢!”


吕后不高兴的板起脸,“你这是什么意思?”


刘信对她叩首道,“触龙说赵太后的事迹,难道您没有听过吗?”


“溺爱孩子,最后只会害了孩子啊!”


“高帝已经定下了制度,吕氏的功绩,也不足以封王,如果凭借天子舅家的身份,而窃居这样尊贵的位子,他们的未来又怎么会长远呢?”


“以后陛下的儿子继位,是不是也要册封他的舅家为王呢?”


“这样一来,臣子哪里还需要尽心国事?只要攀附皇室,等着外孙登上皇位,就可以获得超然富贵了!”


“这是有伤国本的事情啊!”


吕后生气的让他滚出去。


刘信没有多说,只擦着眼泪走了。


随后,吕后又叫来皇帝,对他问道,“你是在借刘信的口,表达对我干预朝政的不满吗?”


刘盈不语,只是跪在她面前。


吕后于是上前拍打他的背部,发出痛心的斥责,“我是你的母亲,难道我会伤害你吗!”


刘盈承受着吕后的拍打,流泪说道,“我怎么会怀疑母亲对我的心意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