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1章:西海秦国(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之所以踌躇,没有直接听从嬴辟疆的命令,是因为这里容易受到临近塞琉古之国,还有波斯的进攻。


至于周围的那些小小城邦之国?


那可不是嬴秦的敌人,


那只是嬴秦壮大自己,充实力量的食材罢了!


走了这么远的距离,


族人们也早就看清楚了:


西海诸国之中,


只有疆域庞大,体量超然的塞琉古和波斯,有能力对嬴秦发起冲击。


“这个无妨!”


“只要我们立足之后,想办法封锁了西海沿岸那通向河谷的走廊,这两个国家是不会来打扰我们的。”


嬴辟疆抚摸着脸上新长出来的胡渣,轻轻一笑。


塞琉古王国,


据说其立国者,本是当年马其顿君主亚历山大的部下。


在其君主壮年暴亡之后,塞琉古趁势而起,拥兵自重,并拉拢诸多贵族,得以占据西波斯的土地,自号为王。


然而亚历山大当年骤兴骤亡,其根本未曾稳固,塞琉古作为其部下,难道还能比他武功超绝的先君更有威望,更有手段吗?


因此,


塞琉古坐上西波斯的王位后,国内便一直有纷乱。


地方贵族自认有拥立之功,以下傲上。


诸地之民也因为塞琉古并非波斯之人,多有不臣之心。


对外,


大流士三世在新夏的扶持下,仍据东波斯之地,手握正统,身负大义,内有贤妻骄子作为后继,更让塞琉古的王位摇摇欲坠。


他那些窥探先君亚历山大遗产的同僚,也与之时战时和,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继业者联盟”。


及至赵冈,也就是波斯王冈比西斯三世在位之时,便利用塞琉古王国内乱的机会,将国政托付给母亲,自己则亲率大军一鼓作气由东至西,由高攻低,发挥了与其父完全相反的军事才能,冲入塞琉古之国的腹地,夺回了波斯旧都波斯波利斯。


随后数年,


赵冈又多次亲征,同塞琉古进行征战,将国土一路推进到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地区。


塞琉古被迫后撤,


将巴比伦之地护至身前,自己则转身向更西部走去,至今仍旧占据着两河以外的西利西亚、西亚美尼亚等诸多行省,并贯彻“东失西补”的国策,夺取了安提柯王国东部的诸多土地。


至此,


分裂数十年的波斯王国大致恢复了统一,赵冈得以成为波斯王国的中兴之主。


而在这位君主的后半生中,


他一直主张推行改革,学习新夏的制度和文化,以强化国族认同和中央集权。


波斯国内因此兴起了一批“亲夏派”。


被诸夏君子的智慧狠狠灌入后,波斯古老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也迎来了新的强盛时代。


可惜君子之泽,三代而斩。


赵冈的子孙并没有继承祖先的理智和才能,在干预新夏内政,企图趁乱入侵失败后,国势便一蹶不振。


如今,


波斯内部的“亲夏派”和“本土派”,正在进行疯狂的内斗,连御敌的精力都分不出来,更别说北上跨越山地,进攻跟他没什么关系的嬴秦了。


仍旧盘踞于西部的塞琉古王国,却同波斯相反,在长久内乱后迎来了新的发展。


其君主安条克三世才能出众,将国家经营的蒸蒸日上,如今正对素来易攻难守,偏偏又繁华富庶的两河流域虎视眈眈。


而既然有机会获得两河,他又何必劳师远征,与嬴秦为敌呢?


嬴辟疆因此摩挲着上唇的胡渣说道:


“当年百里奚劝说穆公,拥山河之险,据关隘之固,静观山东诸国争斗,西兼群戎,并其土地,广我人众,乃成霸业。”


“今我再依其策,据西海河谷,拥两山之险,待立足稳固,农耕富庶后,东可沿山而并戎狄,西可顺海而击蛮夷!”


“待天时一到,天命复归,即便塞琉古、波斯之国仍在,又有何惧?”


这域外的土地,


小国可实在太多了!


嬴辟疆体内遗传自祖父的血脉,让他对这样纷乱的局势,十分不满!


统一,


必须统一!


当征服了河谷的众多蛮夷部落,驱使他们“移风易俗,留发易服”,并为嬴秦重新建立起祭祀祖先的宗庙后,


嬴辟疆亲手替祖先奉上三牲祭品。


他在心里想:


若使我能成就穆公霸业,


来日嬴秦必然可以再出一个“始皇帝”!


到那个时候,


西海秦国的社稷,一定可以长久的延续下去,


直到鬼神带着他的父祖,将那装有自己魂魄的小白罐捡回去,亲人再度团聚!


他狼狈万分的带着族人西逃于此,


可等到了阴间,他却是可以骄傲的拍着胸脯跟父祖说,自己没有辜负他们期待的!


章邯将军拥有自己这个弟子,应该也会很自豪吧。


嬴辟疆的目光微微偏移,看向那依附于秦二世皇帝灵位旁的小白罐。


凝望一阵后,


嬴辟疆深深吸了口气,目光变得更加坚毅起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